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陶瓷艺术的文化相传之久,源远流长。因此,把传统陶艺课程引进到中小学美术的校本课程当中就凸显的更加具有意义了。陶瓷艺术作为世界各个文化大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因如此,陶瓷艺术背着厚厚的历史使命感。作为来自大自然的泥土的艺术,陶艺承载了丰富的艺术文化内容,体现了风土人情,展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精髓。制作陶瓷艺术的技法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凸显了强烈的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魅力。在开展的校本课程中,加入了陶艺这门传统的工艺课程,让每一名学生通过学习,都感受到肩负起伟大文明的责任感。同时,学习陶艺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每个人的特长,特点,爱好及兴趣。使每个人可以开心的快乐的在素质教育之下健康的成长。面对每一位中小学生,孩子们都是愿意自主体验的,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并且具有创造性的。我国出台的中小学生校本课程,就是基于每个学生的独立个性的不同需求,让每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自由的选择和学习。因此,在校本课程当中,就要着重的体现课程内容的丰富,课程设置的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性,以及可选择性。在校本课程中的设置上看,这样的可选择性课程提供给学生了比国家课程更加丰富多彩,全面的课程学习,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阔了脑部的拓展,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全面创新的能力。
学生除了国家课程学习之外,在校本课程活动中,学生不断的体验并接受了各种不同类别的学习课程,找到新的学习领域,遇到不同的情景,体验不同的学习乐趣,并且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门课程。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不断的变换思想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空间。从而培养的学生的开阔性思维,发散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陶艺课程最基本的材料就是陶泥,而泥巴就是能让孩子们回到最天真,天性的材料之一。在中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眼里,只有好玩与不好玩的区别,陶泥能够带给他们的是放松,是释放,是一种可以寄托安放的情感时,就达到了陶艺课程最初建立的初衷和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们通过对于陶土的喜爱,捶打,揉捏,塑造,改变,改塑造的过程,体验到陶泥的快乐,这不正是面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最原始的意义所在吗?
陶艺课程也是一门综合创作的课程。他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在这个陶艺的过程当中,需要配合这课程的进度安排,进行一个阶段的欣赏作品,进行操作,再细致了解作品,再操作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当中,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发挥。正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培养过程,使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慢慢的提高。
陶艺的校本课程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制作作品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眼睛,大脑,双手互相配合,协调互动的一个整体过程。对于学生这个阶段,正是需要动手来开发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说,学习陶艺校本课程不但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感知力,创造力和观察力,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对于陶艺的材料而言,陶土是不确定的,不规则的,很难定型的材料。学生无论如何创造,如何进行捏塑,都会成为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学生的动脑思维越发散,创造出来的作品就会越具有童真,具有艺术气息。制作完成一幅精美的陶艺作品,也需要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意志力,因为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搭建,都需要很多道工序制作完成,更不用说一件完整的陶瓷作品了。再进一步的学习,当学生在下一个阶段能够有能力为自己的陶艺作品上釉色时,通过丰富的色彩以及物质的转变,学生会更加对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作品充满信心。
传统陶艺中,有七十二道工序。不是所有的工序都适合面向中小学生。有的工序可以作为学习,有的工序只可作为了解,主要制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泥塑成型、素坯彩绘等等。做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而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内容并不适宜这个年龄段去学习。对于中小学生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是去感知陶泥的泥性,如果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完成自己想要制作的器物才最为关键。而对于如何炼泥,配釉,如何烧窑这类专业较强的制瓷手段在这个阶段可以不做过多的学习,采用了解为主。
在陶艺的校本课程研发当中,前期需要学生更多的去了解一个精美的陶瓷器物是如何从松软不成形状的泥土制作而成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由浅入深的着重针对制作方法进行讲解与实践。在制作过程当中,教师不必做过多的干涉,从而遏制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最基本的造型之上,自由发挥。面对初中的学生,陶瓷的雕塑艺术,是这个阶段可以深入研究的。这样的目的是使已经可以达到这个能力的学生掌握陶瓷细节的制作与研究。不在是小学生阶段的初步尝试。初中生的作品,在制作完成之后,要能够达到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的效果。
陶艺课程的研发,可以在造型上,釉料上,泥性上大大地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动手的过程中,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传统的陶艺校本课程就非常有必要的在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中进行大力的研发并且发展的。对于我国的中小学生的未来和全面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
论文作者:于晓雯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陶艺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校本课程论文; 艺术论文; 作品论文; 中小学生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