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中应遵循的角色规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应论文,家教论文,角色论文,规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今家庭中,成功的家庭教育模式尽管多种多样,但都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家长行为符合其角色规则。角色规则是家长在扮演各种角色时的行为准则。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抚养人、监护人、老师、伙伴、朋友、心理医生、道德顾问……成功的家长能在各种角色中适时地互换,并能自觉地体会各种角色的涵义。他们在教育子女时遵循了以下角色规则:
1.沟通规则:家长应像善于观察孩子心理变化的心理医生一样,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并进行引导帮助。家长必须善于同孩子交朋友,获得孩子的充分信任。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家长才能及时与社会教育机构沟通,采取一致的步骤,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协商规则:主辅合作也并非将主次关系绝对化,即一方事事主导,另一方事事为辅。相反,它要求为主的一方主动征求另一方的意见,在不一致时采取协商办法解决。遵循协商规则能从小给孩子以民主氛围的熏陶,它也是减少冲突的基础。
3.主辅合作规则:家长在教育子女中要分清主配角关系,不能遇事乱掺和。每个家庭应根据各自情况建立一种主辅合作关系,不必固定于如“男主外、女主内”的单一模式。夫妻双方在知识水平、阅历上的不同以及各自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可作为责任划分的依据。责任制规则与非冲突规则是一致的,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避免无谓的争执、不和。
4.非冲突规则:避免冲突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本点。家庭冲突有两种,一种是显在的,如争吵、拌嘴;一种是潜在的,如心理反感、抵触情绪等。冲突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因为其后果往往难以预料。因此,每个家长应善于用理智驾驭情感,使冲突消失在萌芽状态中。该规则要求家长遇事冷静、心平气和,避免指责、挖苦,避免采用激烈言词。做到非冲突化的最根本一条是在家庭成员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的气氛,尊重各方的独立人格。
5.不包办规则: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孩子成人,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这种人要有能力、有知识、有水平、有见解,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办事认真细致的习惯,培养孩子思维的条理性。家长应像教练员一样指导孩子完成每一个基本动作,使孩子具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充分的自信心。
6.教养分离规则:这里教养分离指形式上分离,而不是实质上的分离,更不是只教不养或只养不教。经验告诉人们,教养混同往往是失败的,这就是有些颇为成功的教师却教不好自己的子女的道理。养的法则是亲厚,教的法则是严格要求。如果偏于亲厚则会使子女依赖、娇纵;偏于严格又会使子女缺乏温情。保证二者和谐统一的根本是实现教、养角色置换,该严就严,该宽就宽,宽严适度。古人的“严父慈母”是一成功的家教模式,但却不是理想的。理想的家庭教育应推崇孟母、岳母的教子之法。
7.德才兼备规则: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此情尤殷。但成才与成人是相伴而行的,不能只重视成才而忽视成人。如果一个人品行不端,迟早会毁掉其才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切不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要以自己的正确言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8.寓学于乐规则:玩是儿童的天性,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这一权利。成功的家长应该能把孩子对玩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来,既玩又学。其中关键一点应该教会孩子遵循玩与学的不同规则,并不断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这时的家长应既为伙伴又为导师。
9.幕后规则:家庭教育的成功,是在排除各种干扰过程中取得的。家长应该能预见各种不良的干扰,特别要注意来自祖辈方面的影响。祖辈对孩子的爱护自不待言,往往爱之有余而管束不足。孩子也常把祖辈当成保护伞从而抵消了家庭教育的效果。随着孩子的成熟,家长和祖辈应自觉地退居幕后,让孩子独立地承担角色,并从中培养锻炼自己。
标签: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