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坚持自主创造竞争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优势论文,全球经济论文,格局论文,深刻论文,自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了21世纪世界经济的走势,显示了新世纪经济的特点。从宏观角度考察,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各国经济的融合渗透发展为经济全球化。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的主战场已从军事政治斗争为主,转向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和高科技的信息通讯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国经济的互相融合通透的程度不断提高而发展成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政治意义上的主权和地理意义上的疆界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国家界线逐步淡化而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共同运行的整体。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水平的必然结果。它表明人类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市场规则配置资源。这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1)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规则逐步趋于一致和统一,各国经济的高度融合有了制度基础和客观条件。
(2)国与国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消除,国际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例如世贸组织规定关税由40%降为发达国家3.7%;发展中国家11%,各国约定关税还要降,非关税壁垒逐步消除。1948-1999年,世界生产增长5.5倍,而世界商品贸易增加15倍。
(3)分散的民族国家的金融活动,超越国界、货币差异甚至一定程度的国家管制形成全球整体运动状态。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金融服务谈判成功,意味着全球90%的金融市场的开放;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总存量由80年代的5万亿美元,到2000年底可达100万亿美元;全球外汇、债券、股票的日交易量,1992年为8800亿美元,1999年达到1.5万亿美元。
(4)世界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国际投资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两大类。间接投资对投资者来说不存在对企业的控制权,而直接投资是一国的资本所有者对另一国的经济实体的购买或控制。直接投资的增长反映了资本投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例如:国际直接投资,1994年为2040亿美元,1995年在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冲击后仍然增长,为4640亿美元,1998年为6440亿美元。
2、跨国公司战略调整显示巨大影响。现在,世界上拥有4万多家跨国公司,连它们的子公司在内达到27万家。跨国公司的2/3来自于16个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50%(1/3的世界贸易属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控制着全球对外投资累计额的90%和技术贸易的70%。跨国公司拥有的流动资本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2倍多。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即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从硬件为主向软件为主。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过去的销售收入75%来自制造业,现在25%来自制造业。跨国公司在90年代掀起全球性的兼并浪潮,仅1999年就实现了12500次兼并,金额高达1.6万亿美元,而且由敌意兼并、恶意兼并、强制兼并发展为友好兼并、合作兼并、主动兼并。许多大型企业之间的兼并还跨越了国家和文化的界限,产生了一批没有明显民族或地区属性的“无国籍、无母国”的国际性公司。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使国际市场的许多产品为国际大公司所分割。如,现在全球20大汽车公司、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垄断了90%以上的国际市场。
3、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步伐大大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推动力和重要表现,是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步伐大大加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1999年欧元发行,标志着欧盟不仅实现了经济的一体化,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政治一体化。欧盟的经济总量现已超过美国,并正在积极东扩,计划将成员国扩大到25-30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共同体。
除了欧盟之外,世界上还有一些重要的经济联合体,如亚太经济组织。它是由中、美、日、俄等亚洲太平洋的21个成员国组成,其人口占全世界的40%,GDP占全球的60%,贸易占全世界的40%以上。亚太经合组织强调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灵活渐进等原则,并规定了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发达国家在2010年,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其他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东北非经济发展会议、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南方共同市场等。
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在二战以后一直发展,但到了90年代呈现出新的特点:美、日、西欧三个发达国家的中心,为了扩大各自的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取得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和市场,迫切希望与发达国家进行更紧密的联系。这一特点表明,贸易与资本的自由化吹遍全球,促使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应该看到,这是一个不可违背的经济规律和时代进步的历史潮流。
4、经济的不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特点与表现是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国家人口占全球20%,占世界生产总值的76%,世界贸易的70%,吸引外资的70%;163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球的80%,仅占有世界生产总值的21%,世界贸易和吸引外资的30%。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仅有10%的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仍旧处在不发达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在21世纪的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将会处在更加不利的境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在世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真正平等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全球经济也难以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同时存在着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是:①人口增长迅速。1974年全球人口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而整个人类发展到19世纪才达到10亿,又用了125年才达到20亿。现在十多年增加10亿人,相当19世纪以前人类几千年的发展速度。人口急剧增长,但耕地却在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②资源过量使用和浪费现象严重。以水资源为例:20世纪以来,工业用水增加了20倍,农业用水增加了7倍,全世界有3/4的农村和1/5的城市人口得不到足够的淡水,全球有4.5亿人严重缺水,14亿人缺少安全用水。全球14%以上的水遭到污染,每年有700万人死于水污染造成的疾病。③环境污染严重。全球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5.5亿吨,全球有10亿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污染空气环境中。全球每年新增垃圾100亿吨,每年生产有害废料3.38亿吨。
工业化的发展在劳动效率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带来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妨碍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应努力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全球生态平衡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要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保护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这也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全人类的共同希望。
我国在新世纪中全球经济战略选择
面对世界之交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要从维护发展我国的利益和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目的出发,以全球性的视野,从历史的与未来的纵横比较中,制订和选择正确的全球经济发展战略。
以大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首要的应对战略就是要进一步地全面开放,实施深度和广度都更进一步的大开放战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去,极大地推进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我国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更快地提高生产力,才能充分运用好比较优势和禀赋资源,才能更多更好地实现积累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是,我国的开放格局还是初步的。我们要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全面地更广领域地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更广泛深刻地与世界经济相衔接、相融合。我们要响应江泽民主席的号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定不移地在深度和广度上更进一步地对外开放,不为国内国际上的风云变幻所动摇,采取切实措施化解扩大开放中可能带来的困难。这就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大开放战略选择。
以自主战略在世界经济两极化中争取主动
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动态的。在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世界经济总体的发展,也可以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迅速发展,追赶发达国家,但是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可能是得益不多、受害不小,甚至失去自主性,再度沦为附属国。世界经济的发展,是难以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富国越富,穷国越穷的“马太效益”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可能会使世界穷富两极的差距更加拉大。
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使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经济的自主性和经济发展会遇到很多的挑战与困难。我们必须处理好对外开放和保护民族经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我们要坚持的是经济自主战略,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对我国的民族经济,应实现保护政策。这是因为民族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体,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保障。世界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会对民族经济实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保护。因此,保护我国民族经济是天经地义之事。当然,这种保护,一不是消极保护,而是通过积极保护,在开放竞争中的保护,使其迅速发展壮大,二是保护应符合国际经济规则和惯例。
以提升综合国力战略在世界经济多极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极化。一方面,大国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不断增强,为世界多极化注入了新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全球化使大国强国之间的实力不断发生变化,原来已有一定实力的国家会乘势而上,成为新的世界大国强国。目前,从整个世界格局来看,是“一超多强”,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实力高踞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国之上,但这种格局正处在变化之中。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施全面推进综合国力的战略,才能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一强”。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当巨大的经济总量,其主要衡量指标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美元以上,即占世界总值的5%以上;二是要有相当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其主要衡量指标为对外贸易总额达到6千亿美元,即占世界贸易的5%以上。这两个5%是世界经济大国的主要标准。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总额都相当这个标准的2/3强,如以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和较高外贸增长率,则在2007年左右能达到世界经济大国的两个主要标准。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
以地缘经济战略争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取得利益
我们应以自己正确的地缘经济战略,去面对经济区域的一体化,并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得到我们应有利益。
我们应将地缘经济关系的重点放在亚太地区,搞好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关系。这不仅因为APEC中有美、日、俄大国,和该组织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这个组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关系极大:我国外贸的73%和吸引外资的87%是来自该组织的成员。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国,一方面要加强同亚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往来,同时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努力发挥和增强我国的自主性和积极作用。这样既能分享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实惠,又能加强我国地缘经济大国的实力地位。
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同时,我国还要与欧洲、澳洲、美洲、非洲等区域经济加强联系,推进我国经济与这些区域经济的合作,实施以亚太为中心,密切与其他地域经济联系的"1.5"战略,是我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多元竞争中行之有效的经贸战略。
以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层次和增大我国的利益份额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最注重的是价值增值而非实物的取得,而价值的增值、效益的提高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一个国家在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层次的不同,从而获得的效益价值是大有区别的。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把本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衔接和融合,必须努力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层次,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大和更多的经济利益。
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还不高,一方面,我们要正视这样的现实,努力在这个层次面上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取得企业的微观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宏观利益;另一方面,要敢于加入世界经济的竞争。我国经济在世界产业结构中上升一个层次或位置,都会面临一个与他国雷同的问题,从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要不怕雷同,而要以效率、效益在雷同中站稳脚跟从而取得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施“全面出击”战略,在总体上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层面的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些领域去抢占世界的制高点,形成我国经济的新优势。这不仅会极大地带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而且会极大地增大我国在国际利益格局中的份额和增强我国抗御国际经济风险和其他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