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路养护机械化是现代公路养护的基本形式,是公路养护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实现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公路养护机械化工作中重要的部分就是养护设备的管理。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直接关系到公路养护单位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关系到公路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如何进行公路养护机械化施工中,设备的管理是很多单位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公路养护机械维修保养与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维护;保养与管理
公路养护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对公路养护水平和养护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对养护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愈显重要。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与安全生产中经常出现设备损坏和保养不当而影响公路养护生产工作的事例,因此如何进行公路养护设备的管理,成了公路养护部门生产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从而更好促进公路养护单位养护生产工作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1.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第一:现阶段,由于公路系统养护体制改革和国家公车改革政策的影响,公路养护部门的养护设备更新和投入比较滞后,很多设备老旧,配件缺乏,超期服役。而公路等级却在不断提高,公路机械化养护水平的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养护单位的施工作业进度和质量。第二:近年来,养护全省国省干线的公路段,虽然配备了一些养护机械,但大多为一些小型运输、轻型压实、窄幅摊铺、小型拌和设备。比如载重1.5吨的小霸王自卸车,摊铺宽度4.5米的徐工轮胎式摊铺机,每小时产量40吨的沥青拌合机。致使各养护单位的养护机械只能勉强适于于一般公路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生产粗放,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第三:很多养护单位都逐步意识到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但很多基层养护单位都是重修理轻保养,没有意识到保养和维护的重要性,没有对养护设备进行按时保养和维护,这样就加快了设备零件的磨损,加剧了设备老化,使小毛病成为大故障,在使用的时候不能正常运转,耽误养护工期,也增加了养护经费,影响了公路养护单位的生产进度。第四:大多数公路养护单位,把工作重点放在公路养护保养工作中,对养护设备的管理工作重要性重视不够,使机械设备缺乏保养甚至带病作业,这样就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在使用过程中也无法使得机械设备的性能发挥到最优。第五:设备管理人员是使用人员素质低,跟不上现代管理模式和新设备的操作要求。由于公路养护受传统生产模式的制约,现有养路职工队伍养护经验丰富,但还存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现代化生产组织能力和机械化养护技能差等问题,急待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素质。
2.加强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与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养护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第一,近几年,在公路养护作业过程中,出现了多起安全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机械操作人员人为失误和麻痹大意引起的。因此机械管理工作中,设备的安全管理是重点。养护设备管理要坚持“定岗定员定机”的“三定”原则。大型养护设备,比如沥青摊铺机,沥青拌和站要设立机长负责制。小型设备要定驾驶员或操作员,不得随意更换,每一名操作人员要对自己的设备负责。在日常养护作业时,在上机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提醒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警示本设备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开机前检查设备,不开带病设备上路,下机后要及时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各个系统运行正常,并且要清除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留下的石屑、尘土等物质,确保设备干净整洁。
第二,另外应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通过前瞻性的维修设备维修计划,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机械工程设备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的状态管理体系,这是新形势下管理工作创新和实践的最佳途径。状态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可靠的状态管理使得机器能够可靠稳定运行。在设备即将打开前,明确人员的操作方式和维修人员的维修方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设备处于故障状态时,应及时确定设备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和实际管理人员,并按预防性维修方法查明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在设备的各个状态下悬挂标志,特别是在故障状态下,如:“故障状态”、“服务状态”等,通过不同的状态显示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更好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更好使用和维修机器,使得机器对的性能得到最优。
2.2转变管理理念,提高设备效率
机械设备由于自身工艺和设计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能耗,在绿色化发展过程中只能从提高机械设备的能量转化效率入手,更好提高设备能量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另外公路养护单位需要改变传统机械设备的使用理念,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将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相应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同时能够监管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流程,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进先进的验收标准化管理理论,机械工程设备在维修结束之后,需要由专门的检验结构进行检验,只有各种指标的检测满足相关要求之后才能投入到实际生产系统当中,从而更好保障设备工作的可持续性。为了更好使得机械设备能够更好地运行,公路养护单位在设备管理方式上面还应该创新运行管理理论,通过有效监管以下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使用前的准备、运行中规范的运行管理以及事后设备的维护,只有在每一个环节加大监督力度,才能保障设备运行的效率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创新概念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了机械工程设备的利用率,还确保了机械工程设备运行的安全。
2.3加强人才建设
在开展公路养护机械化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大多数为专业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操作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技术,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工作经验,当设备参数运行存在一定故障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为了更好使得操作人员了解机器的性能以及掌握相关的机械参数,通过专业培训,打造综合素质较高的团队,有效保障机械工程设备管理,因此养护单位要定期组织设备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加强机械人员培训,充实、稳定管理和操作人员队伍,鼓励一专多能,从而不断提高机械设备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变管理观念落后、业务知识不精、知识水平低下的现状。以适应公路养护设备管理和操作的需要。公路养护单位也要培养专业的机械管理人员,基层养护单位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从专业的高度监管机械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以适应新时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模式,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
2.4机械养护机械发展
在开展公路机械维修保养过程中,要注重统筹兼顾,掌握科学地方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路养护机械化建设发展规划》。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机械化养护的规模经济。只有加快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才能充分应用科学、高效、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功效,经常保持公路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结语
综上所示,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质量直接决定了设备的运转效率,对于保证公路养护作业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对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加强对于设备的保养维护力度,还需要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策略研究[J].叶诗杰.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
[2]叶诗杰.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34-234.
[3]马德.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策略[J].交通运输研究,2013(14):8-10.
[4]成元营.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160.
论文作者:马晓贤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公路论文; 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机械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单位论文; 操作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