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工程测量领域有了突破式的发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有着十分凸显的优势。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包含很多技术的要素,有计算机技术、导航技术等。在进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时,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也很多,包含精准数据的获取、分析、利用,系统的维护与升级等。本文将针对这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从概念出发,进行要点与应用的分析。
关键词:工程测量;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
无人机能够代替操作人员完成相关的工作,其视角更加广阔,收集获得的数据也更加全面与精准。另外,因其便利性与快捷性,在工程测量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使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时,因其技术含量较高,所以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若想真正发挥技术的优势,则必须掌握技术的使用要点,进而才能实现技术的最优化效果。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工程测量的一大技术优势,也是新时代下的技术创新。
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概念分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关键在于无人机的操作使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由多个环节构成,包含GPS导航卫星、无人机遥感平台、数据处理中心、地面接收等多部分。通过合理使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进行多方位、全角度的影响信息搜集。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运行中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影响最终的效果。当然,该项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不仅保障了人员的安全,可以能力水平远超单纯人工拍摄的效果。
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构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的构成,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无人机飞行平台,二是数码摄影器材。
(一)无人机飞行平台
当前我国无人机领域发展迅猛,国内常用的无人机类型多样,不仅包含“倒桅尾”型无人机、“双发”型无人机,更包含“垂直尾”型无人机与“旋翼 式”无人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其具有不同的优势,在应用方面也有所区别。多样化的选择是无人机领域发展状况的重要体现,同时,相关人员在进行无人机选择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的选择。另外,无人机的制造一般是多家单位合作的结果,凭借一家单位难以实现无人机的制造,所以当前我国无人机大多是中国航空集团单位和其他单位合作开发而来。无人机一般体型较小,空中飞行更加灵巧,这也离不开相关计算机系统的控制。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与及时分析,帮助无人机进行空间的合理位移[1]。
(二)数码摄影器材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数码摄影器材多为佳能品牌,相机的畸变数值为 k1=1.8566 00e-005,k2=-2.777889-006。关于图像处理有着固定的数值,其宽度为4272mm,长度为 2848m m。
三、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要点分析
(一)数据采集精准化,合理处理数据
在无人机进入工作状态之前,要进行无人机验证,确保数据与画面的精准性,在前期就要想尽办法提升数据获得的准确性。同时,为了进一步确保数据采集精准化,要从采集过程入手,严格坚持采集过程,采集方法科学化,采集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问题产生扩大化的影响。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等非正常情况,这时候需要操作人员能够灵活应对,最大化确保数据的精准。对于获得的数据信息,安排专业人员利用专业系统进行计算处理,保证数据处理的合理性[2]。
(二)做好质量检查工作
精准化的结果势必在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反复对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进行核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涉及多个环节,因此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所以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以及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连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单单依靠一方的质量检查,其过程以及结果中的错误有时很难及时发现。因此,引入第三方进行质量检查工作就尤为必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离不开企业的质量检查部门。安排专业人员成立企业的质量检查部门,对相关工作检查必要的检查与验收,一旦发现故障,立即停止相关工程进展,相有关部门或者领导进行及时反馈。
四、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规划要测量的区域;第二,合理设计航线;第三,建立测量区域控制网;第四,测量区外控点的现场调控工作。
(一)规划要测量的区域
策划要测量的区域,顾名思义,就是规定无人机的工作领域。无人机毕竟不是人,在其进行工作时时按照操作人员所给它输入的程序或者说受操作人员的控制。如果前期不明确要测量的区域,无人机在高空作业时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有可能出现想要拍摄的场景没有获取到,另一方面一些不需要的场景可能采集到不少。无人机的工作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操作人员必须利用好无人机有限的工作时间,尽可能全方面、多角度来获得想要获取的画面资料。另外,在对测量区域进行划分时,要从工作目的出发,细致化划分区域,将无人机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方便无人机的操作,可以将测量的区域进行规则化的划分,例如,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规则化图形[3]。
(二)合理设计航线
一般情况,一些拍摄任务无法依靠一台无人机完成,因此,需要借助多台无人机的分工合作来完成最终的拍摄目标。多台无人机共同工作,就面临着分工与合作。具体如何分工,如何合作,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认真考虑。其中,合理设计航线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无人机的航线重复,很容易发生采集到的画面重合现象,这样无疑是大大浪费了资源。为了提高无人机的工作效果,需要科学安排无人机航线,避免各机器之间出现时间差。另外出于对画面全面性的考虑,不同无人机之间最好交叉运行,这样不会影响画面的效果,避免无人机的出现破坏了原本画面的整体效果[4]。
(三)建立测量区域控制网
建立测量区域控制网需要进行合理布点,从点出发建立三角测量平差网。因为后期需要进行控制点加密,为了方便后期进行控制点加密,前期需要做好控制点的利用,借助空三加密或者直接用于测图定向的像片。此外,在后期需要借助坐标以及像片定向参数,统一坐标系统,做好地面点坐标的计算工作。
(四)做好测量区外控点的现场调控工作
做好测量区外控点的现场调控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测量技术水平,二是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借助测量技术,保证画面的拍摄效果。另外,通过及时监控,一旦画面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另外,工作人员需要合理设计控点。在进行工作进程推进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则章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合理的、必要的调整。最后,在进行立体建模工作时,要依据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参考控点的情况,保证建模的合理性[5]。
结语
当前新技术的发展为各领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便利,其中无人机的出现,也使得测量工作的难度大大降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我国出现较晚,应用地也相对较晚,但是该项技术的优势也显而易见。未来,更要做好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陆丽红.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工程测量测绘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4):109-110.
[2]覃延乐.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432.
[3]王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与无人机移动测量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3137.
[4]付永清.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6):259-260.
论文作者:叶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无人机论文; 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航空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区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