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敏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道路建设过程中,边坡防护是重中之中,尤其对于一些边坡较高,垂直度较大、土质松软的地区。现阶段我国的边坡处理技术与最终所要求的施工质量之间仍有一段差距,如何准确分析把握这些因素,进而消除影响,是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施工案例,从高边坡防护方案的制定到实际施工技术要点的把握,详细的阐述了具体的管理办法,旨在保护道路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发挥出最大的使用寿命周期。
关键词:道路工程; 高边坡; 防护技术; 施工;
1.工程概述
本工程是某地区市政道路中的一部分,具体范围为K104+350~K104+420。由于此处道路两侧有较高较陡的坡道,容易造成泥石流、滑坡等现象,因此,在道路修筑施工时期,对两侧的高边坡处理也做了初步规划。在不影响整体工期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道路的使用最大程度上降低存在的潜在危险,提高安全性。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显示,此处地区的坡体成分主要是黏土,下部及其中部为砂岩,因此,边坡处理急需根据土方开挖、土地平整以及路床路路基建设进行,确保边坡不对道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下面结合具体的方案进行细致分析。
2.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施工方案的确定
道路两侧的边坡防护在道路施工中较为常见,目前已经成为施工建设中的一部分。通常,道路边坡的防护采用植被防护和工程防护这两种技术。工程防护根据采用的主要材料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土钉支护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抗滑桩技术、挡土墙技术、锚杆及锚索技术等。植被防护较为常见主要还因为它在绿化环保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针对土壤改善等有着巨大的效果。边坡防护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以及建设投资成本、防护期限设计、后期的维修保养成本投入等多个要素,经过平衡分析,技术经济考核,本着安全、节约、耐用的建设原则进行最终的方案设定。本工程采用三级防护的施工方案,防护结构高度为37.5m,每级高度为9m,坡度为1: 0.7。
3.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施工要点
3.1三级边坡防护施工
针对本工程地质土壤的特性,采用三级防护方案更为安全、持久。具体的施工措施以及准备工作结合每级需求完成即可。一级边坡防护是利用C20的片石混凝土抗滑挡墙,加固底层的受力承受面,为后两级的防护措施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二级防护主要针对坡体的前缘部分进行保护,防止第一级的防护措施失去作用,同时为后级防护提供条件。二级边坡布设锚杆框架梁,梁体为C30钢筋混凝土,锚杆长度14m,直径26cm,截面尺寸0.45m×0.45m。三级边坡防护措施,主要是指对坡体的表面进行窗孔式浆砌片石护面墙,确保整个边坡防护施工质量,同时起到美观的效果。
3.2抗滑桩施工
抗滑桩施工之前,需要在边坡的合适位置寻找桩位点,力求最小的施工成本达到规定的设计强度要求。桩孔的开挖采用分节挖土法,即每挖一定距离需要采用仪器设备检查它的垂直度和桩孔直径大小,以局部控制整体的桩孔质量。钢筋笼绑扎搭建之前要检验钢筋的强度,表面是否有锈蚀现象等,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完成钢筋的强度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浇筑混凝土的级配、坍落度等要求要满足规范规定,注意振捣时间和力度,均匀进行,确保浇筑的质量合格,满足抗滑桩功能要求。
3.3锚杆施工
边坡处理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根据坡度设计,利用锚杆定位放样技术,对坡度和破面进行放线测量处理,进而确保后期的机械台版以及人工操作的路线和方向。锚杆定位要借助钢管平台,以吊车进行安装处理。钻孔的深度要根据方案设计要求,一般时长不超过2min,同时孔径也要满足锚杆的大小需求。对钻好的孔道要及时清理,保证钢筋不会出现侵蚀等现象。一些水位较低的土壤地质,还要进行排水处理。现场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需要对钻孔质量进行验收,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锚杆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借鉴的作用,以锚杆作为钢筋下放的竖向轴线标准,完成定位工作。在此之前,要保证钢筋的直径规格大小合格、外观状态不影响使用要求。以人工和机械合作的方式保证锚杆的植入。锚固长度可以通过外露部分的长度进行检测计算。如果深度没有达到要求时,可采用静压力设备操作处理。入孔操作完成后要进行注浆处理,砂浆配置要饱满,注浆压力一般在0.6~ 2.0MPa之间,浆液水灰比0.36~0.46之间,同时还要满足浆液的设计强度,注浆完成后对各类设备进行清洗,并做好注浆记录工作。
3.4框架施工
边坡防护采用工程防护技术时,先从框架施工开始,对边坡进行力学平衡,同时形成边坡的土壤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是边坡防护的本质作用。在框架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级别为C30,这主要考虑到本工程的施工环境。其次横梁、竖肋基础浇筑是重点,要按照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执行,保证从钢筋绑扎到后期的浇筑养护都不存在施工问题。一些需要提前预埋的构件要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进行定位安装。浇筑振捣时注意快插慢拔,均匀振捣,防止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对于构件较大的框架部分,要注意水化热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影响。
3.5抗滑挡墙施工
抗滑挡土墙的铺筑是边坡达到设计的坡度要求之后的下道工序,需要利用模板等保证混凝土的成型厚度。一般边坡浇筑采用的模板材质为钢制组合型,主要用于边坡的外侧,防止混凝土流失。在模板外侧,采用辅助支撑防止混凝土浇筑振捣冲击力的破坏。本工程所需铺筑的挡土墙高为6,米,厚度为0.5米。为保证施工效果,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需要对浇筑的混凝土质量严格把关,从混凝土材质、级配到后期的养护都要按照规范标准实施。
3.6 窗孔护面墙施工
窗孔护面墙施工是三级防护措施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通过7.5号浆砌片石对坡体表面进行分割,从而保护整体表面的抗荷载强度。具体的分割需要结合测量、放线等施工措施进行,力求分割的对称性和规律性,在力学性能满足的基础上实现美观效果。窗孔护面墙在砌筑时要保证它的平整度和厚度 这是工艺规范要求中明确提到的。砌筑之后及时完成清理工作,保证表面的整洁性。部分需要支模浇筑的地方,通常都是采用弧形钢模,在砌筑完成的窗体部分会种植草坪,它既能对地下区域的泥土起到稳固作用,同时又增强了道路两侧的绿化效果。
3.7道路工程中高边坡防护施工效果
边坡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坡度较陡部分土壤在重力作用下出现成块剥落造成道路交通问题或者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它是一种事前控制,是对风险识别后的预防措施。边坡防护的施工效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质量效果,二是美观效果。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效果就需要遵循相关的施工工艺,结合力学性能等。它是确保道路正常通行利用的基础,为人们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在多数实际案例中也显示出,经过边坡处理的道路出现的此类经济安全损失要较之于未处理的边坡道路低很多。
4.结束语
道路建设过程中,高边坡防护措施是对不安全因素的一种控制手段,它能有效起到保护道路、保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作用。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实际操作,管理是保证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的基础,要做好相关的管理措施,健全管理体系。此外,要想提高边坡的支护质量,还要不断的总结建设经验,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力求将我国的边坡质量安全问题彻底解除。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高边坡防护与加固技术的研究[J]. 岳嘉,潘京,张梦,苗英豪.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3(01)
[2]高边坡加固与防护技术研究[J]. 邢彬.科技与企业. 2012(02)
论文作者:蔡志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防护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效果论文; 钢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