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与开腹手术(OCHTD)的临床疗效论文_燕建洲,张文权(通讯作者)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甘肃 兰州 730046)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与开腹手术(OCHTD)的 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腹腔镜组79例,开腹组79例。腹腔镜组进行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和并发症产生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长也比开腹组的时长少;腹腔镜组的手术耗时和腹腔引流耗时也明显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开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9%。结论:在治疗胆总管结石过程中,使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的手术方法比开腹手术更加安全有效,患者创伤面积更小,恢复时间更快,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开腹手术;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117-02

胆总管结石是普外科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并发症的产生,例如胆汁淤积肝硬化、梗阻性黄疸、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大量腹水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以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上,通常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手术,这种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创伤大,并且需要长时间住院。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等技术在临床治疗上得到普及。本研究针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旨在为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寻求最佳手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随机抽样法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15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的79例患者中,男性为41例,女性38例;年龄在22~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7.6)岁;23例患有黄疸,11例患有术前合并急性胆囊炎,14例患有胆汁性胰腺炎,10例有发热症状,21例出现腹痛症状。开腹组的79例患者中,男性为45例,女性34例;年龄在2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10.6)岁;33例患有黄疸,15例患有术前合并急性胆囊炎,10例患有胆汁性胰腺炎,9例有发热症状,12例出现腹痛症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数量多少和结石体积大小等一般资料大体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腹腔镜组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耐受力,对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使用“四孔法”。在腹腔镜的视角下将胆囊管进行游离,运用钛夹夹紧胆囊管使其闭合,在胆总管前壁无血管区域,将胆总管游离并切开长度为1.3~2.5cm的切口,电凝出血处。使用设备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并将结石取出,检查是否仍有残余结石。确认取尽后进行胆道冲洗,2~3次,胆道畅通后,将修剪完毕的“T”管自主操作孔引至腹腔内,置入胆总管里,对胆总管的切口进行间断缝合的方法,2~3针。将切除的胆囊从剑突下缺口取出,冲洗患者腹腔,对“T”管进行双重固定,采用从右肋下锁骨中线刺孔引出体外固定和从Winslow孔置入引流管,在腋前线穿孔位置引出体外的固定方法。在腹腔流管引流量小于10ml/d时,进行拔除。

开腹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以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结束后给予抗生素,进行输液和对术后的症状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组和比照组两组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观察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长、肠胃功能恢复耗时多久,手术进行的时间以及腹腔引流的用时,具体的数据如表所示。

通过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长也比开腹组的时长少;腹腔镜组的手术耗时和腹腔引流耗时也明显少于开腹组。由此可见,腹腔镜组的治疗方法明显地优于开腹组。

2.2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比

经过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腹腔镜组的79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2例,胆痿1例,结石残余2例,合计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开腹组的79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4例,T管引流不畅4例,胆痿2例,结石残余5例,合计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9%。由此可见腹腔镜组的治疗效果更好,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

3.讨论

胆总管结石产生的部位主要是在胆囊和胆管等胆道系统部位。主要是因为肝脏代谢功能出现障碍,或者是胆道运动功能异常,致使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淀,在胆汁浓度高且流速慢的胆囊部位或胆总管里形成结石。传统的开腹取石手术不仅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大,所需恢复的时间长,并且容易出现取石不净和并发症频发的现象。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运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发现,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减短手术时长和患者的住院时长,而且患者创口的面积变得更小,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医疗效果也变得更好。所以总的来说,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华君, 李忠国.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1).

[2]邢专,谢永灿.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J].中国医学工程,2015(3):85-85.

[3]檀占海,朱光辉,陈建荣,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5):883-887.

[4]张茂兴,吴一杰,潘耀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术疗效比较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2):103-104.

论文作者:燕建洲,张文权(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HTD)与开腹手术(OCHTD)的临床疗效论文_燕建洲,张文权(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