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读图题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读图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
(1)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阳光直射在____ 纬线上,是北半球的____(节气)。(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北回归线与____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接近____ (近日点或远日点),公转线速度比A____ 。(4)从C到D,太阳直射点向____(方向)移动;从D到A,太阳直射点向____ (方向)移动。
2.读下图,回答:
(1)图示区域表示天体系统____ 系的一部分,比它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 系。(2)按天体的分类,天体1~4均属____ 星,其名称1是____星;4是____ 星。(3)按结构特征分类,天体2属____ ,天体3属____ ,在两者之间分布有一个____ 带。(4)这一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 ,其它天体都围绕它运转的原因是____ 。
3.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B是____ 带,E是____ 带。(2)从降水的成因类型看,A带降水主要是____ 雨;E带降水主要是____ 雨和气旋雨。(3)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 气候,与其同纬度的大陆东岸是____ 气候。(4)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是在____ (填字母)控制下形成的。(5)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面上运动,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___ 和____ 。
4.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1月还是7月?____ 。(2)图中A处是____ 低压,又叫____ 低压。(3)B表示____ 季风,其成因主要受____ 的影响。(4)C表示____ 季风,其成因主要受____ 季节移动的影响。(5)此时,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是____ 气团和____ 气团。
5.读“某河流年气温和流量过程线图”,回答:
(1)这条河流是以____ 为主要补给水源,径流量主要随____ 的变化而变化。(2)该河的汛期出现在____ 季,枯水期出现在____ 季。(3)该河完全断流的时间主要在____ 月,原因是____ 。(4)这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5)世界上河流的补给除上述的外,主要还有雨水、____ 、____ 和____等。
6.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
(1)在甲海区,形成以____ 为中心的____ 型大洋环流。(2)图中洋流名称:①是____ 流,②是____ 流,③是____ 流。(3)洋流①是由于____ 而形成的,洋流②是由于____ 而形成的。(4)世界著名渔场中,太平洋西北部有____ 渔场,大西洋西北部有____ 渔场,都是与____ 流交汇有关。
7.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
(1)图中A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 ,B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 。(2)图中C处是断层,用箭头表示断层面两侧的升降情况。(3)按成因,D处是____岩,E处是____ 岩。(4)图中各数码代表的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有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有____ 。(5)从岩浆到形成____ ,又到____ 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也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8.读“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
(1)世界地震带主要分布在:A是____ ;B是____ ,这和____ 资源的绝大部分分布地区一致。(2)世界80%的浅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中源、深源地震分布在(填字母)____ 带内,它位于C____ 板块和D____ 板块、E____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地带,这是____ 力比较集中地区。(3)智利大地震和日本地震都位于____ (填字母)带内。(4)按地震类型划分,____ 地震影响最大。
9.假设方框内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员,读图完成:
(1)在空格内写出相应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名称。(2)补画图中缺少的箭头。(3)如大量捕杀青蛙,造成的后果是____ ,(4)由上可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在种类和____ 上保持相对稳定,以维护____ 。
10.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①____ 带,②____ 带,③____带,④____ 。(2)从①→②→③→④→⑥→⑨→⑩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____规律;从⑥→⑦→⑧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____ 规律。(3)自然带⑥在大陆东西岸均有分布,在大陆东岸受到____ 气候影响,在大陆西岸受到____ 气候的影响。(4)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缺失的自然带是____ 和____ 。
11.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资源类型:A.____ ,B.____ ,C.____D.____ 。(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____ ,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 区的平原和盆地。(3)当前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____ 。(4)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北方许多半干旱地区应大力发展____ 业,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可大力发展____ 业。
12.读“世界自然带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
(1)将图中字母与其代表的森林植被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
(2)从图中可看出分布面积最大的森林类型是____ ,它主要分布在____洲和____ 洲北部。(3)据1992年统计,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____ 。(4)当今世界森林面积____ 的趋势还在继续,尤其是大片____ 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13.读“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煤矿名称:A.____ ,B.____ ,C.____ ,D.____ 。(2)我国煤炭资源60%以上分布在____ ,在运输上出现____ 现象。(3)我国需调入煤炭数量较多的地区是____ ,原因是煤炭资源较少,____。(4)山西省煤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____ ,目前,该省正继续重点建设的煤矿是大同和____ 。
14.读“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回答:
(1)图中A是____ 地区,该区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 沿岸,多向国外输出的原因是____ 。(2)B国石油产量很大,但仍需进口大量石油,主要原因是____。(3)图中C是____ 湾和____ 沿岸地区,该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应____ 。(4)D国现在探明的石油,大陆上主要在____ 和____ 。东南亚和我国出口的石油,主要输往____ 。
15.读“世界几种经济作物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中字母代表国家与其商品率较高的经济作物产品用直线连结起来:
A 天然橡胶
B 蔗糖
C 咖啡
D 茶叶
(2)热带地区一些国家有规模较大的____,但这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多受____和____ 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3)缺粮严重的非洲每年要向____出口大量富含蛋白质的花生、可可豆等,以换回部分粮食。(4)图中经济作物的分布反映出农业生产具有____ 特点。
16.读“1993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 业,B表示____ ,C表示____ 业。(2)从图中看出,我国农业结构还不合理,表现在:____ 没有全面发展,____ 和____ 比重太小。(3)为摆脱我国农业的困境,必须走____ 的道路,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____ 。(4)从我国国情特点和现状看,我国发展农业的方针是:决不放松____ ,积极开展____ 。
17.读“我国两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略图”,回答:
(1)A图属于____ 工业基地,该基地有丰富的____ 、____ 、石油和盐等资源。今后该基地的发展重点可放在钢铁、____ 、____ 、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2)B图属于____ 重工业基地,该基地以____ 市和____ 市为中心。制约该基地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主要有____ 、____ 供应不足。
18.读美国工业分布地区变化图,回答:
(1)图中A地区是在以____ 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时期形成的工业区,其布局类型是____ 型。(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向____ 和____ 扩散,这反映了美国工业分布的趋向是____ 。(3)城市B东南50千米处著名的电子工业基地是____ ,这类工业布局主要取决于____ 。(4)城市C的名称是____,是美国在新的燃料、原料基地形成的____ 和____ 中心。
19.读“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分布图”,回答:
(1)将图中代号与特大城市及所在省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长沙A 陕西
石家庄 B 内蒙古
西安C 湖南
包头D 河北
(2)到1994年底,我国共有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____ 个。(3)在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中,属于特大城市的是____ 。(4)城市化总是伴随着国家的____ 出现的,这是社会进步的趋势。现在我国沿海和内地城市人口大约各占____ 。(5)我国对大城市的发展方针是____ 。
20.读“19世纪以前部分地区人口迁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箭头画出当时人口迁移的方向。其中实线表示____ 洲人的迁移方向,虚线表示____ 洲人的迁移方向。他们都主要迁往____ 洲。(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引起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 ;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 ;____ 。
参考答案
1.(1)23°26″S 冬至日 (2)昼夜平分 南回归线 (3)远日点 慢 (4)南 南 2.(1)太阳 银河 (2)行 金 土 (3)类地行星 巨行星 小行星 (4)太阳 太阳质量大,引力大 3.(1)东北信风 副极地低气压 (2)对流 锋面 (3)地中海 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4)C (5)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4.(1)7月 (2)亚洲 印度 (3)东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5)热带海洋 赤道 5.(1)冰雪融水 气温(2)夏 冬 (3)1~2月气温在0℃以下 (4)西北内陆 (5)季节性积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6.(1)副热带 反气旋 (2)北赤道暖赤道逆 西风漂 (3)东北信风的吹拂 受陆地阻挡回头补偿赤道附近流走的海水 (4)北海道 纽芬兰 寒暖 7.(1)背斜 地垒 (2)略 (3)侵入 变质 (4)①④⑤ ②③ (5)各种岩石 新岩浆 8.(1)环太平洋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地热 (2)A 太平洋 亚欧 印度洋 地应 (3)A (4)构造 9.(1)(2)略 (3)使有害昆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危害水稻生长 (4)数量 生态平衡 10.(1)热带雨林 萨瓦纳 热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3)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4)寒带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11.(1)林地 草地 耕地 沙漠 (2)不均 东部季风 (3)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4)畜牧、林 12.(1)略 (2)亚寒带针叶林 北美 亚 (3)30% (4)减少 热带原始 13.(1)霍林河 元宝山 神府 淮南 (2)华北 北煤南运 (3)东南沿海各省 人口稠密,工业比较发达(4)1/3 平朔 14.(1)中东 波斯湾 石油资源丰富 工业还不发达 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2)经济发达 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3)墨西哥加勒比海 西半球 (4)东北 华北 日本 15.(1)略 (2)企业化种植园 发达国家市场,资本 (3)欧美 (4)地域性 16.(1)农牧 渔 (2)农林牧渔 林业 渔业 (3)可持续发展 投入 (4)粮食生产 多种经营 17.(1)京津唐 煤 铁 石油化工 海洋化工 (2)辽中南 沈阳 大连 能源 水源 18.(1)电气化 煤铁复合体 (2)西部 南部 集中趋向分散 (3)“硅谷”人才和交通 (4)休斯敦 石油化工 航天研究 19.(1)略 (2)35 (3)大连 天津 青岛 上海 福州 广州 (4)现代化 一半 (5)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20.(1)非 欧 美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 (3)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标签:高中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