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作为该市的一项基础工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供排水管道工程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项目质量得不到保证,运行效率大大降低,这也会影响正常生活,对城市的建筑,环境和城市居民乃至道路建设,交通安全和城市造成不利影响。但在实际施工中,大部分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最终严重影响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因此,要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机制混凝土、排水管、质量管理
引言:在整个市政工程建设中,供排水管道的建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整个市政工程的质量也有重要影响。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给排水管道的质量控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市政工程的质量,而且给未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探讨和分析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机制混凝土排水管
1.1成型方法。机制混凝土排水管成型工艺有:离心管法,悬辊管法,立式挤压管法和立式振动管法。立式挤压管制造工艺主要用于生产600mm以下的短截面非钢筋混凝土管,这种管的套管抗渗性差,外压前的载荷一般低于24KN / M,逐渐消除。立式振动制管方法主要采用国外技术,又称“丹麦制管技术”,这个过程投资很大,目前宁波地区还没有这样的技术。
1.2离心制管工艺。该制管过程的原理是,放置在离心机支撑轮上的管模在离心机的驱动下旋转,当管模以低速运行时,注入管模的混凝土混合物不会塌陷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可以均匀分布在管模的内壁上。当离心机驱动管子高速运行时,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在径向产生不同的速度沉降,同时排出大量的混合水,形成致密,简单的混凝土结构。结构分层是离心式混凝土的结构特点,由于混凝土由多个固相组成,沉降速度根据离心力而变化,这又导致混凝土的分层:内壁是灌浆层,外壁是混凝土层。在中间有一层水泥砂浆,在离心过程中出现这种分层现象。这种结构的形成既有利也有不利影响,有利的方面是多余的水被挤出并且水灰比显着降低,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分层和外层破坏了原有设计的混凝土层次,降低了强度。影响离心管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离心工艺制度、材料和混凝土配比等。
1.3悬辊制管工艺。悬架滚筒管法是悬架滚筒滚筒技术的缩写,该工艺于1943年在澳大利亚首次采用,因此在国内外被称为Roqueclare工艺,这一进程于1974年引入中国。
悬辊制管成型原理:悬挂在机架上的滚轴通过管模并由电机驱动,驱动轴带动滚轴以规定的速度安全运行。在管模两端的辊轴和止动环的摩擦作用下,管模和辊轴以相同的方向旋转,因此,人造或机械输入的凝结混合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铺设在管模的内壁上。当混凝土混合物层的厚度超过挡圈的高度时,它开始被辊轴和管模内壁挤压。随着材料层厚度的增加,混凝土辊轴的压力增加,混凝土混合物逐渐达到预期的致密度。在辊压成形过程中,除了辊压之外,混凝土混合物还受管模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均匀进料造成的管模形成的自振力的影响。滚压成形原理是将上述过程与三种力的结合,使凝结混合物致密并形成壁面。
2离心制管工艺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2.1离心加速度对混凝土的影响。离心混凝土的强度随离心后剩余的水灰比而变化。随着离心加速度的减小,达到最高强度的时间提前,但绝对值较低,因为当加速度增加时离心力增大,粗集料沉降速度很快,导致早期成圈现象,消除 防水层中的水分和严重的内部分层现象。因此,对于某混凝土混合料而言,存在最佳的离心加速度值,并且在该加速度下可以获得最高的强度。
2.2离心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当离心速度不变时,应该有最佳的离心时间,如果离心机转速太短,混凝土不够密实。如果太长,会发生严重的分层,伴随的冲击振动也会破坏结构的结构,造成细小的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2.3冲击振动。在使用轮式离心操作时,钢模由于各种原因的振动导致混凝土受到冲击,降低了系统的结构粘度,促进了颗粒的沉降,增加了排水量,显着减少了剩余的水泥 混凝土,并增加其实力价值可以是20-26%,但是冲击振动也有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振动导致粗骨沉降得太快,发生早期重叠,影响消除潜在的水分,导致严重的分层,高速振动太大会破坏形成的混凝土结构。
3离心制管操作要点
3.1严格控制混凝土和水灰度比。用于混凝土的离心管不仅需要保证一定的流动可塑性,而且同时混凝土的强度随着剩余水灰比的增加而下降,剩余的水灰比随着原水的增加而增加 水灰比。离心混凝土的水灰比应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约为0.45,坍落度一般为4-6厘米。
3.2喂料方式应尽量采用喂料机喂料
3.3遵守离心制度,严格控制离心成型的转速以及离心时间
4对市政工程中排水管行业管理的几点想法
4.1在市政工程中,这些特种部件,部分产品,国家建材局都有国家标准,有的没有国家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实施企业标准,设计图纸设计与产品实际生产之间存在差距。为了给建筑公司带来更多麻烦,针对这种情况,希望协会或市政部门能带头制定一个总图册。
4.2目前宁波的顶管作业有很多,但顶管工程的管道质量没有相关规定,包括管道加固,纵向抗压强度等。没有规定,我们应该按照 切实提高宁波市政工程的整体素质。通常设计图纸不是针对性的,也不会对该地区的地质数据进行详细的调查。同时,希望设计部门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管材的实际要求。
5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5.1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一是选择施工人员时,要注意选择具有相关施工经验,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其次,要在技术,质量和安全知识等方面不断教育和培训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以帮助施工人员逐步提高施工技术,安全和质量的意识。思想和技术观点。施工管理人员再次严格要求施工前做好相关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应提前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另外,还有相关的系统要求施工人员指定施工质量的具体标准。必须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按照有关规范和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合理的安装和操作,必须认真保持工程质量,逐步加大施工力度。质量水平还可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不断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
5.2加强材料设备的管理。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检验。目前,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监管体制和监管不完善,许多项目在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检验,偷工减料等方面存在松懈,市场化发展导致了发展的给排水设备。品种规格繁多,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材料和设备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进入施工现场,造成施工质量隐患。为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有必要进行统一管理和采购。施工方工程师应对产品质量进行专业检查和专业测试,确保施工用管得到专业检验并进行相应检查。合格的报告产品。样品和检验应根据其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所有不合格材料应被要求退出市场。进入市场时还要检查三个证书的存在,不得使用不完整的证书和程序的材料和设备,以避免出现下一个质量问题。特别是对管道质量的选择和检查是整个建筑质量的关键。在给排水工程中,材质合格是给排水管道良好的基础,避免了受管道质量影响的排水管道施工质量。
5.3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核。在项目建设之前,要做好设计文件,施工图等的审核工作。审核工作包括检查设计深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检查设计图纸是否属实 根据实际施工现场,检查供,排水管道在平面位置和高程处是否处于同一结构,以及是否有其他管道,如暖通空调,电力和通讯。
结束语
给排水管道施工是整个市政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促进整个市政工程质量的提高,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涛.浅析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012(11)
[2]常天佑.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治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作者简介:苏力坚;四川;身份证号:51010819750706XXXX
论文作者:苏力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水灰比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