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大数据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推进大数据在我国城市化规划中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大数据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规划;应用
1大数据的特征含义
1.1对大数据的理解
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展现形式,这种数据形式在我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且难以通过之前的信息技术获得。
1.2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数据种类丰富、数据覆盖面积广、数据的处理效率高、数据的应用价值高等特点。
(1)数据规模较大。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兴起,大数据在我国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大数据模式提高人们获取数据的效率,同时每个用户都能够通过大数据获取最新的数据信息。(2)数据种类居多。随着大数据不断发展,不断进化的过程中,非框架结构化的数据批量的出现,它能够记录所有数据的数据只同时还能粗存数据的结构和框架,增加了保存数据的难易度。(3)数据处理速度较快。大数据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处理速度很快,与传统数据的区别就是处理方式和速度。随着网络的兴起,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传感器,能够迅速获取数据和信息,其传播的速度也很快,使大数据出现了暴涨的形式,起各种数据不断增加。(4)数据价值密度低。由于传统数据都是结构性数据,数据的价值较高,在大数据时代,处理的数据大多是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数据包含的价值密度低。在大数据时代,虽然人们处理的数据信息量比之前高了很多,但是实际上,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传统的数据价值密度明显降低。
2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应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的城市规划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各项工作很难落实,也无法系统、全面地收集城市规划需要的各类数据信息,导致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城市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最终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这对城市建设工作是非常不利的。近些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城市的合理规划成为可能性,通弄个引进大数据技术能够加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使城市规划更全面地考虑各类因素,切实保障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效解决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保证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建设效果。因此,在智慧城市规划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其次,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城市规划工作效率的显着提高。相关部门与专家学者必须探索新的城市规划模式,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尽管智慧城市规划工作尚未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但是针对这一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利用各种大数据技术,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对城市规划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在提高数据准确性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工作效率,减少城市规划中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成效非常显着,通过信息数据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将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3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要点分析
3.1城市交通规划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对于城市发展空间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与人们日常出行、生活的舒适度密切相关。在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人口基数、人口规模、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关联、人们的出行习惯等。由于城市交通规划所涉及到的层面比较广泛,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各类信息数据的获取难度比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可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比如,在城市公交车中应用IC卡技术,在出租车中应用计价器,在公交车上安装GPS,网约车的普及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大数据技术与城市交通之间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升交通数据采集和获取的便捷性。
3.2区域联系和城市等级结构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城市和周边环境关联性的分析,尤其是加强对物流信息、人流信息等分析。通过对城乡交通数据、网络搜集数据等进行分析,能够准确反映出城市与城乡之间的关系。
3.3土地功能布局
城市土地功能分区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功能分区,是城市规划最直接的方式。在传统的城市土地功能划分中,容易受到数据可靠性低、数据更新不及时的影响,很难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后,便于对城市区域、边界、土地使用情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等进行全面掌控。比如,在对城市建成区域进行识别时,传统的识别方式为遥感影像技术,在应用遥感影像技术认证城市流动人口、经济活动等信息指标时,数据的准确性比较低,并且由于成本投入较大,因此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在大数据时代,可将大数据技术与城市功能规划进行有效结合,对土地功能区域进行自动识别,准确鉴定土地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出适宜工程项目建设的土地资源。
3.4城市行为空间规划
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比较大,对于城市行为空间,可采用与城市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手机、微博等数据作为可靠依据。数据点可表示个人,数据点密度可表示人群密度,大数据技术可以为城市活力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另外,在对城市行为进行分析时,作为居民多种行为结合体的职住关系是分析的重点,对此,也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人口、用地规模、城市交通等进行研究,进而以此为依据制定城市规划发展方案。
4在城市规划中大数据的应用前景
通过加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保证城市规划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及时解决城市规划中大数据应用的相关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解决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较快,因此需要积极学习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大数据目标的实现。大数据的普及有利于城市的规划,但是在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对大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因为大数据应用过程中一旦感染病毒将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影响计算机的安全性,因此,加强对大数据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不断提高城市规划标准。和传统的城市规划不同,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工作能够及时反映数据信息,满足人们的生活追求,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87.
[2]金刚.关于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570(09):133-134.
[3]范广智.浅析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8(15).
[4]金浩.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1).
[5]缪健辉.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实践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7):76-77.
论文作者:徐进霞,张宏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数据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技术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信息论文; 智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