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分析与思考_英语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分析与思考_英语论文

对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教学机智的分析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智论文,英语阅读论文,课中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育部,2003)。可见,学生在构建、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挥个性、拓展视野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视野的开拓在于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教学机智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在长期实践体验、感悟和实际经验基础上凝成的一种超乎寻常的、灵活多变的临场发挥能力。具有教学机智的教师,可以把教学现场出现的偶然因素转化成一种有力的教学时机,可以恰如其分地把教学引向高潮,推向深入(傅敏、田慧生,2009)。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实践和反思,将教学机智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高中英语精读课每个模块的第一课时主要培养学生通过预测、略读、扫读、分析比较等活动分析问题与归纳总结的能力、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教学机智有效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案例及其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阅读语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3(必修模块)》Unit 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刘增利,2007)的阅读板块。该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天文学”,主要内容围绕地球生命的起源展开。第一个阅读课时要求教师根据单元的阅读材料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引导学生进行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等阅读训练。

(二)教学步骤与说明

根据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设计意图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教师Y设计并实施了一节45分钟的阅读课。以下为具体的教学步骤:

1.阅读前(5分钟)

在导入阶段,教师Y通过提出自己小时候的疑问引导学生对生命起源进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在生活中了解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教师介绍的西方文化,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在这些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自主意识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重要性,并且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学习英语的意愿。

情境1:教师与学生的故事

教师提出自己小时候问母亲的一个问题:自己来自于哪里,并询问学生其家长对此问题的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呈现一些本文的重点词语,如religion,theory等。教师在呈现单词后请学生用英语来重复和解释单词。

情境2:中西方文化对比

对于人类起源的探讨,中西方文化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中国的父母有时会告诉孩子他们是捡来的,而西方的父母则常常告诉孩子他们是鹳叼来送给父母的礼物。教师Y通过展示中国父子及外国父子的对话图片,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参与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

学生根据图片及鲜明的对比了解到的西方人的思想及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及中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学生能够学到另外一些重要的单词和词组:come into existence,atmosphere,restore,scientific,astronomer等,为后面阅读活动的顺利展开好铺垫。

2.阅读阶段(35分钟)

在阅读阶段,教师Y首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且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答案可以从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获取。这一任务主要培养学生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默读第1~2段,引导学生完成表示生命演变过程的图表,了解地球上生命的变化过程:Big Bang→a cloud of dust→a solid globe→violent explosion→atmosphere→water cool down;然后,要求学生找出课件中一个练习的答案The universe began with a________.An explosion that________matter in all directions.同时,教师请学生总结第1~2段的中心意思,并将其写在黑板上。练习的答案能够直接从文章中获取,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长篇文章的压力,获得学习的安全感。而令人愉快的学习空间既开放又吸引人,既自由又安全、可信任(帕尔默,2005),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在阅读完第1~2段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3段,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What can water do to benefit the earth?What is the result of the chain reaction?这一段内容是对水的性质、功能的解释。由于水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能够激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并引发其对生活常识的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篇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对于两个问题的回答也正是对于第3段内容中心思想的总结。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能力的引导。

对于第4段,教师先将文中的关键单词及词组first…next…later…after that…finally…和第26页的图片通过PPT展示出来,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根据时间顺序来了解生命发展的历程,然后过渡到第5段关于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而得出结论: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 years depends on whether pollution can be solved.最后,师生、生生根据讨论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阅读后(5分钟)

在读后阶段,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汇报各组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相应对策;接着,教师让各组以小纸条的形式对于其他组汇报的内容进行评价。此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让文本回到现实、让同伴反馈融入阅读,为师生、生生情感交流提供条件。

三、课后总结及反思

(一)预设又超越预设教学

教学预设不应该是单纯的、死板的、封闭的、主观的,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Y提出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疑问“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教师预设学生用英语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教学过程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还需要超越预设。

[片段1]

Y:Before the class,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self.When I was a child,I asked my mother,"How did I come to this world?" Can you guess what her answer was?

教师Y话音刚落,教室内立刻发出了一阵稀稀疏疏中英文掺杂的喧哗声。教师环视全班学生,面带微笑,说道“No,no..in English.”。课堂有一阵小喧哗,大家讨论着“这个问题用英语怎么回答”,“垃圾堆怎么说”等许多问题,还有个别学生仍沉浸在前一节体育课的篮球比赛的兴奋中,讨论着下节课如何去获胜。于是,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片段2]

Y:I was picked up from a rubbish dump.You see my clothes are so shabby.Have you ever been puzzled by the same question? What were your parents' answers?

Ss:From rubbish dump.

Y:You were picked up from the same rubbish dump as I was?

Ss:Yes.

S1:No,I was from a big stone.

S2:I was created by God.

...

Y:Yes,different parents give different answers.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to this question.In other words,we can say,they have different theories.So do you know what the theory is?

Ss:Yes,of course.

教师预设学生会因为话题贴近生活而容易作答,但是由于个别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前一节体育课的比赛中而没能给予让教师满意的答案。此时,教师不得不改变教学策略,通过肢体语言来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回归英语课堂。教师指着自己朴素的灰白色的印有小猴子的外套自嘲说自己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穿的衣服很破旧。这句话在引来学生的赞同声和爽朗的笑声的同时,也激发了一些学生表达不同意见的热情。教师借此机会评价了学生的观点,并介绍了文中的重点单词theory,为之后的阅读主题做好了铺垫。仅仅利用课前的4分钟时间,教学的课堂气氛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利用多种体态语教学

人的体态语是丰富多样的,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表达人内心的想法和观点。根据课堂教学和师生日常交流中的实际应用,体态语大体可以分为服饰、眉目、面部表情和动作。根据该堂阅读课的设计安排,教师强化教学机智、使用多种体态语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根据阅读文本的主题选择服饰

个人的内在修养、自我品位及品格气质影响着他们对服饰的选择。同时不同的服饰能给予外界不同的印象,也就是说服饰具有表达的功能。根据阅读文本的主题选择服饰能够积极地将阅读主题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

2.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不同眼神

埃克斯赖从研究中得出结论:一个人讲话时,看着别人一般意味着他们在讲述自己的看法,不愿被打断;停顿的时候睁大眼睛看着对方,便是让人插话的信号;要是停顿下来而不看对方,就意味着话还没有说完;当听话者目光从说话者身上移开说明听话者对说话者的内容不满意,还需要考虑;当说话者将目光转向别处说明他对所说的话没有把握;如果在听别人说话时,听话者目光望着说话者说明感兴趣或同意;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时,还有掩饰的成分在内(转引自王枬,2009)。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其教学机智,善于运用不同的眼神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根据师生互动的场景选择合适的面部表情和手势

教师走进课堂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无论是否开口或是否有意,都会向学生传递出各种表情信息:微笑——是可亲的;板起脸——是严肃的,不可冒犯的;皱眉——是厌烦的;而在与学生交流时,若不看着对方——则被认为是对他没兴趣。教学中,教师丰富的表情和手势等肢体语言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本节课教学的开始阶段,课堂秩序有点混乱,但教师并没有指责个别学生,因为这会破坏课堂的心理气氛,而是用体态语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环视全班学生,表示问候,关切的目光不但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告诉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我是你老师,你是我学生,我关心着你,我尊重你的存在,你也应该意识到我的存在,我们应该彼此信任与尊重。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也促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三)幽默教学

幽默不仅仅表现为语言,动作也可以成为幽默的表达方式。

[片段3]

Y:Have you ever heard any stories,any Chinese stories or Western stories? S1,please.

S1:呃,女娲造人。

Y:No,no Chinese.

S1:呃,那个女娲……

(学生大笑,观摩的教师也大笑)

Y:If you were a solider,you can be a champion,because you are so brave.But if you live in a foreign country,you have to bring your family and your friends with you,or no one can understand you.

S1:The goddess Nü Wa produced human...

Y:Good,but can we use another word to replace "produce"?

Ss:Create.

Y:Much better,S1,do you agree?

S1:Yes.

Y:How about in Western culture? Who created the world?

Ss:God.

Y:Yes.How many days?

S:Seven days.

Y:Yes,seven days.On the seventh day,God decided to have a rest.So that's why we have seven days in a week.

在以上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幽默言语假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意识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重要性,并且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学习英语的意愿。一个幽默机智的教师的课堂应该充满生机。

[片段4]

Y:If I were a magician.I would like to use an invisible rope to combine your eyes with the contents I have just showed you.

生动的言语,灵动的表情,夸张的动作都可以蕴藏一种智慧,比直观的语言更具启发性。把幽默感带进课堂,这样的教师显得有人情味,可爱可亲,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没有压力,保持快乐的学习(周成平,2009)。文章第4段讨论了动植物生命的起源与发展,生词相对较多,例如:surface,multiplied,oxygen,lay eggs,exist,give birth to等,这增加了文章阅读的难度,因此个别学生感到了阅读的困难,开始分神。教师在片段4的言语表达中,像拉一根线一样,把分神学生的视线一直拉到PPT内容上,然后做出一个打结的动作。这种夸张的动作逗乐了学生,分神的学生也在笑声中顿悟,挠挠头跟着笑,思维又被带回了英语课堂。

(四)情感交流教学

智慧的课堂是情感交融的课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个人魅力,利用师生情感交流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师Y利用自己灰白色印有小猴子的外套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进入了其设定的情境。授课时,教师还适时地在教室内走动,促进了师生双边教学活动。

[片段5]

Y:Your opinion is very good.We can take care of the earth by not throwing trash outside,so there will be less rubbish in the world.Do you have any other ideas about how to make the world have less rubbish?

S1:Use it?

Y:Believe yourself.Who use it? How to use it?

S1:We can use rubbish for another purpose.

Y:For another purpose? Can you give us an exact example?

S1:Of course.We can give our used books to some poor students.

Y:Yes,I agree with you.You have contributed a lot to our human beings.Are there any students who want to show your opinions.no matter good or bad?

Ss:...

教师用赞许的目光,信任的话语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最能体现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情感智慧指处理情感信息的能力及运用这种能力指导认知活动,如解决问题,并把重点放在所要求的行为上(Salovey,Mayer&Caruso,2002)。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教师情感智慧的应用能创造师生和谐交流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懂得运用情感智慧的教师要能够做到以下四点:(1)能感知别人是悲伤或快乐;(2)将感知到的信息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决策;(3)找到合适的词来描述和表达情感;(4)巧妙地规范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以及预测和管理对他人情绪的反应。情感管理技能是相互依存的(Joseph & Newman,2010)。换言之,教师感知学生的悲伤或快乐能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爱;教师从学生的情感出发预设又超越预设教学既能照顾到学生的感受又能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师用合适的词语表达情感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在乎他们的存在;最后,教师规范、预测和管理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有利于师生情绪的合理发展。

四、结语

教师强化自身教学机智,活化课堂教学,这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Feldman(1997)认为,这意味着教师作为做出决定的推理者的能力依赖于他们明确教学目标、做出基于身心因素辩证的抉择和计划及采取措施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应该运用教学机智进行预设又超越预设教学,同时运用多种体态语教学,幽默教学,情感交流教学等策略。

标签:;  ;  ;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分析与思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