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中国新学科研究的几点看法_理论体系论文

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中国新学科研究的几点看法_理论体系论文

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关于新兴学科中华学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中华论文,视角论文,学科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萧君和研究员的文章《中华学论纲》,提出建立从宏观的、总体与局部相结合,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对中华民族进行理性研究的综合性学科——中华学,引起了读者的重视和响应。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开辟“中华学”专栏,以促进中华学的形成,欢迎专家学者赐稿。

摘要 中华学是一个由多个命题组成的整体,是逻辑实证意义上的科学,而“从宏观的、总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中华的方法,是迭次解剖方法。中华学的建立顺应了对中华进行深入综合性研究分析的需要,因而,中华学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学科。

关键词 中华学 意义 科学性 方法论 认识

我国知名学者、广东佛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萧君和研究员倡导,并身体力行创建的中华学理论体系,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开创性工作。该学科的建立,不仅极可能弥补我国国情研究长期过于散乱,缺乏系统、宏观理论把握的缺憾,使国情研究逐渐纳入规范化的科学轨道,而且,也为中国理论界广泛吸收和消化西方现代思想,使之与中华及其构成部分的特质背景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利器。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拟就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并借此向同行专家、朋友求教。

一、建立中华学的意义

萧君和先生认为:中华学的性质是中华学的内容决定的。中华是由中华自然、中华民族以及中华自然和中华民族物质变换的产物——中华文化构成的。凡是从总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华、中华自然、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这四部分问题,或者说,对中华及其组成部分、形态、因素以及它们的规律进行总体或专题研究的,都属中华学的内容。在他看来,中华学的内容决定了其“综合性科学”的性质。这种综合既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也是地区科学与民族科学的结合,还是历史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结合。它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之类的问题,又要研究如何振兴中华、振兴中华民族之类的应用问题[(1)]。显然,萧君和先生构造的中华学理论体系,无论从其定义、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来看,都是以“中华”这个概念为基本理论内核,通过对“中华”的理性分析,挖掘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沉淀的历史,寻求振兴中华及其民族的有效路径。照我理解,这也是萧君和先生致力于创建中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主旨。

建立中华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实践。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借助于中华的天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优势及人文传统。然而,要凭借这些东西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就离不开具体的理性思想材料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对中华历史遗留的自然和思想遗产的挖掘。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陈来教授所言:从国内理论发展的情况看,近几年来,“传统与现代”的争论已销声匿迹。今后理论界将面对的是,在改革不可逆转过程中重建民族精神、重建价值体系的巨大现实课题。“振兴中华”将从科技振兴、经济振兴走向包括精神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2)]。如果我们承认这一事实,那么就有理由相信,中华学在这一全面振兴的过程中,也必然有其固有的理论阵地,在中华及其民族的全面振兴过程中,拓展出自己的用武之地。

建立中华学的另一个意义是,它有助于在中华大地上确立中华精神的主体地位。1978年以来,我国学术界以非常开放的姿态引进西方现代先进思想。这一工作,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一方面是迅速弥补了我国十年浩劫留下的理论真空,繁荣了学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需求。但与此同时,近年人们在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理论或思想的同时,也出现了淡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情况。有的人甚至认为,中国的社会科学要进入现代化,就要用当代西方学者的术语、主张来认识或解决问题,出现了“用地地道道的中国话说外国的道理”的情况[(3)]。事实上,这些态度和作法已经变成了妨碍中国社会科学现代化的障碍。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自80年代以来,在几乎所有计划经济的国家中,也许只有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最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的取得,并不是西方正统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结果。相反,那些不太成功的国家,其改革方案却恰恰与西方正统经济理论的方案相吻合。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实际上也是对西方正统经济理论提出的挑战。其实,早在80年代初,法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就意识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特有背景相联系的问题。他在《新发展观》一书中谈到:“经济体制总是沉浸在文化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循自己所居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各种文化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才是抑制或加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4)]。这里,我们的目的无非是想说明,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或是社会实践者,在他们的背后总有一个极其深厚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背景,这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经验和教训。只有对这方面有所认识,中国的社会科学才能以其特有的经济和理论总结,自立于世界理论论坛,创建出具有自身理论特色的现代理论,这就离不开类似于中华学这类反映本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综合性学科的发展。

最后,建立中华学的意义,还因为它为多学科多角度地寻找一个共同关心的关于中华的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大家知道,客观世界与我们人为地将社会科学划分为各种门类的情况不同,它是一完整的实体。假如我们不考虑自身学科以外的因素,对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过程进行实事求是的整体分析,就不可能对学科领域内的基本变量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数,也不可能从全局上把握自己研究对象演变的复杂过程。因此,8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致力于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方法。当时提出的两个途径:一是选择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如将城市化和城市问题作为讨论对象;二是通过多学科的研究,寻找其具有共性和恰成对照的基本要素,使这些要素成为跨学科研究工作的基础[(5)]。当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论视野和关心的问题与我们有所不同。但就其将多学科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突破这一意识来看,其理论努力方向和基本的做法值得借鉴,其成果也具有较坚实的客观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我国从中华学理论出发,广泛吸收关于中华的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使中华学所蕴含的基本变量作为其它学科考虑的“外源因素”,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国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此,本文将在下节展开详尽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二、中华学的科学性及其方法论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要使一个理论为人们广泛接受,并认同其作为一门科学存在,首先就必须对其理论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社会科学的领域内,科学大体可以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场合使用,一种是库恩·拉卡托斯所说的具有一个硬核的总体范式。这种硬核是一个学科中大多数人赞同,并追求“标准科学”的基础。另一种是逻辑实证主义所谈的科学,即知识要经受检验,各种尚未被推翻的命题构成一个逻辑上一致的整体,理论的解释力要不断增长[(6)]。那么,按照这两个标准来衡量,中华学究竟是否算得上一门科学,或者它在什么意义上是一门科学呢?萧君和先生谈到:为了从理论上研究和认识我们国家民族,有必要建立中华学。建立以自己国家、民族命名的科学、学问,开展相应的研究。他认为:“中华”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伟大实体,这个实体及其组成部分、形态的存在,要求人们承认它,研究它。他将中华学的建立规定为“自己认识自己”的民族自觉的理性反映,它与中国学、中华民族学、国情学、华学等学科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基础和综合的关系。按照萧君和先生的说法,中华学是我们中国人建立的从总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角度研究、认识自己国家民族,亦即研究、认识中华及其规律,并且与诸多学科研究,特别是国外中国学(汉学)研究接轨的学科[(7)]。据此,我们可以将中华学看成是一个由多个命题组成的整体,是逻辑实证意义上的科学。而从其初步建立的时间过程看,它至少也属于正在沿着通向科学道路上前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学术体系。

由于中华学是逻辑实证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因此在方法论方面,萧先生认为中华学是“从宏观的、总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中华的理论体系[(8)]。这里,我认为萧先生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途径,这就是迭次解剖方法论。从理论的观点看,其迭次性首先表现为先找到一个合理的思想内核,即“中华”这一重要概念。以此出发,把中华学看成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体系,吸引其它学科对中华学理论作出贡献。反过来,中华学又以其特有的理论视角,帮助其它学科的发展。其次,萧先生一方面强调了中华学的综合性学科特征,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其与自然、地区、民族、现实等其它相关学科结合的关系。这样,其解剖性就表现为,如果我们将中华学当做学科主体,那么其它学科所产生的成果,就其主体而言是“溢出项”和“中介反馈”,或者统而言之是其自变量中的插入项。比如前面提到的中华民族学、国情学、华学以及国学等,在以中华学为主体的条件下,其成果都可以视为其主体的插入项。从事中华学理论建造的人,均可根据不同学科所产生的最新成果及其存在前提,将其视为中华学的理论参数,使其在逻辑实证的意义上发生变化。这样做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举一个例子:“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理论赖以存在的一个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经济学界只要讨论问题,给出政策建议,就离不开这一基本的公理性假设。但当经济人假设作为中华学的插入变量进入其理论体系后,其参数价值必然发生变化。具体地说,在中华学的迭加解剖理论框架下,人们必须认识到不同社会背景的经济人实际存在不同的理性行为。如中国的老百姓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较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关心亲情合作等,这些都构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要素之一。如果对其视而不见,就无法解释中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和今后的发展。但反过来说,假如经济学引进上述要素,修改其基本假设,那也会使现代经济理论丧失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这样,不仅作为具有内在严格规定的经济学体系将不复存在,而且,中国经济界的理论讨论也无法与国际社会沟通,其理论的现代代必然遥遥无期。据此,至少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体系,由此也规定了其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其二,作为中华学迭加解剖法的应用,不仅为中华学的方法论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而且其本身也为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相互融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这一意义,将有可能为促进中华及其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有效手段,为实现全面发展目标作出相应的贡献。

三、关于中华学的其它几点认识

不言而喻,作为一门对中华及其构成部分进行总体与局部相结合研究,注意探讨其自然和人文形态,研究其存在与发展的宏观及微观规律的中华学,迄今仍处在孕育发展的初生阶段。或许人们会问,在当前改革开放和中国各项事业与国际社会逐步接轨的情况下,中华学的创建,是否会产生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使刚刚改革开放近20年的中国,重新又回到闭关自锁的状态。本文认为,开放国门与认识自己是两个并行不悖的概念。正如萧君和先生所言:美国、日本均是较为开放的发达国家,但它们为了推动研究自己,同样也建立了“美国学”、“日本学”的研究体系[(9)]。从客观世界来看,人类社会给自然世界留下的印记之一,就是在地球表层上散布着无数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人类群体聚集地。有濒海而居的岛屿社区、有内陆聚集的人群;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还有讲不同语言的社会群体。千百年来,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改造和适应其特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生活规律,创造了不同的社会整体运行机制,中华民族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挖掘、认识和了解我们自身,从理论上探讨和揭示中华及其组成部分的形态和规律,既是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提,也是我们对国际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因此,中华学的创建,只会促进中华民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而不会与之相反,导致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理论体系。

另外,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科学领域内出现了一些新学科昙花一现的情况。但我认为,中华学是会有强大生命力的,因为它顺应了对中华进行深入综合性研究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华及其构成部分的自然和精神遗产缺乏相互协调的整理和研究。以民族学来说,我国有56个民族,几乎就有56种民族研究理论(国学在相当程度上实际上就是汉学)。尽管这些民族理论,也有如唯物史观、进化史观、文化史观作指导,但由于缺乏相对完整的中间整合链条,各自的研究成果往往相互抵触。如前所述,人类历史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中华及其构成部分的演变发展过程,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碰撞,也有不同地域、民族、语言的碰撞。显然,象这类矛盾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要有不矛盾的思维和线索才能理顺,才能凸现出中华作为一个整体新陈代谢的不断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学的建立同样也顺应了对中华进行深入综合性研究分析的需要。

最后,如同任何一门新兴学科一样,中华学的问世,自然也难免带着它初生时不够成熟,不够规范的痕迹。相对于一个较完整、较成熟的科学体系而言,中华学自身理论逻辑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其理论框架的构建,也要求它产生相应的成果来证实或证伪,从而使之得到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实际上,这也是任何一门新兴学科创建后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就此而言,中华学能否很好地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它所提出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式能否为人们普遍接受,取决于它的理论建设是否具有继承和积累性。但不管怎样,萧君和先生已为研究中华及其构成部分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收稿日期:1997-03-10

A Brand-new Theoretical Visual Angle

Zhang Xingwu[*]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n integrity consisting of a number of subjects and a discipline in the sense of logical positivism and a method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macro-angle and from the angle of combination of the whole with the part and a method of repeated dissec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udyof the Chinese Nation confroms to the need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hinese Nation in a deep-going and comprehensive way.Thus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new and developing discipline full of great vitality.

Keywords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Nation,significance scientific nature,methodology,understanding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

标签:;  ;  ;  

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中国新学科研究的几点看法_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