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论文_林靖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论文_林靖

马鞍山市中心医院 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规肾替代治疗手段,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延长生存年限、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医疗手段。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加强血管通路护理,降低感染、血栓、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保障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穿刺护理、置管护理及并发症护理。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进展

终末期肾病将引起患者肾功能障碍,为了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常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肾替代治疗手段[1]。维持性血液透析以良好的血管通路为基础,所谓血管通路,就是人体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过滤、透析等血液净化留存再流回体内的通路。血液透析疗程长,会花费患者家庭大量的财力,久而久之,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到血液透析的效果,必须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血管通路护理,以降低血管通路堵塞及感染风险,确保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术前护理

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制定多个可行治疗方案,与患者及家属协商确定最终方案,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随后护理人员开展术前准备工作,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各项检查结果,并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2]。具体措施为:①心理护理干预。术前一天,与患者进行良好地沟通,介绍此次血液透析治疗的流程和目的,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介绍成功治疗个案,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负性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形态接受手术;②患者手术准备工作。对穿刺部位的血管进行保护,术前适当进行肢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手术当天,帮助患者清洁身体,修剪指甲,更换干净的病号服,术前将金属饰物等摘下,佩戴腕带标识,术区备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穿刺护理

检查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的情况,进行穿刺安全评估,确定最佳穿刺部位,置管时,取仰卧位,舒展置管肢体,与身体垂直,使用离心式消毒法,清洁周边8cm×10cm区域,消毒两遍,干燥后进行穿刺,轻声安慰患者,嘱咐患者握拳,放轻松,让针管与皮肤成20°角,把握“快、准、稳”的穿刺技术,迅速进针,确保一次性操作成功,敷贴呈密闭式无张力固定,若穿刺失败,应该重新寻找一处弹性好的粗大血管,再次穿刺,血管较细者,可局部应用罂粟碱扩张血管。穿刺成功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血流情况,若血流量过小,应及时调整进针位置,或者说重选粗大的浅静脉血管,进行穿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过程中,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若渗血可使用纱布轻压止血,治疗后,拔出针管,使用无菌棉签压迫1至2min,穿刺肢体不得进行剧烈的运动,不得提重物。

3.置管护理

血液透析前,将1000ml生理盐水+12500u肝素注入透析管道中,循环30min,待血路中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完全排除后再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每隔30至60min,使用100至25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直至透析器及管道中无凝血或者仅有个别条纤维凝血[3]。同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严格控制血流量,一般情况下,无肝素血液透析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50至300ml,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则应该调节为每分钟100至150ml,同时严密监测体外循环凝血的情况,加强对于动静脉压力、跨膜压值的监测,观察动静脉壶有无凝血现象,做好抢救准备。治疗后,关闭动静脉管端的夹子,拧紧肝素帽,进行皮肤创面护理,使用碘伏对穿刺点,更换无菌敷料。

4.并发症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较大,具体防护措施如下:①感染。具体表现为瘘管部位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保持瘘口的干爽、清洁,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发生感染后,应及时停止内瘘,用临时血管通路替代,合理应用抗生素;②出血。反复穿刺,或是内瘘建立后过早使用,都会导致穿刺点出血或血肿,导致血液循环困难,穿刺后轻压止血,治疗过程中加强穿刺点渗血监测,能够有效缓解该症状;③血栓。楼管内无震颤,无杂音,但内瘘管出疼痛,即可考虑血栓形成,治疗前检查瘘管是否通畅,加强饮食护理干预,保证机体营养供应,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栓形成几率;④假性动脉瘤。内瘘局部凸起呈瘤状,即为假性动脉瘤,在瘤体较小时,用弹性绷带轻微压迫即可,若血管瘤较大,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5.结语

血液透析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肾替代治疗手段,能够帮助尿毒症等肾脏功能障碍患者净化血液,延长其存活时间[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阶段,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方式趋于多样化,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仍然需要加强血管通路护理干预,通过标准化的治疗及护理流程,来降低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5]。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其实都无法承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费用,更不要说在此基础上,还发生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治疗效果日益下降,生活质量日益降低。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医疗技术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如何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确保各项先进的血管通路得以发挥其技术价值,成为现阶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1]周晶虹,谢孝翠,吴萍,林朝霞,薛萧.全程跟踪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相关并发症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02):319-322.

[2]焦荣红,于明月,牛慧敏,冯珍.不同血管通路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透析相关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23):3565-3568.

[3]崔晓勇.不同血管通路选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13):2443-2444.

[4]王立华,魏芳,陈海燕,孙桂江,毕学青,姜埃利.不同血管通路选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681-3684.

[5]宁敏,彭福梅,岳春江,陈春萍,舒敏,林莉,韩梦,李康.专科护士层级对应管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5,07(02):174-175.

论文作者:林靖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论文_林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