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论文_储晗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论文_储晗

中山市方圆建设工程事务所有限公司 528400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挑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困境,探讨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困境;对策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也从追求发展速度转向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反映在建设工程中就是愈加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以货币形式表示建设工程中社会资源消耗量的工程造价,自然也要发挥相应的作用。然而我国工程造价在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方面,远远无法满足新时代所赋予它的要求,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困境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1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困境

1.1 多部门和单位深入沟通不够

建筑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其间涉及众多部门和单位,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深入沟通,不仅造成造价管理的低效,而且面临造价管理失控的危险[1]。对建设单位来说,大都通过贷款来开展工程建设,在较长的建设周期内利率上涨和材料设备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投资增加是不容忽视的,而重施工轻设计,造价控制前松后紧所产生的造价失控影响更大,因为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大约为1/3~3/4,施工阶段的影响其实只有1/20~1/4。从设计单位的角度来说,往往关注房屋质量,对经济指标不够重视,由于对造价因素考虑不多,再加上设计偏于保守,工程造价无形中就被推高了。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竞标策略,拿到工程后再通过低价购进材料和索赔方式弥补,甚至偷工减料和违规转包。

1.2 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造价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制约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内部均设有造价管理部门或组织,但在行使造价管理职权时常与其他职能部门冲突,因而难以充分发挥造价管理的职能作用[2]。可见,造价管理体系不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统一管理制度,要做好造价管理不仅举步维艰,以至管理部门或组织如同虚设。

1.3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现阶段我国造价管理普遍缺乏全过程管理意识,在投资决策与设计阶段就开大口,等开工建设再来抓造价控制则收效很小。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市场价格随国际市场波动,却仍然采用传统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思想,缺乏全过程管理概念和动态控制意识,极易导致工程造价失控。另外,我国造价管理正由传统定额计价模式转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后一种模式尚未成熟,而且大部分施工企业没有能力自编企业定额,所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难以落到实处。

1.4 工程造价监督机制还不完善

在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各种不正当手段频出,低质高价、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大量出现,不仅无助于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且给建筑物的施工、使用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的监督,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恰恰给了不按规矩办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者存在的温床。

1.5 高素质造价管理人才匮乏

高质量、高效率的造价管理工作,离不开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造价管理人员。当前造价管理从业人员中,拥有高级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很少,大部分是有资格证书但实践经验不足以及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均不高的人,难以满足造价管理高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摆脱困境的对策

2.1 转变观念,加强沟通;动态管理,全程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科学性、理论性和和实践性的统一,传统观念在建筑工程领域有很深的影响,概括起来就是管理的粗放性,这使得包括造价管理在内的许多管理都存在明显的漏洞[3],所以改善造价管理应先从转变观念做起,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观念,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入手,建立各部门和单位的沟通机制,加强协作与配合。目前,不少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缺乏对动态管理的认知,更罔论其对动态环境下造价控制的意识了。动态管理和全过程控制,就是要在投资决策阶段对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再制定最优可行性方案,并据此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其中比较重要的工作是工程项目规模的确定及建设区域的选择,要避免只追求规模而忽视效益的倾向,也要防止项目所在地远离原材料产地而交通又不方便的情况出现。设计阶段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到施工图设计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严格控制,首先设计人员要对设计结果负责,其次应当落实限额设计制度,还要运用价值工程等手段求得最佳设计效果。在实施阶段,通过招投标合理选择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要编制准确有效的工程量清单。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开工后严格控制变更和签证,出现变更或签证要进行经济评估,防止施工单位通过变更或签证提高工程造价。

2.2 建立并健全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和制度

仅有正确的观念和科学合理的方法尚不足以确保造价管理的成效,还需建立并健全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和制度,使造价管理在规范和符合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建章立制才能保障造价管理工作少受干扰,并按其自身规律开展工作。目前的问题是我国建筑企业的造价管理机构很不健全,所谓造价管理是依附工程技术部门或经营管理部门来开展工作的,如此造价控制很难不受其他部门的制约,因此必须建立职权独立、专业化的造价管理机构,并按照造价控制和管理规律运行。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行政干预多、不重视价格机制、投资渠道单一、造价与流通领域价格割裂、信息加工与传递不顺畅等问题,所以要改革和完善现行造价管理模式,按照市场化价格机制,通过价值规律发挥造价管理的作用,并通过市场来自发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再通过建筑企业的成长或破产来维系建筑市场的平衡,最终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模式。当前,应推行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要模式无标底的合理低价中标模式,并加强全国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2.4 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力度

在建筑工程领域应当继续完善投资主体责任制,同时规范造价服务咨询机构,淘汰资质不合格、诚信差的服务单位。完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体系,加大造价管理的监督力度,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到竣工结算进行全面监控,确保合理投资、有效使用资金以及实现最佳效益的目标。

2.5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造价工程师

针对人才匮乏的问题,应积极开展培训,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特别是面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造价知识结构、专业水准方面的差距,应当转变对造价工程师的认识定位,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知识水平的造价工程师为起点,在考试要求、职责范围方面进行调整,使之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并走出国门。

3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如何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并缩小与发达国家造价管理方面的差距,是摆在造价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应大力推动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向着更科学、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使造价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傅荃.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及优化策略[J]. 工程与建设,2013,27(5):713-714,717.

[2] 蒋长林. 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物流工程与建设,2014,36(6):130-131.

[3] 刘永德.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 建筑与预算,2016(1):5-8.

论文作者:储晗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论文_储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