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制定一个运动处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处方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个人的天性不同,有的人好动,有的人好静。孩子也是如此。但是,由于体育运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父母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热爱运动。再说,如果体育成绩不合格,对孩子的升学也是有不利影响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办法,请父母们参考。
多看体育新闻
一位名叫章小苑的家长,谈及自己教育不爱运动、体育成绩不及格的女儿的方法时,认为看体育新闻很有效。他说:
为了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我有意识地让孩子与我们同看体育新闻节目。比如,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是一次运动水平高超的体育大赛。我让孩子通过电视屏幕学习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当看到中国运动员拿到金牌,运动场上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庄严的中国国歌时,孩子情不自禁地跟唱国歌,尽情地欢呼。
孩子通过看《体育新闻》不仅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也慢慢认识到体育也是一门学问,只有掌握技巧、刻苦锻炼,才能学好,纠正了原本以为体育仅是跑跑、跳跳的偏见,知道不下功夫,体育也学不好。后来,孩子的运动积极性逐渐提高,体育课成绩也跟了上去。
孩子对某一事物缺乏兴趣,往往并不是因为这一事物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因为孩子对这一事物还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通过看体育新闻,孩子对体育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兴趣慢慢也就有了。
假期“军训”
体育不及格,除了表明身体素质欠佳外,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升学。于是,父母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不能上跑道替孩子跑,什么招都使出来了。有一位名叫刘元举的家长的招数就很特别——假期“军训”。夫妻二人,分任正、副教官。而参加“军训”的学员则只有一人——女儿。这位家长写道:
针对已是初二学生的女儿体育的问题,我经过再三的思考,决定在假期中采用一个属于我个人的招数:用一种军事化的训练方式来要求她。
女儿最初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她以为军事训练总比整天抠书本要好玩得多。她把作息时间表工工整整地抄写好,压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我反复强调起床的时间为早晨5点半,比她上学时早起来30分钟。她不以为然地说:“没问题,老爸,只要你能起来!”
她在将我的军。多年写作,我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惯,起大早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了女儿我必须改变自己。
第一天的训练可想而知了,什么都不合格。她连最起码的立正、齐步走都不合乎标准。
我反复强调收腹挺胸,可她的腹部就是收不好,看上去就总也不像海岛女兵那种飒爽劲儿。跑步时,那就更差了,她不仅速度上不来,耐力也差。
这位家长很有主见,不论“学员”怎样反抗,不论“副教官”怎样犹豫,硬是坚持了下来。每天一到时间,就快速起床,然后出发跑步。距离逐步加大,从几百米直至三千米(围操场7圈)。结果如何呢?收获真是出乎意料的大:首先最显著的成绩是,女儿体育成绩上去了。800米(这是多少女孩子的“滑铁卢”)竟然跑了全班女生的第一名。体育老师看到她的变化,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次,身体素质变好了。气候冷暖不调时,班上许多同学都感冒发烧,而经过假期“军训”的女儿却健康自如。再次学习效率提高了。这位家长写道:“她的作业总是很多,每天晚上伏案写作业总要写到很晚。看上去,她还是很用功的那种孩子。可是,我总觉得她的效率不高,常常是事倍功半。这既使她自己很苦恼,也使我们为她苦恼。经过研究,我发现她的主要问题是精力不够,常常是不能完全集中精神。据她说,上课也爱打盹。其实,除了学习方法的问题外,这恐怕也与身体素质有关。如今身体素质上去了,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最后,一个未曾预料的收获是,孩子的作风和性格也有了很大变化。经过“军训”,孩子不再依靠妈妈找衣服了,她的袜子也有了最好的放处,包括她的衣服,每一件都整整齐齐地叠放在自己的枕头旁边。而且,孩子把床和被子也整理得干净整齐,吃完饭后也知道把自己坐的凳子放回原处。同时,孩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与以往那个懒散、娇气的小女孩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孩子往往由于身体素质差而不爱运动,由于不爱运动又使得身体素质更差,形成恶性循环。看来,不采取诸如“假期军训”一类的强制性措施,是很难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父母如果能豁出去“全陪”孩子“军训”一个月,相信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收获。
请个体育老师做家教
为了让体育老是不及格的儿子闯过中考这一关,一位名叫吴建华的家长索性请了个体育老师做家教。
他的孩子才14岁,个头却长到了1.81米。按说是块打篮球的好材料,但这孩子生性好静不好动,十足一个头脑发达、四肢笨重的“小河马”。班上每次评“三好”,孩子都因体育成绩不达标而落榜。明年他要中考了,据教学大纲要求,体育分要算入中考成绩总分。当爸爸的可不能坐视不管,得抓紧时间“亡羊补牢”。学期一开学,爸爸就召开了家庭民主生活会。先作主题发言,对体育锻炼的必要性海阔天空一番。再说明家庭的现状:儿子在校体育成绩不好,算不上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身体素质不好,影响前途;本人已步入不惑之年,整天坐办公室,大腹便便,也须加强锻炼;孩子他妈人到中年,体育锻炼可使身体健美。最后提出,这不好动的一家子,全都应当走进体育场。于是,爸爸提议每周六下午聘请体育老师上门家教,重点是儿子,爸妈一同参与。
从此,每周六下午成了一家人的体育必修课时间。在老师带领下,他们在附近学院田径场上训练,风雨无阻。老师言传身教,有计划有步骤对全家人进行针对性训练。示范动作,分解动作,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老师最先对孩子进行体能测试摸底。整个摸底情况很糟糕,50米速跑,儿子差点摔倒,起跑慢,身体重心偏移,两臂摆动不均匀,摆动的高度不准确,加速无力,全程跑下来上气不接下气;立定跳远也未达标;掷实心球差一大截;俯卧撑则一个都不成功。老师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平时锻炼太少,体质体能差,还批评大人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当父母的感到很不好意思,于是变压力为动力,让孩子从书本作业堆中钻出来。大人也从繁琐的家务事中跳出来,早起点,晚睡点,全家人每天都挤出时间走进运动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锻炼,全家受益不浅。孩子的50米跑由8.1秒提高到7.3秒。妈妈饭量比以前大多了,晚上不再失眠。爸爸腹围缩小了。全家个个身体都结实了,更有精神了。
父母陪练,或许可以解决孩子的意志问题,但恐怕对孩子参加体育考试仍缺乏针对性。因此,请个体育老师做家教,有针对性地补课,哪一项薄弱过不了关就补什么。这样无异于是办了一个家庭考前强化班,效果肯定是不错的。
标签:运动处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