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看汉语中的两对空间词_语言描述论文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中的两对空间词_语言描述论文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两对空间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角度看论文,认知论文,两对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引言

任何语言都有空间词。但是每一种语言是如何感受和描述空间的,却有差异。人类感受空间和表述空间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语言表达的空间是一种人类感受空间的投射。语言里空间的表达是对某一物体在空间位置的描述,一种是静态的表述,以汉语为例,如“(地点)名词+上/下/里/外”;一种是动态的描述,如“来/去/上/下+(地点)名词”。

由于人类身体的构造,对空间的感受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反映到语言平面,使得空间词在表达上也不对称。人类的感官,如眼睛,鼻子,耳朵,嘴都长在面部,面对着的方向是“正常”的方向,而背后看不到的地方是“非正常”的方向。如动态动词“走、跑”等,不用指明,即向前方行动,而不会是向背后行动,这造成在人类语言里,“前、后,来、去”的表达不对称。语言中的时间词往往是空间词的隐喻,如果空间词是通过语法化过程从其他词类分离出来的话,某些时间词又进一步通过隐喻从空间词中引申而来。

“前、后,上、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最先感知的空间,也是语言最基本的词汇。本文试图观察汉语在表述空间和时间概念时和其他语言的某些不同之处。

第一节谈“前、后”在汉语里不对称的表现。除了人类自身构造的因素造成语言表达不对称外,汉语里还有其他的认知因素造成这种现象。第二节谈“上、下”在空间表达上所反映出的汉语的认知观念。第三节探讨“上、下”在时间表达上所反映出的汉语的认知观念。

1.前、后

吕叔湘先生([笔名]程远,1980)曾经指出,汉语里的“前、后”用法不对称:“前”既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而“后”则只能指未来,不能指过去。尽管有些学者在对其他语言的研究中对Clark(1973)的认知观点提出过疑问,但是,我们仍然觉得认知学家Clark的解释(注:根据Clark(1973):前/后的对比

过去

未来

前天moving time前程moving ego

前前年 前景

前人

前途

后天moving ego

后 后年

后人

)不失为一种有见地的解释。他认为语言里存在两种看待时间的方法:一种是说话者在向前行进,他称之为moving ego(自我移动),在这种模式下,未来在我们前面,而过去在我们背后。另一种方式是,时间冲着说话者,从说话者的前面向背后移动,他称之为moving time(时间移动)(注:"These two metaphors might be called the moving egoand moving time metaphors,respectively" (p50),"for moving ego,the equations are front='future' and back= 'past',whereas for moving time,the equations are front = 'past' and back= 'future' (p51)".)。Clark指出,这表明语言赋予时间一个面部和一个背部。由于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形成两个不同的模式,一些语言中“前”与“后”不对称的现象可以得到解释。按照这种解释,汉语里的“前”两种模式都有,而“后”只有一种模式,即只有“时间移动”而没有自我移动。

看起来,汉语也基本符合Clark的判断。但是深究起来,汉语里还是有个别反例无法用这种模式解释。如“后来”,我们只能说:

(1)a.后来,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他。b.*后来,你别再来了。

这表明,汉语里的“后来”可以用于过去,但不能用于将来。那么附注(注:根据Clark(1973):前/后的对比

过去

未来

前天moving time前程moving ego

前前年 前景

前人

前途

后天moving ego

后 后年

后人

)的表中,“后”在“过去”的概念里也应占有一席之地。这样,Clark的模式还不能解释汉语里所有与前、后相关的时间词。当然我们可以解释说“后来”是已然语境的“后来”,但是仍然解释不了(1b),即为什么大部分的“后”都可用在未然语境,而“后来”则不能。

我们可以看看汉语里的“后来”为什么和其他的“后”表现不一致。我们初步认为,这主要是动词“来”特有的空间意义造成的。“后来”本来是指人从后面来,是从一个词组词汇化成词的。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句,探讨一下汉人是如何感受时空的。

(2)送往迎来(《中庸》)

(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回瞻后来者。(岑参《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6)后来居上。

(7)革命自有后来人。

例(6)和例(7)中的“后来”已经成了固定词汇,是承前的用法,不必多说。例(2)和例(3)中的“来”值得注意。例(2)中,由于有动词“迎”,可以判断来人是从说话者前面来的。例(3)的动词“追”则暗示人是从说话者的背后来的。例(5)中的“回瞻”也表明“来者”是从背后来的,不是迎面来的。也就是说,古人用“来”时,来者的方向既可以对着说话人,也可以背着说话人(或面对说话人的背部)。而说话者既可以面对来人,也可以回瞻从背后而来的人,其实这种暗示仍然表明说话者面(指面部)对来者。这样,例(4)中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也就容易理解了(注:方经民先生在2004年社科院语言所的发言中认为这句话不可解。)。也就是说,在陈子昂的这句诗中,“前、后”表达对称的空间意义,暗喻时间意义。前面不见古人,后面不见来人。由于来者方向可以从说话者的前面来,也可以从说话者的背后来,所以陈子昂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人如何看待时空。

古人对空间描述有时令今人不好理解。再如,“来”和“去”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但在古文献中,“自今以来”和“自今以去”(注:详见董志翘(2007)。)竟然表达同一个概念,即,都表示“以后”的意思。我们在前面刚刚谈到,由于古人用“来”时,既暗含“前”又暗含“后”,所以前、后和来、去配合时,会出现令人费解的情况。可以说,古汉语里的词组“后来”词汇化成了一个双音节副词,意义上由人的移动(相对于说话者)转变成了时间的移动。即相对于说话者,汉语里的时间移动既可以由前向后(如“前年”),也可以由后向前(如“后来”)。

2.“上下”如何表达空间

汉语里,“上、下”可以表达空间概念,也可以表达时间概念。我们在第三节再探讨“上、下”表达时间概念的用法。

“上、下”在空间表达上可以分成两种情况:静态和动态。在动态表达时又可以分成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我们重点讨论汉语里的“上、下”在表达垂直运动时是如何刻画空间的。在某些情况下,“上、下”在句法上对称,但表达的却不是对称的空间状态,如:

(8)a.桌子上有本书。b.桌子下有个凳子。

例(8a)中,物体一般附着于参照物“桌子”,例(8b)中,物体不能附着于参照物“桌子”。这是由于自然界里的地球引力使然。人们的认知世界也是受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的。在这点上,各个语言在表达上述例子时都大致相同。汉语里的“上”根据物体的不同可以表达至少四种空间状态,“下”与“上”就不一定对称:

(9)a.车上人真多。(上=里)b.车下人真多。(下=外)

(10)a.墙上有幅画。(上=附着/接触)b. *墙下有幅画。

(11)a.墙上有个洞。(上=表面)b.?*墙下有个洞。

(12)a.墙上有人。(上=顶部)b.墙下有人。(下=墙的下端,不是底部)

“上”可以表达“里面、附着、物体表面,物体顶部”等。“下”的用法就不一定能完全对应于“上”的用法。许多学者已经有过论述,此处无需赘言。

现在重点看看汉语里某些特殊的地方,即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如“上、下”这对反义词有时可以是同义词(注:林焘先生(1962)早就注意到,在一定场合下,“上/下”读轻声,可以互换而且意义不变。请看他的例子:a.别把烟头扔在地上。b.别把烟头扔在地下。):

(13)a.地上有张纸。b.地下有张纸。

为什么“上、下”这对反义词可以通用呢?这可能与我们感受空间的方式有关。当我们用“上”时,地是参照物,当我们用“下”时,说话者自身是参照物。若物体有一定的高度,“上、下”就很难互换,而且随着物体高度的增加,“上、下”描述的空间也开始令人费解:

(14)a.地上有个小凳子。b.?地下有个小凳子。

(15)a.?地上有个书柜。b.?*地下有个书柜。

例(14)、(15)表明,当物体的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地”已经不是最佳参照物了。“下” 的可接受度更差,因为“地下”暗含的空间范围比“地上”窄得多。这时说话者会改用其他参照 物或词语来描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状态。

汉语里表达空间的“上、下”还有一个特点,日本学者杉村博文(1983:104)早已注意到,即当“上、下+地点名词”时,“上”的着眼点是终点,而“下”的着眼点既可以是终点,又可以是起点(注:张其昀(1995)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让我们再观察几个例子,对比“上、下”的用法。当“上”表达终点,“下”表达起点时, “上、下”用法对称:

(16)a.上山b.下山(17)a.上楼b.下楼

但是“下”可以表达起点或终点,“上”不兼有这种语义特征:

(18)a.下船b.下水(19)a.下床b.下地

在例(18a)和例(19a)中,“船、床”都表达动作的起点,例(18b)和例(19b)中,“水、地”都表达动作的终点。可以看出,“下床”和“下地”表达了同一个事件,但移动物体的参照物不同。汉语里“下+地点名词”可以含有两个动作过程。在“下船、下床”里,“下”凸显起点,过程是移动的物体(此处是自主移动的物体,也是句子的主语)离开以前附着的物体向下方移动。在“下水、下地”里,“下”凸显终点,过程是移动的物体向下移动最后附着于某一物体。在客观的空间里,任何一个物体移动时都有起点和终点,但在语言表达里,起点或终点可以隐略。“上”在汉语里就隐略起点,凸显终点,而“下”有两种选择。因为“下”在语言层面把一个完整的过程分割成两个过程。在有形态的语言里,“上、下”表述的垂直运动基本对称,这些语言或借助不同的介词,或用不同的变格区分动作的趋向(离开或达到)。若用抽象的“格”的概念描述汉语,可以说汉语里的“上”只含“至格”,而“下”既含有“从格”,又含有“至格”。

“上、下”在汉语里除了表达垂直运动,还可以表达水平运动。“上、下”在部分水平运动中表现对称,但在另一部分水平运动的表达上不对称:

(20)上车间/下车间(23)上姥姥家/*下姥姥家

(21)上馆子/下馆子(24)*上乡/下乡

(22)上超市/*下超市(25)上法院/*下法院

很显然,例(20)、(21)中的“上/下”是把原来的垂直运动转换为水平运动。“上”在水平运动的表达上,比“下”要宽泛得多,甚至完全成了“去”的同义词,而且在北京话里更口语化。即便“上、下”在某些句子里可以互换,但语义略有不同。由于“上”的使用范围超过“下”(注:请参考刘源等(1990)。),可以说某些句子在用“下”时,是一种有标记的用法,即说话人表达了一种主观的、有意识的强调(如20、21)。例(22)、(23)中,只能用“上”,不能用“下”,此处没有“去”义的“下”。在(24)、(25)里,由于社会和文化因素,汉语里的“上”常表示“正面,高等”等等,“下”表示“负面,低等”等等,“上法院”和“下乡”已经形成固定用法,“上、下”完全抽象化了。可以看出,在水平运动中,汉语里的“上、下”已经把垂直运动诠释成与地面平行的运动。“上”变为“去”的同义词,“下”除了在已经固化的用法里表达“去”,基本没有太多的地盘。

在西方语言里,“上、下”除了表达垂直运动,也可以表达水平运动。表达水平运动时,“上、下”和汉语的用法有时相反,如汉语说“上街游行”,而法语要说“descendre dans la rue”(即下街[里游行])。这与这两个民族的认知观不同有关。中国人说“街上”,法国人则说“街里”,汉语把“街”看成一种二维的平面,而法国人则把“街”看成是一种三维的空间。

3.时间的横向表达和纵向表达

在人类语言里,一般对时间的描述都是横向的,即时间像流水一样,是平行于地面运动的。如“一天前”、“两年后”等等。换言之,不论各语言里的“前、后”是从什么词类语法化、词汇化来的,都可以从空间词转化为时间词,表达时间上的顺序。如英语里的“before nine o'clock”,“BC before Christ”,“three hours after”,“two minutes after ten”等等。在这点上,语言是共通的。汉语不但有横向的时间表述,如“十点前、公元前、三个小时后、两分钟后”,也有纵向的时间表述,如“上午,下午,上个月,下个月,上个星期,下个星期,上半天,下半天”等等。与西方语言相比,这也许反映出汉语的某种特性,即汉人观察世界、感受世界与许多语言不同,这种用“上、下”表达时间流逝的方法也许与太阳的升起、落下有关。这意味着汉语用两种方式描述时间的流逝,一种是以人为参照物(如人体的前、后),一种是以天体为参照物(如太阳的升起、落下)。我们重点观察第二种方式。

汉语中时间流逝的表述是由上而下的运动,即上午先于下午,“上”表述先发生的事件而“下”表述后发生的事件。英语像大部分语言一样,对时间的描述是横向的,但有个别的纵向时间表述。在英语某些有纵向表述的词语里,时间似乎由下向上运动。如:“Time is up”(时间到了=时间向上走了)。再如,英语说:“Who's up?”义为“该谁了?/下一个是谁?”此处的up对应于汉语里的“下”而不能是“上”。我们对排队的人常说“下一位”,而不用横向的表达方法说“*后一位”。我们通过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语料库(838,803,906字节)查询得知(注:夭若愚同学帮助做了检索工作,特表谢意。),在现代汉语的语料里“下一位”的使用次数为28次,“下面一位”为3次,“后一位”是14次,均指“后者”、“第二个人”(没有“下一位”的意思)。“后面一位”为0次。这表明现代汉语里当方位词和“一位”结合时,单纯方位词更常用,纵向的表述也比横向的表述更普遍。

汉语里的“上”在时间顺序上指已经过去的人或事。在其他语言里,这种纵向的时间表达似乎不多。根据Cook(1996)的文章,在夏威夷语里,a'e(上)也可以表达时间上的顺序,不过,a'e像英语里的up一样,时间流逝的方向冲上,如:ke kanaka a'e,限定词+人+上,相当于“下一个人、下一位”。从中可见,汉语的时间纵向表述比较独特,时间流逝方向和其他语言也不尽相同。

汉语里这种横向和纵向的表述,有时可以互换,请看几个例子:

(26)a.眼下b.眼前

(27)a.下代人 b.后代人

在例(26)中,下=前,两种说法均有明显的空间意义,而在例(27)中,下=后,在这里,下和上对称,即可以说“上代人”、“下代人”,但“前、后”不对称,我们可以说“后代”,但不能说“*前代”。在这种横向和纵向表达的概念大致相同的词组里,我们很容易看到,“前”与“后”、“上”与“下”会有不对称的现象。这是由于人类感知空间注定是不对称的,这种感知投射到语言平面,必然也是不对称的。

请再看一个例子。火车、汽车的运动是典型的水平运动,即在空间是横向的运动。但是汉语用纵向的表达描述车站。

(28)a.上一站b.下一站

可以看到,汉语把车辆的水平运动变成了垂直运动,或把这种运动变成了流水由高向低的运动。在例(28)中,空间的横向运动转化为语言平面上的纵向运动。这点也不是其他语言共有的现象。

4.余论

语言里的时间词通常是空间词的隐喻,汉语也不例外。语言里的时空词常常是通过语法化过程或词汇化过程从其他词类或短语变化而来的。由于人类自身的构造,对空间的感受和描述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投射到语言平面也出现不对称,汉语在这点与其他语言相通。

但是汉语也表现出与其他语言不同的地方。如汉语中的动词“来”在古汉语中,可以明指“背后”的意思,这使得“来”可含有“前来”和“后来”两个相反的方向。再如,汉语里的时空词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套,这在其他语言里并不常见。横向的时空表述在其他语言里常见,这是因为,由于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人类的基本活动是水平运动,而不是上下运动。其他物体运动也受同样的限制。这些客观条件使得“前、后”是时空顺序描述的最佳候选者。而汉语中用“上、下”这种纵向的描述反映出一种比较独特的观察。

标签:;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中的两对空间词_语言描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