构建以和谐社会为共同愿景的学习型党政组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社会论文,学习型论文,党政论文,愿景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08)03-0027-06
“不学习即消亡。”面对全球化时代激烈的知识经济竞争格局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热潮。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把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继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目标后,十七大报告再度提出了这一号召,并且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这既是党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需要,而且,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本文运用“学习型组织”概念,对当前我国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共同愿景及其构建策略做出一个初步探讨。基于我党的具体执政形式,本文将党组织与政府组织合而论之,并称“党政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及其共同愿景的重要性
“学习型社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赫钦斯(R.M.Hutchins)提出的,他于1968年发表了《学习型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一书。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法国人埃德加·富尔起草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其中将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作为“两个基本观念”而加以特别强调,并向世界各国发出了“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号召。1973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学习型社会——通向生活、劳动、奉献的道路》的报告书。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向美国总统提交了题为《国家处在危机中》的著名报告,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与国家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并将它作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加以特别强调。这些著作和报告,激发了人们对于教育目的、未来教育与社会等问题的重新思考。
尽管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习型社会理念主要为一些教育界专业人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部门人员所了解,还远未得到广泛传播和社会认同。1990年,美国学者彼德·圣吉在全面反思组织(尤其是公司)的兴衰并结合系统动力学研究基础上推出了《第五项修炼》一书,从此,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理念风靡一时,得到广泛流行。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赫钦斯把它定义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在其中,“不但为每个成年男女,按其一生每个阶段的需要,提供部分时间的成人教育,还顺利地实现了价值转换的社会。使人人求学,人尽其才,恢宏人性,成为社会的目标,并使社会的一切规章制度悉以此为鹄的”。①社会要从“学校型社会”(schooled society)转变为学习型社会。而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为实践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理念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使之具有了操作性、实效性。这也是此后许多经济组织、公共组织竞相学习、研究、运用学习型组织理念的重要原因。
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首先赋予“学习”一个全新的含义,提出学习不是单纯的吸收知识,获得信息,也不是单独个体的学习,正确的学习应该是集体的学习,是组织学习。学习应该涉及整个思维方式或心智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心灵的感悟。而且这种学习应该是持续不断的,终身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而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建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具有八个特征: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愿景;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3.善于不断学习;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5.自主管理;6.员工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8、领导者兼备设计师、仆人和教师角色。
在圣吉看来,一个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必须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型、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具有高度自我超越的人,能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的能力,从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精神。高度自我超越的人会敏锐地警觉自己的无知、力量不足和成长极限,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自信,他们永不停止学习。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识周围的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行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一步是鼓励人们接受能够更好地反映竞争的工作环境的不同心智模式。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指组织中大家共同对未来愿望的景象,它不仅指在人们心中持有共同的愿望,而且应该真诚地分享他人的愿景,共同愿景是个体愿景交互作用的产物。共同愿景为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使组织成员产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组织的学习单位是“团队”,团队的学习被看作是:最好的相互学习;反思他们表达真实问题的方式;能够质疑支持他们行为的假设;从他人和自己问题解决的行为结果获得正确的反馈;完整的工作团队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其中的个人学习。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任何组织与人类其他活动之间构成一种“系统”,受到其细微而且息息相关的行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要经年累月才完全展现出来。如果没有系统思考,各项学习修炼到了实践阶段就失去了整合的诱因与方法。系统思考的关键在于找到“杠杆点”,亦即可引起结构重要而持久改善的点。一旦找到了最佳杠杆点,就能以小而专注的行动创造出最大力量。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上述五项修炼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思考要求以团队学习为前提;团队学习要求个体的自我超越;当心智模式被表露、确认、变化和共同,学习发生在个体、团队和组织的层次上;当个人、团队和组织的愿景被分享和联系,学习就会获得积聚和联合。
在圣吉看来,实现有效组织学习的关键一步,是在实现组织内个人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基础上构建起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所谓“共同愿景”,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即每位组织成员希望这个组织所持有什么样的共同意象或共同景象?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和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焦点与能量。”②
通过上述的简短考察可以看到,学习型组织概念提升了学习的意义和本质,同时亦开启了现代组织发展和建设的新境界。而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对于有效组织学习具有关键意义。下面我们试图借鉴这一概念,探讨一下当前我国党政组织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以和谐社会为共同愿景,全面提升党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愿景”(vision)的词源是“看见”之意,中文译名有远景、愿望、目标、景象等。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在人们心中的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③。它是“在团队里树立认同的意识,和各项修炼一起开发我们试图创造的未来的共同愿景,并指导实现共同愿景的实践。”④共同愿景包括三个要素:组织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目标是组织期望在未来要达到的里程碑,价值观是组织为实现蓝图、达到目的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而组织的使命是对“组织为什么而存在?”和“组织是什么?”的阐述。目的和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们内心渴望归属于一项重要任务、事业和使命。可见,共同愿景实际上就是组织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的综合体现。
那么,当前我国的党政组织应该建立怎样的共同愿景?毫无疑问,这一共同愿景与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紧密相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以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为起点,我国进入了从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发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也是该国公共需求快速扩张和利益关系深刻变化的时期。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较为单一追求国民经济产值的增长指标,较为忽视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因而,进入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伴随着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我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较大,城乡差距比较严重,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经济空前繁荣的背后,因社会与经济大转型所引起的高社会风险,严重社会分化与社会排斥,一些地区的政府因不能适应转型而治理能力低下等等,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为标志,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它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相应的,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组织目标、价值观和使命,即共同愿景。
值得指出的是,和谐社会不能被等同于一个一般意义上“美好社会”,或者宽泛地理解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领域中的和谐追求,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社会目标,它基于出台、实施覆盖面广泛的多项社会政策而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⑤。相应的,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仅仅停留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宣传、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推进实质性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其提供体制框架和制度保证。具体地说,必须实现政府角色转型。
社会结构变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背景,它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动因,而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职能转变,将成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性资源。实践表明,现代政府职能及其角色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成长之中。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在性质上从政治权力的统治者转变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而在政府职能的结构上,则要求它从维护政治统治转向全面履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⑥。
随着我国各种所有制成分的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再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新历史条件下,政府必须适时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管理就是服务”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或社会不愿意提供,或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政府。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但在经济建设的指导与协调任务繁重、需要继续加强的同时,更应重视履行好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这两个职能,如温家宝总理多次所强调:“在认真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特别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是市场主体和公民自身难以提供和组织的领域,是政府职能的核心。只有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相应的,指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党政组织的共同愿景,也就指出了建设学习型党政组织的学习目标与主要内容。学习型组织理论家认为,构建学习型党政组织是一种“牵引式的策略选择”,因为“强调学习型组织学习的主导性,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是这个组织的主要任务,更不是说学习活动应占据组织的主要时间,而是说这种学习应当围绕服务于组织的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渗透于本组织主题发展任务及其各项活动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组织目标之外”。⑦对学习型党政组织建设而言,确立了共同愿景,也就意味着党政组织的学习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它而进行。具体地说,确立和谐社会为共同愿景,就前所未有地向党政组织提出了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等要求。简而言之,它前所未有地向党政组织提出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看来,构建组织的共同愿景具有提供学习焦点与能量,树立长期承诺与忠诚,提供全新思考和行动方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等作用。通过确立和谐社会为学习型党政组织的共同愿景,可以明确各级党政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从而使其成员能够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而非被动遵从。
三、学习型党政组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策略选择
学习型党政组织建设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这一过程帮助组织将管理者的战略和期望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新的现实,并且迎接挑战。因此,建设学习型党政组织需要有系统思考。就一般组织而言,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谈到了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策略,包括鼓励个人愿景,塑造整体图像,决非官方说法(而强调管理者与组织成员共享),不是单一问题的解答(而强调持续进行、永无止境地开展),学习聆听(强调互动与分享融汇)⑧。一些论者也指出,建设学习型组织需要把握六个关键要素:(1)创造一种适合建立共同愿景的文化;(2)关键利益者的识别和培养;(3)理解信息和价值观;(4)了解人们的渴望和建立共同愿景;(5)培养高质量的交流;(6)理解时间观。⑨基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上述特点以及党政组织和行为的特殊性,以和谐社会为共同愿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组织建设过程似可采取以下对策:
1.创设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党政组织文化理念,认识公共服务内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组织文化被称为组织管理中的“软性”因素,历来备受关注。它代表了组织中不成文、可感知的部分,如价值观、指导信念、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文化通过向组织成员提供一种组织认同感,并对超越他们个人自身内涵的信念和价值观产生认同。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助于加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组织的整体力量,有助于整合组织的共同愿景,发展出一种集体认同感并指导如何相互合作以有效地工作。可以看到,共同愿景的构建首先依赖于组织文化的建设。因此,学习型党政组织建设以和谐社会为共同愿景、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和内容,就需要在党政组织中创设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文化理念,充分认识公共服务内涵,不断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其可行的途径包括,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领会。为人民服务,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灵魂。二是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习。作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新问题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途径。三是加强现代政治与政府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使民主政府、服务性政府理念深入人心。现代政府理论多建立在契约论基础之上,强调公共权力的来源是人民群众。而近年来的政府改革运动中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更是强调政府要以公民为中心,“服务,而不是掌舵”,强调政府职能的有限性、行为的有效性、权力与责任的对等、民众的参与等理念。通过上述学习过程,党政组织的公共服务意识就可能形成和发展。
2.以个人愿景为基础,以领导愿景为示范,构建党政组织的共同愿景。
个人愿景是组织愿景的基石。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首先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并且是发自个人内心的意愿,然后通过互动实现我的愿景中有你,你的愿景中有我,在此基础上融入政党理念,创造共同愿景。而个人愿景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因而组织需要引导个人愿景的走向,通过引导个人对组织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的认同,实现个人愿景之间的整合。这样,原本各自拥有强烈目标感的人通过共同愿景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强大无比的综合能力,并以倍乘的聚合力指向组织目标。
创建学习型组织,领导者的组织、推动和示范作用十分重要。有人形象地将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作用比喻为“推动组织学习的方向盘”⑩。圣吉也认为“领导者对学习负责”。在共同愿景中,也许个别员工的个人愿景不能得到体现,但对于领导者来说,这个共同愿景也一定是他的个人愿景,他的个人愿景在组织共同愿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领导者树立了令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愿景,并且领导层真心诚意想要努力实现,领导者才能有效成为学习的设计师、仆人和教练。因此,在学习型党政组织的共同愿景构建中,领导者对于和谐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特别重要。如果没有认识到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具有特别重要而紧迫的时代特征,而只是把和谐社会看作一个一般意义上“美好社会”,或者宽泛地理解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领域中的和谐追求,那么和谐社会的共同愿景就难于确立,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和任务也就无法达成。
3.以党政组织的部门或办公室为基本团队落实共同愿景。
加强团队建设是现代组织发展的基础和手段。在圣吉看来,团队是组织学习的最佳单位。党政组织中的基本单位是部门或办公室,每一个组织都由若干个承担不同分工职能的部门与办公室构成,在各个部门内部,人员的工作相似性、相关性都很强,而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则千差万别,因此,从各个部门的分工来看,其任务的不同会使其具体的愿景存在差异。尽管组织的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个人愿景的整合,但是这并不否定部门之间的具体愿景存在着差异性,比如说都是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为愿景,但是执法部门是以公平、公开的执法为愿景,而财务部门则以科学、合理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为愿景,从事公共服务的部门则以向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愿景。同时,从组织内成员的长期相处共事的过程来看,部门内的成员更易于互相联系、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因此,以党政组织中的部门或办公室作为基本团队既有助于形成初级公共 愿景,也有助于落实共同愿景。
4.从不断提高公共政策能力入手使共同愿景可操作化。
愿景是一种目标和使命,只有可操作性、可实现的愿景才能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高昂斗志和荣誉感。无法实现的共同愿景是乌托邦,本质上就不是共同愿景。如前所述,以和谐社会为共同愿景,必须把它理解为一个具有特定时代内涵的社会目标,它基于出台、实施覆盖面广泛的多项社会政策而得到落实。因此,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作为学习型党政组织建设的目标和内容,需要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公共政策能力。当组织成员从自身能力和素质出发,认识到共同愿景并非遥不可及,只要通过努力就能成为现实,那么构建和强化组织的共同愿景就易于为组织成员所接受。为此,党政组织成员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现代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各类专业技术以及通用知识等。
5.形成和增强可持续的组织学习力,促进共同愿景与组织学习的良性循环。
组织学习力是指组织内部各成员在组织所处环境、面临情况以及组织内部运作、奋斗的方向等方面,通过对信息及时认知、全面把握、迅速传递,达成共识,并作出正确、快速调整,以利于组织更好发展的能力,它是组织拥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自创未来的能力。共同愿景的创建来源于组织学习,而有效的组织学习需要可持续的学习力。共同愿景与组织学习力相互促进,一方面共同愿景是组织学习力得以形成的基础,没有组织的共同愿景,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组织学习力。另一方面,形成和增强可持续的学习力有助于组织愿景的构建和提升。因此,在构建组织的共同愿景时,需要关注组织的学习力。从学习力的构成来看,它包括了个人学习力、团队学习力、组织学习力三个层次。组织学习力离不开个人学习力、团队学习力,但不是个人学习力或团队学习力的简单相加,从组织层面看,提升组织学习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即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网络,运用系统思考的思路与方法开展组织修炼以增强组织认同感和认知度,比如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集中学习日、岗位技能学习组、读书研讨会、课题攻关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
6.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改革,以实际行动落实和创新公共服务,实现共同愿景。
愿景的构建与实现需要制度的保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有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创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统治者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和服务者。只有加快推进党和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根本上看,没有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共同愿景就会受阻,难以实现,而无法实现的愿景反过来影响着学习型党政组织的建设。在当前,特别需要形成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总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学习型党政组织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学习型党政组织,可以将党政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目标,从而提高党政组织的凝聚力,增强党政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提升党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组织保证。
注释:
①赫钦斯:《教育现势与前瞻》,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年,第2页。
②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8页。
③傅宗科、袁东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与方法》,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5页。
④伯特·佛雷德曼、艾瓦·威尔逊、乔安妮·维亚:《第五项修炼教程:学习型组织的应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⑤郁建兴:“和谐社会:是什么与不是什么”,载《南方日报》2005年8月19日。
⑥蒋京议:“社会结构调整与政府职能转变”,载《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0月17日。
⑦许正中、张用全:《学习型政府》,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⑧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4-251页。
⑨连玉明主编:《学习型政府》,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96-100页。
⑩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主编:《造就组织学习力》,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182页。
标签:学习力论文; 学习型组织理论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第五项修炼论文; 提升个人能力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个人提升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