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还给学生——谈孩子探知世界的触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触角论文,孩子论文,时间论文,学生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时间还给学生,换句话说,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尤其是课堂阅读教学,一定要落实三个充分,即: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充分的思辨时间,充分的说话(发表己见、互相辩论)时间。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辨中明,在说中得。把时间还给学生,是一种理念,一种教育思想。
把时间还给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它强调的是教师的知识拥有量、教师的讲课水平,因而,钻研分析讲解教材,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学生有无充分的时间阅读体验无足轻重。但是,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这诸多的不同,必然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不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读,去思,去辨,正是正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因为阅读是一个再创造、再认识的过程,是一种个体的情感体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就是给他们发挥无限想象力去再创造的机会,就是给他们充分体验、得到美的享受的机会,就是给他们展示自己丰富个性的机会。
然而,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却恰巧忽略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剥夺了一个阅读者本该享有的阅读体验的权利。翻开学生的语文书,我们在那些用功的学生的书上可以看到,书的空白处满记着的是教师的理性分析之语,是参考书的翻版,极少发现,甚至看不到学生自己充满灵气的批语。新版的语文书空白之处很多,这里本是学生充分施展才华的地方,却仍被教师牢牢占据着,因为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已经使学生养成了做听众和书记员的习惯,而忘记了自己读者的身份,更没有了做评论者的激情和再创造的喜悦。教师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作品还给学生。
我曾经在这方面作过一些尝试。教莫泊桑的名作《项链》,我一改以往由教师设计问题、串讲分析的老套,而是将作品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圈点批注的形式点评作品。结果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所写的批语精彩纷呈,此处仅举学生点评作者评论人物命运的句子一例。作者写道:“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有学生批曰:“妙!一语中的。”有学生评道:“以偏概全,不足为据。”又有学生质疑得耐人寻味:“没有‘偶然发生’的路瓦栽夫人会怎样?”学生在交流、辩论中对人物的命运、小说的主题、作者巧妙的构思都有了较好的把握。我以为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式的,只要学生言之成理,不必强求统一的认识。为了让所有的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课后我让每一位学生以“读《项链》有感”为副题写一篇随笔,请看他们的正标题:“为新生的路瓦栽夫人喝彩”、“偶然与必然”、“是悲剧还是喜剧?”充满了创新的灵气和理性思考的力度,令我赞叹不已。这样的教学仅用了两课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以前我花三课时还来不及讲。更为喜人的是,学生对莫泊桑的作品大感兴趣,一本《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在全班学生手中传递。这就是阅读的魅力,这就是学生的潜力。
可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正视他们作为读者的权利,让他们亲自体验阅读的过程,必将激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使之热爱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凸现了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把时间还给学生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之点在于,前者以习得知识为目标,后者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更强调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元认知理论告诉我们: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他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然而,如果没有了充分的阅读实践,他又如何来发挥机体的积极主动性?他又如何来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呢?因此,我尽一切可能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与此同时,在方法和策略上训练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以教材为范本,教会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文言文,我教学生做知识整理卡片;学《项链》一文,我让学生圈点批注,然后互相交流,看谁圈得准确,批得到位,让他们在尝试中学会圈点批注;学《守财奴》,我教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学鲁迅的杂文,我教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背景知识的准备;学《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我教学生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在《过秦论》和《阿房宫赋》内容的比较中学到同中求异的方法,在《过秦论》和《六国论》形式的比较中学到异中求同的方法等等。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手中的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教给学生切合这一教材的读书方法。基本上是一类教材一种读法,形成系列,并循序渐进,最后综合运用。
2.利用教材向学生传授阅读策略
学生光掌握一个个的读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根据阅读对象的特点恰当选用读书方法,即用得得法。这就需要进一步向学生灌输策略思想,传授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比如说,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这是一种读书方法,但并不是学每篇教材之前都要去查资料的,教鲁迅的《白莽作〈孩儿塔〉序》,我就要求学生去查资料,作背景知识的准备,让他们懂得不这样去做将影响阅读理解的过程和结果,这就是一种阅读策略。比如说,读余秋雨的《沙原隐泉》,学生很喜欢倒数第二自然段的文字,不断地诵读,但读来读去有些句子不能理解,这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阅读程序,采用回读的方法,到前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中去领悟,这就是及时调节和修正自己的阅读过程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如此等等,充分利用读教材时所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抓住机会,向学生传授策略,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逐渐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风格,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阅读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对自己的阅读过程加以监控和调控,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把时间还给学生重视了教材的人文性
长期以来,教材仅仅是教师用以传授知识的工具,训练读写能力的范本。为了这传授和训练,一篇篇完整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教材成了毫无生气的材料。而事实上,构成教材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心血,都是创作者自身的人生体验、学识智慧的结晶。教师既不能因为要落实知识点而去破坏它的整体美感,也不能囿于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而应该要投入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人生体验,自己的学识,自己的才智去思考,去理解;更应该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文章中去,让他们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运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去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因为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样,教材不再是死的材料,而是活的形象、美的化身,它充满了情趣、理趣,充满了人文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思辨中对教材有感性的体悟,有整体的认识。在互相交流、辩论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果不给学生时间,光由教师作理性的分析,教材就不能感染人,给人启迪,更达不到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智、美等方面培养的目标。
在这方面我曾有过许多教训,课堂上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一个知识要点,致使学生满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了感性的整体的把握,反而削弱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还记得第一次教新教材《一碗阳春面》,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因为备课时深深地被打动,所以上课时特别投入,什么都想告诉学生,就担心学生不能如我一样理解得深刻。结果两节课下来,自己讲得累,学生听得累,且无动于衷。是学生生活条件太优越无法体会小说中人物所处的情境,还是学生根本就不懂感情?我认真思考,感到责任在我,是因为我太喜欢这篇小说,太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的这种喜欢,学生们还没有潜心读过,就在那儿听我喋喋不休,怎会动情?第二次教这篇小说,我对学生说:“我读了这篇小说后,非常感动,不知道你们的阅读体验是否与我一样,请你们静下心,细细地读一读,如你们也被感动了,那就把最令你感动的情节划出来,轻轻地朗读几遍,试着把那感动你的东西读出来。”前半节课,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偶尔听见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后半节课,有轻轻的朗读声渐渐响起,整个课堂内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情,直到下课,学生们仍沉浸其中。第二节课,学生们争着站起朗读那些感人的情节,读得声情并茂。尔后讨论:这些情节为什么使我感动?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发言的热烈、学生的能言善道都令我惊叹。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意犹未尽。一位学生对我说:“从来没有读到这样感人的小说。”我笑了:“不是没有,而是你以前没有时间用心去读。语文书里这样的好作品比比皆是。”确实,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学生就能读出作品的美感,从而得到思想情操的陶冶。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基础知识也能水到渠成地得以落实。
也许,有教师会担心:一堂课45分钟,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教学任务完得成吗?课时不够怎么办?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细一想,问题就暴露了,似乎只有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了,学生才会懂,离开了教师的讲,学生就无法学。这显然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好心地剥夺了学生做主人的权利。记得赞可夫曾经说过:“在课堂上,相当多的时间是被不合理的浪费了。”我想,这里所说的不合理的浪费,也许就是指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而让学生处于被动、旁观的位置,这样的课堂教学只会一点一点磨蚀掉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无非是把这被不合理浪费掉的时间还给学生,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无趣中解放出来。何来课时不够之说?而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要有条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反驳别人的观点,就需要写)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培养,又何来教学任务完不成之说呢?难道你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仅仅是指习得知识吗?看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是对陈旧的教学观念的一次极大冲击。那些陈旧的教学观念,深深植根于某些教师的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有意无意地指挥着教师去把持课堂,抢占本应属于学生的时间。改变观念非一朝一夕,“把时间还给学生”,任重道远。
也许又有教师要有疑惑:把课堂让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师该干什么呢?我想,这里需要澄清的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既不等同于无限制地将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的自由阅读,也不等同于放任学生无中心、无目标地争论不休,当然更不是让学生在课堂内胡思乱想。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辩论的同时,一定要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既作为读者,也作为教者。作为读者,教师与学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讨,发表己见;作为者,时时指导、点拨学生,在教学目标、方法策略、理解的深度广度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师要在“导”上花大力气,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挖掘潜力。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