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论文_姚文静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论文_姚文静

姚文静

武汉众江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自从步入了21世纪以来,我国整体的国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建筑行业发展的脚步也在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大量出现使得这一个行业的竞争水平也在逐渐增强,所以这就给企业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技术管理作为建筑环节中重要的管理工作,对其管理方式进行必要改进,并相应的提出优化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对建筑施工展开研究,全面分析其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的相关措施,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

导言: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基础的管理环节,在建筑施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相应的施工管理技术进行提升和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施工效率进行提升,对于保证建筑质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和影响。在建筑行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大力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中的竞争逐渐加强,各种类型的建筑企业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就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产生重要帮助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建筑施工展开详细研究,全面分析施工管理技术中相关的优化措施,以便为今后的建筑施工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1.1外业管理

外业管理,即与时代的背景相结合,使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得到发展以及完善,确保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是合理并且安全的,保证施工质量达到目标。如今建筑行业的竞争逐渐激烈,管理施工技术的水平,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前景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在这个形势之下,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将与时俱进积极做到,使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其科学性,才能够使企业健康、稳定以及快速发展得到促进。不管是内业管理或者是外叶管理,它的核心目标都是在国家有关规定得到满足的同一时间,对施工技术具备的使用价值进行充分分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进一步的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但因为现如今社会存在的各类主客观因素,为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对国内建筑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1.2内业管理

内业管理的首要的任务就是对新时期的建筑工作人员的培训,对工作人员的档案进行建立以及管理,提供给建筑公司有效的、充足的以及全能的建筑工作人员,伴着科学技术的不停歇的发展和更新,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力在建筑行业被应用的频率愈来愈快,我们需要将科学合理的管理新型员工以及培训工作不断地进行,给企业提供新鲜的人力资源,才能够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保障。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技术专业人员匮乏

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并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具有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实战经验、懂得相关建筑技术。目前懂得技术的优秀管理人才十分匮乏,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在建筑行业中,人们往往认为技术人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都高于监理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优秀的人才往往更愿意从事技术工作,这种重技术而轻管理的思想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进行。

其次,学校的教育往往与现实情况相脱节。目前高校仍存在一些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空有管理理论知识,却不能结合工程实际运用,导致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最后,由于企业没有根据从业人员的不同文化素质、水平和工作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往往在工作中会感到迷茫、不适应,加之复杂多变的工程状况,使得许多抗压能力不强的从业人员放弃管理工作,转而做技术。

2.2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

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完善是导致技术管理工作不能良好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体系的不完善,技术工人以及管理者没有统一的施工标准,容易造成管理不便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没有完善的管理组织系统也就没办法明确地规定工作责任,造成技术人员和施工工程以及管理人员的不能高效地完成对接工作,容易造成一些工程上的疏忽,更有甚者,会造成现场无人监管的局面。

2.3施工管理监督欠缺

施工管理监督工作是建筑工程的保障,良好的监管能够使得工程顺利进行,不论是工期还是成本上都能起到有效控制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一些企业,本身对监督工作重视不足,意识欠缺,导致没有狠抓监督这部分工作,造成了工程上的疏漏。而有一些企业,虽然有监督的意识,不过监督机制不完善,没有明确的监督目标和保障措施,监督工作仍存在随意性,缺乏定时、定量的审查。除此之外,监督体制的不健全是造成监督工作不能良好落实的重要原因。

3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的相关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支持。首先,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吸收国外施工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但是也需要避免出现一味照搬的情况。即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与施工情况进行改进与完善,使其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弥补当前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其次,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中还应当涉及到施工技术人员管理工作,即提升施工人员招聘要求,对其基本能力做出规定。同时,还应当注重施工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制度、考核制度,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水平。此外,在管理制度当中还应当明确各个施工技术人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3.2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监督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是要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所以,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监督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走访施工现场,观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针对不符合施工技术应用要求的施工行为进行纠正,针对屡教不改或者造成施工质量问题情况,则需要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予以相应的惩罚。其次,管理人员还可借助现代化先进的实时监控设备,在施工关键环节进行设备安装,更加方便直接的进行监控,也能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严谨性与施工责任感。此外,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确保按时按量的进行工程交付,所以管理人员还需要就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资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进行监督,为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开展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与基础。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3建立全面性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当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当中,实现管理的全面性提升,这主要包括了施工技术应用前准备与施工技术应用两个主要环节。首先,在施工技术应用前,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施工技术人员召集、施工材料准备以及施工资金分配几个方面,在管理体系中需要相应的就施工技术人员水平、施工材料入场标准以及施工资金分配模式等进行严格、规范的制定;其次,施工技术应用管理主要涵盖了及时实施、技术应用水平把关以及施工质量审查等内容,制定严格技术应用标准、审查标准,将施工技术应用逐渐规范化,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相信广大施工建筑单位或是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将对建筑施工有了全新的认识,清楚的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大力发展,使建筑行业中的竞争逐渐加剧,各种类型的建筑企业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就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产生重要帮助作用。那么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技术管理作为建筑环节中重要的管理工作,对其管理方式进行必要改进,并相应的提出优化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海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35(3):64-65.

[2]杨尚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7(33):49-49.

[3]高晓春.浅析如何进一步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J].科技资讯,2012,71(2):164-164.

论文作者:姚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论文_姚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