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智聪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 650011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生诞生的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脐部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6.17%,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0.00%,家长护理满意度为78.33%,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质服务应用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其脐部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优质护理;效果

前言

由于新生儿的防御功能尚未发育,脐部比较薄弱,病原体细菌可以通过脐部侵入新生儿体内,导致新生儿发生感染,这将会对新生儿今后的健康造成重大隐患[1],而新生儿的健康,往往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因此,对新生儿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脐部以保障其围生期健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本文对针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使用了优质护理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作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产生诞生的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有男性33例,女性23例;胎龄最大为42周,胎龄最小为37周,平均胎龄为(39.22±1.09)周;体重最重为4.28kg,体重最轻为2.41kg,平均体重(2.95±0.68)kg。对照组有男性32例,女性24例;胎龄最大为41周,胎龄最小为36周,平均胎龄为(38.73±1.13)周;体重最重为4.05kg,体重最轻为2.56kg,平均体重(2.61±0.72)kg。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先将新生儿的脐带剪断,保持脐部清洁和干燥,前三天每天均使用络合碘对脐带部位进行消毒,到第四天时,改用浓度为75%的酒精,直至脐部脱落为止,消毒完成后,还需用棉签将残余药液用吸取干净。

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1)对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的针对性培训,主要包括护理的技巧、临床实例、操作细则等内容,使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护理素质,并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策略。(2)在新生儿脐部脱落之前,保持此部位的干燥,尽量避免尿布或湿衣服将新生儿脐部给捂住;密切注意覆盖在脐部上的纱布,如果有血液或是其他物体渗出,应当将其及时更换,并用酒精轻轻地擦拭周围的皮肤,擦拭时切记勿来回涂抹,防止将病菌带如脐根部位引发感染;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应该注意不能打湿脐部;给新生儿换尿布时,也应当注意避免尿布上的排泄物污染到脐部。若脐部不慎被打湿,应立即使用棉签将水分吸收干净。(3)如新生儿出现脐疝,可用纱布将一枚消过毒的硬币与其脐部紧紧裹在一起,帮助新生儿脐部回纳。

1.3观察指标

(1)护理期间,每日查看并记录新生儿脐部有无出现如脐部渗血、脐部红肿、脐窝潮湿等不良情况。

(2)向所有新生儿家长发放自制的护理服务评价表,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价内容包括病房的舒适度、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等,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在85分及以上,一般满意:评分在65~85分之间,不满意:评分在65分以下。(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使用t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表示,使用 进行比较,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

如表1所示,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6.17%,对照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n,%)

 

讨论

由于新生儿体质较差,抵抗能力弱,很容易在出生后发生新生儿脐炎,该病指的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新生儿脐部后,出现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的症状,其临床表现为脐部发臭或脐周发红等现象[3]。通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会在出生一周后自然脱落,但若因此忽视了新生儿的脐部护理,等于为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使当今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需要更具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优质护理模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4]。优质护理是一种崭新的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强调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不同,它强化基础护理措施的运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中,确切落实护理责任制,树立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面而便捷的护理措施,简化工作流程,尽最大努力满足新生儿及家属的需求,为新生儿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和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5]。优质护理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让整个护理过程充满人文关怀,以精心的护理服务照料新生儿,不但减少了其脐部不良情况的发生,还极大地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验组,其脐部不良情况发生为6.17%,护理满意度为93.33%,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其脐部不良情况发生为20.00%,护理满意度为78.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对于新生儿脐部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尚艳.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34):7704-7705.

[2]丁卫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医学信息,2014,(39):7704-7705.

[3]孙爱华.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0):2852-2853.

[4]吴琪.新生儿脐部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03):184-185.

[5]罗正琼.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5,5(09):203-204.

论文作者:陈智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智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