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界石中学 264400
【摘要】每种具有权威性的教育理论的提出,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育界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在初中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这一观点当然也不例外。鉴于此,笔者就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教学尝试,以期对大家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计算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171-01
对于‘基于计算机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逐渐地被人们淡化’这一问题,我们不能这样任其发展。因为,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是培养人们具有逻辑性和散发性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还是奠定人们以后学习其他知识的重要法宝。所以,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人都要重视起来的。
一、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中学生并不重视自身运算素养的提升,而是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来达到眼前的、暂时的成绩;教师也是将教学考核作为教学工作之中的头等大事。但是,如果将教学考核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看得过于重要,那就会使学生的能力培养流于形式。
其次,许多学校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这就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主动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计算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大有不利。
二、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观念更新’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教师总是一味地给学生传输理论知识,但是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和消化,还严重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对此,我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弄清楚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并且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技巧和能力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时,我就会有计划的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讲解完这一部分的知识之后,我会按照难易程度在黑板上写出几个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一开始解决的是像“1/3+(-3/4)=?”这样简单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根据‘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判断1/3与(-3/4)之间的符号,得出这两者之间是是减号,即1/3-3/4;然后,引导学生将分母3与4进行通分,继而得出4/12-9/12;因为分母不变,4-9是(-5),所以最后结果是(-5/12),以此建立其运算的自信心;然后我会给出“足球比赛中,A队上半场赢了3个球,下半场赢了2个球,那么全场赢了五个球应该如何表示?”这样稍微有些难度的计算表述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要先通过问答得到:赢球是“正”,输球为“负”,然后再告诉学生将A对分别赢的球看作(+3)和(+2),那么,全场一共赢了五个,也就是(+3)+(+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难度升级,让学生的计算意识得到逐步强化,进而为对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和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习惯培养’
中学阶段虽然是孩子适应社会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使孩子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良好时机。所以,老师要注重这一时期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以《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中的题目为例,“1/2[x-1/2(x+1)]=2/3(x-1)”,首先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对于接触方程和未知数不久的学生来说,这种数学题就是比较复杂的题目了,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细心看清楚题目中的每一个字,如中括号、小括号、加减符号等,千万不能将符号弄反了,如此才能尽量避免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然后,在运算这个题目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将口算、心算、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一步一步地按照‘先算小括号,再算大括号’的原则进行计算。最后,做完题目得出答案后,要督促学生检查结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和计算习惯。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做数学计算题目的方法,对于数学的任何一种题型它都是适用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公式、需要大量计算和运算的学科,而这种‘步步为营’的做题方法则正好是贯穿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之中的。所以,良好的做题习惯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行为。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形结合’
由于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都尚未形成,所以,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题,让他们又快又准确的计算出正确答案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这些复杂的计算信息使用图形清晰地展现出来,那么,中学生的计算思路和解题思路就会明晰很多,对他们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也十分有利。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中“在圆O中,半径为5,∠AOB=60°,则扇形AOB的面积是多少?(结果保留π)”这一题时,教师就要有序地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条件画出圆形和扇形,并标记出题目中已经给予的条件半径为5、∠AOB=60°;然后,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得出S扇AOB=60π×5/360=5π/6;如此,扇形AOB的面积计算过程和推理过程就清晰地展示出来了。同时,还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这一章程的数学算法,提升了其运算思维和能力。
三、结语
计算能力对于要学习数学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来进行创新教育,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其给学生和课堂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以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188-188.
[2]吴永芬.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7).
[3]李木霞.浅论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必要性及其措施[J].小作家选刊,2017(28).
[4]古丽扎尔•努肉孜.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探讨[J].俪人:教师,2016(1):67-67.
论文作者:王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这一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题目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