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儿童外语学习上的几个认识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误区论文,外语学习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误区一、儿童具有外语学习的天赋
我们知道,语言是高级的精神活动,人的语言是独有的,人的语言系统与动物的语言系统有本质的区别。许多动物也有语言,有的语言还较为丰富,例如聪明的鹦鹉。据美国教授艾琳·佩珀伯格29年的潜心研究发现,鹦鹉智力已经达五岁儿童标准,但能说会道的鹦鹉语言能力仅及两岁儿童水平,其它动物语言就更不值一提。这说明人与动物语言差距之大。我们还知道,语言不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属性,而且只要人进入了相应的年龄期,就能获得语言机能。这就是人的“语言天赋”。研究表明,人在出生时大脑就呈现出一种特定的物质状态和结构,即人类遗传基因预设的功能,在后天经验作用下,人便具备了语言能力。由于动物没有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具备人类语言水平的可能。另外,人们不仅认为人有“语言天赋”,而且认为人的智力潜能也是无限的。有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仅仅利用了大脑的5%至7%,人的大脑可存储约5亿本书的知识容量。于是由此推论,儿童早学外语,不仅可行,而且有助于智力开发。
事实上,人具有“语言天赋”,不等于人具有“外语天赋”,儿童确实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但这种生来就有的才能,只是限于母语的习得。儿童是如何掌握语言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由于研究人员自始至终无法全过程地观察儿童的语言获得过程,至今还没有一种理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尽管对儿童语言获得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先天论,二是后天论,三是先天后天结合论。纵观各家,还没有把儿童具有的“语言天赋”延伸为“外语天赋”之说。让我们看看当代最具影响的几种学术观点是怎样解释儿童语言天赋的。
1.经验主义认为:儿童获得语言成果主要是自己的努力,来自对语言学习的自我的需要。
2.行为主义认为:儿童掌握语言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行为,儿童的语言是通过一连串的刺激反应,不断强化而达到的。
3.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通过观察、模仿、社会实践的方法获得的。
4.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成分是由结构联结而成的一个系统,儿童是逐步认识语言系统,一步步获得语言能力的。
5.神经语言学认为:儿童所以获得语言与人的一些先天的生物学基础分不开。
6.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儿童能够习得语言是因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又叫“普遍语法”。
7.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认为:儿童能够习得语言既有先天的成分,又有后天的成分。
……
以上研究由于各自研究角度不同,对儿童的语言习得描述也不同。但形成的共识是:儿童的语言天赋不只是针对某一种语言,而是针对所有的语言;儿童的语言天赋只是针对母语,而不是针对外语。即便是先天论者,也认可儿童的母语习得天赋。
让儿童早学外语,人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如果认为儿童学习外语具有学习母语那样的天赋是缺乏理论支撑的。
误区二、儿童习得语言轻而易举
儿童习得母语相对外语学习确实轻松许多。人们看到五岁左右的儿童不但学会了全部发音,掌握了基本语法,能够分辨常用语的歧义,口头词汇高达三千左右,而且能够使用连贯的语句,独立、完整、清楚、自如地表达思想,与成人交流已无任何困难。从智力方面看,五岁儿童尚待发展;从语言学习过程看,儿童能无师自通……但由此推断儿童母语习得不难吗?如果这样,那么儿童习得外语是否也会容易些呢?反之,如果儿童母语习得不易,那么外语习得就更不易!这里,首先有必要弄清儿童习得母语究竟难不难。
儿童是如何学会说话的呢?“儿童说话不是逐句模仿,而是不断总结规则来创造句子的”(戚雨村,1997)。可见,儿童习得母语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不是大人教一句儿童学一句,而是经历了语言信息的接收—存储—内化—输出这样一个反复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观念操作和物质操作。不过观念的操作是无形的,看不见而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物质操作是有形的、可见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表达出落地来到人间的种种不易。此后婴儿的哭声意义丰富,或是饿了,或是冷了,或是不舒服要求换尿布……如此以哭声与大人完成沟通。孩子大一点以后,从说出单词—双词-单句-双句-多句,需要数年之久,成年累月,从不懈怠,直至进入成人句子阶段,其间的艰苦是成人不太容易注意的。
为什么说成人不太注意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付出的艰苦努力呢?首先,成人没注意到在这几年之中,儿童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学语言,不承担其它任务,精力特别集中。其次,人们没有注意到儿童所进行的每次活动,如吃饭、穿衣、学步都在获取知识,都对语言学习起正迁移作用。再次,没有注意到儿童的主观能动作用,他们求语若渴、不怕挫折、好学上进的精神是一生中最积极主动的一次学习。所以“幼儿习得母语决非轻而易举,我们通过幼儿母语习得的惊人成就,应当看到幼儿在习得过程中惊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看到人在幼儿其间唯一作为主体的那种自觉能动作用”(胡春洞、王才仁,1998)。
儿童母语习得决非轻而易举,在儿童中开展外语教学更非轻而易举。儿童母语习得之所以有惊人成就,除了母语环境得天独厚,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母语习得过程中惊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调动儿童外语学习自觉能动的主体作用,是外语教学面临的共同难题,然而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方法。
误区三、儿童能够习得外语
语言习得是指没有经过正规教授或很少的教授情况下就能掌握复杂的语言。有人认为提供合适的语言环境,让儿童早点接触外语就能习得外语。确实是这样,一个中国儿童生活在英语环境中,英语就会成为他的第一语言,这说明儿童并不能选择母语。但不能说明在汉语环境中轻松习得外语。如同母语习得过程那样学习外语是语言学者和外语教师曾追求过的目标,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不乏探索者。
19世纪初期,沙卫在家乡波士顿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努力营造母语环境,模拟母语习得过程,开展外语习得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充分注意到语言的自然性,竭力使儿童的外语学习符合儿童母语习得过程,这种方法被称为“自然法”。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自然法”在外语教学中曾经风行一时。但是,到了20世纪这一方法就日渐衰退,因为“自然法”没有给学习外语带来人们预想的结果。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第一语言不同”(戚雨村,1998)。这就是说,儿童母语习得的方法,不能照搬到外语学习中去,即儿童不能用习得方法掌握外语。那么儿童用什么方法掌握外语好呢?外语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靠学得,但不可忽视习得。在非母语的情况下,没有特殊措施,用习得的方式教学外语是不可取的。因为学得的语言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都与习得的环境相差甚远。这就是说我们营造母语环境终究是营造的,我们模拟母语习得过程,终究是模拟的,这些对外语学习虽然是有益的,却无法达到让儿童自然习得外语的目的。
在儿童中如何开展外语教学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理论上至今还很不成熟。我们知道外语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几种能力一起抓是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外语教学大多是这样做:或加强活动、游戏、唱歌等,或加强听说,或加强会话交流……儿童的表现有时也令人鼓舞。但是专家们的跟踪调查证明,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以后的外语学习中并不成功,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从1923年开始关于外语教学状况的一项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可以保证富有成效的学习,竭力教授会话技能的目标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马相明,2001)。著名语言学者克拉申认为“学习是多变的,习得式的学习只能是一种调控器”。由此可知,儿童外语学习也不能依赖习得,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外语教学基本放弃学得的方法,而外语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靠学得。这就使儿童外语教学处于两难境地,这就是儿童不能习得外语和在儿童中开展外语教学成效不大的原因所在。
误区四、儿童外语学习有“临界期”
有人认为,儿童学习外语之所以重要,并不是为了起步早就先人一着,而是担心过了“临界期”外语学习会变得更困难。
人们担心儿童外语学习的“临界期”很大程度与“狼孩”“猪孩”之类的故事有关。比较典型的是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彼尔德的地方发现了两个“狼孩”姐妹。她们后来被人重新收养,不久妹妹不幸夭折,姐姐活了下来,但直至16岁仅会说几个单词,听懂很少的短语。所以人们相信由于错过了语言最佳期,“狼孩”具有人脑也难以习得语言了。
关于语言学习最佳期许多学者做过研究,有的认为是三岁,有的认为是六岁以前,有的认为不能迟于八岁。著名神经语言学家彭菲尔德和罗伯兹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期在十岁以前。这些观点不能统一,但语言“临界期”已确信无疑,只是在年龄界定上不一致,难怪人们担心儿童外语学习错过最佳期。其实语言学习的“临界期”不是外语学习的“临界期”,母语学习有“临界期”已经被“狼孩”“猪孩”们所验证,而生活中不仅没有实例验证外语的“临界期”,反而有大量实例证明外语学习不受年龄限制。
李岚清同志在任国务院副总理其间不仅关心外语教学,而且现身说法。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期,他被日本占领者强迫学习日语达八年之久,由于强烈的抵触情绪学无所获。解放后,他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热潮中去,参加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由于工作需要,开始学习俄语,在没有任何俄语基础的情况下,边工作边学习,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很短时间里就掌握了俄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就是后来派到苏联工作也没有语言上的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群众学习外语大器晚成的例子很多,人们担心儿童外语学习的“临界期”是毫无依据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误区五、儿童学习外语具有年龄优势
外语学习没有“临界期”,人们不必担心错过年龄就学不好外语,但是早学是不是比迟学好呢?儿童是不是较成人更具有年龄优势呢?儿童学习外语是不是较成人更容易成功呢?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看看一个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于冷战对抗需要加强了科教投入,在外语教学上开展过一次小学外语运动(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简称FLES,在小学教授西班牙语和法语,通过五年的实验,结论是:在小学多学六年的学生到初中继续学习,比初中开始学习外语的学生水平仅高一学年,成绩提高约10%。这个实验说明:“虽然小学学习外语可能略有优势,但是还是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学习效率更高”(何广铿,2002)。如果考虑时间推移,小学先学六年的学生所建立的那点优势还会逐步缩小;如果再考虑到美国小学外语运动所学语言属于同一语系,而汉、英分属不同的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中国儿童早学外语的难度显然会更大,而优势也会更小,是个“高投入、低产出”的劳动。另外,美国学者伯斯塔尔(Burstall)等人,自1964年起,在长达十年的研究中,了解8岁学外语是否比11岁学会更好些。被调查儿童多达1700人。结果也证明在儿童中开设外语优势不明显。
1962年和196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次国际会议对儿童学习语言是否会比大一点的人学得好些和快些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除语音外,没有证据证明儿童外语学习上比成人更具优势,儿童和成年人在外语学习上各具特点”(周斌,2003)。
为什么儿童学习外语的效率不高呢?我们知道儿童智力发展尚不完全,例如表现智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记忆,学习离不开记忆,外语学习更离不开记忆,儿童看似记忆力好,但这种好只是表现在机械记忆方面,他们的意义记忆还在发展阶段,一般15岁以后意义记忆才不断加强并在学习中的应用不断增加,逐渐取代机械记忆占据主导地位。有项统计表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机械记忆高达72%,高中二年级学生机械记忆只有17%。当然意义记忆与机械记忆在学习中都需要,但在理解基础上的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更重要。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表明,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的人为的音节,平均需要16.5次,可是记忆有480个音节的诗歌,平均只需要8次。可见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要快得多,而且在记忆的广度、准确性、长久性方面也是理解后的记忆优于机械记忆。由于儿童的经验、知识上的欠缺,意义记忆条件还不如成年人,过早学习外语往往事倍功半,学习效率较低。所以外语学习中后来居上,大器晚成者不胜枚举。
误区六、儿童早学外语有益无害
有人认为,儿童学习外语总比不学好,能学有所成当然求之不得,学无所获也有益无害。事实上,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凡事过犹不及,“卢森堡现象”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这个处在欧洲“十字路口”的小国,人口约40万,其中26%是外籍人口,经济对外依赖性高,市民每人都会三种或三种以上语言,被誉为“人人都是语言学家”。但这样一个以语言见长的国度却从未出现过一个大文豪。卢森堡人埋怨,为了谋生,从小将主要精力消耗在语言学习上,懂得语言的人多,真正精通者很少。过渡的泛滥无异于谋杀。十多年来,我国外语学习的年龄一再提前的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外语教学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卢森堡现象在中国也初显,例如,不久前全国举办的以“发现新人”为宗旨的翻译大赛,由于缺乏上乘译文,不仅大赛一等奖空缺,而且二等奖也颁给了新加坡人。究其原因,正是外语热过了头,削弱了作为根基的国文素养。如果这样,外语学习的意义又有多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艺多则不精。今天的儿童学习压力太大,要学的东西太多。社会、家庭、学校的期望都要儿童稚嫩的肩膀来承担。儿童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揠苗助长,违背人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地发展。如果把外语学习看得过重,儿童开始学习过早,不仅影。向母语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外语本身的学习,限于各方面的条件,儿童外语学习极易学成“夹生饭”,不仅破坏了外语学习兴趣,也破坏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早学外语并不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令人欣慰的是,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对“外语热”提出了质疑。桂诗春教授很早就反对过早开展外语教学,孙复初教授认为外语完全成了考试工具,马庆株教授更是痛斥“世界上再也没有像中国这样不重视自己语言的民族了。”……
是的,如果外语热泛滥成灾,汉语前景与中国文化前景确实堪忧,有人担心的“崇洋媚外”招致“文化入侵”虽然目前尚不至于,但在充满竞争的世界格局中,一个国家在各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要,汉语不能走向世界,汉语地位的下降,无疑会在当代和未来的社会中大大增加中国儿童在学习上和科技竞争上的成本。笔者列举的几个儿童外语学习上的误区是期望儿童外语学习能够回归理性,现在到了该给儿童外语热降温的时候了。
标签:外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