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乡规划面临的问题与城乡统筹的思路论文_翟磊

当前城乡规划面临的问题与城乡统筹的思路论文_翟磊

武汉远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城乡社会经济的开展的新格局便是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统筹城乡开展的新理念,我国多年来城乡发展的总结,是对多年来我国城乡开展的最新总结。把统筹城乡开展作为城市规划的切入点,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城乡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开展。

关键字:城乡规划;面临的问题;统筹思路

1城乡规划的背景和意义

城乡规划,包含城镇体系规划、镇规划、城市规划、乡规划以及村庄规划,具有和谐城乡空间布局、改进城乡人居环境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开展效果。开展城乡规划,是在统筹城乡开展的大布景下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是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在此过程中,我国城市的人口规划和产业规划急剧扩张,支撑了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快速进步。

2传统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以乡村的过快消亡、远郊农村的过度衰败和近郊农村的过度城镇化为标志,对乡村和小城镇景观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日趋严重。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2.2资源环境难以支撑

城市人口和城镇规模与数量的扩张已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盲目的城镇化建设与投资忽视了城镇化的质量。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耕地、水、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且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2.3经济结构失衡严重、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传统城镇化“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导致城乡切割严重,差距拉大,乡村的萧条与大城市病并存。一方面,传统城镇化招引了很多乡村的资源和人才,导致乡村劳动力数量和本质下降,犁地数量和质量下降,乡村逐步惨淡;另一方面,在传统工业推进下,大城市病严重,人口胀大形成城市工作难、住房难、交通拥堵、医疗资源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3城乡统筹规划的思路与实践

3.1城乡一体统筹农村建造布局

为城乡结合区域建造开展一个系统性的结构,对建造中的问题和需要有着一定的针对性规划,要点重视的内容是乡镇村系统的一体化构建,经过村庄拆并调整、乡镇集聚,形成城市、镇(乡)、中心村、底层村等4个严密相连的乡镇村系统层次。

3.2分批推进城乡建造

依据各个城乡现状类型可以用示范村作为依据条件推进城乡分批进行建造。会集建造主要是经过宅基地换房形式完成,即尊重农民志愿、可播种土地不减、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村建造,使农村建造用地削减与乡镇化建造用地添加挂钩,可以在乡镇开展时用宅基地交换住宅,使用宅基地换房有用推进了乡镇化建造,处理了城乡开展用地的需求,对城乡统筹开展有着深入的意义。

3.3积极组织城市规划师走进乡村,研究乡村实际情况,分类指导编制规划

不同于城市规划设计,乡村规划的需求往往是伴随实际的建设需求产生的,从性质上看更接近于实施性的规划,涉及到具体建设的规划内容经常会因为村规民约等本地化的因素导致在实施中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乡村规划设计过程必须要充分考虑未来实际建设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需要与规划使用者,特别是村民共同探讨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和环境,理想情形下,应当是乡村规划变成一个连续性的服务化过程,要做到“建设在进行,服务在跟进;管理有需求,咨询有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鼓励城市规划师志愿走向乡村;二是在基层选拔一批“土专家”,通过对村庄规划基本知识、农村建房政策解读、乡村住宅建造技术基本知识等专业培训,实现乡村规划人才从基层来、到基层去;三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自主寻求有偿专业服务;四是探索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规划师要对乡村进行大的分类和定位,对未来纳入城镇建成区的村庄、逐步空心化的村庄、演变成中心村或农村新型社区的村庄采取不同的方式编制规划。

3.4改革完善规划编制体制,城乡一体系统谋划,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是将改革规划编制体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到山东省城乡规划改革工作中。就乡村规划而言,传统的镇村体系规划、中心村规划等已经不能适应乡村发展的新要求,建议在乡村规划体系中增加乡村建设用地管控、特色风貌引导、分类村庄整治等内容。二是树立“跳出乡村研究乡村”的规划理念。按照“统筹城乡、重在乡村、城市支持”的思路,在理解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城乡在公共设施上的衔接与一体统筹;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加快城乡体制机制改革步伐,着力形成城乡对接、信息共享、两端发力、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格局。

3.5尽快修改完善乡村规划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一是尽快出台《山东省乡村规划技术标准》,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或技术指南、手册。二是研究出台乡村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特别要加强乡村建筑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管,严格控制乡村建设用地扩张,改变乡村建设的无序状态。

3.6加强乡村规划研究,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改革方向与路径

①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乡村多样复杂带来的发展路径不确定性,难以用“宏大理论”来概括乡村发展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规划的首要原则是体现差异化发展特点,各美其美,避免“一刀切”、运动式的“规划覆盖”,要以提升乡村发展的组织能力为根本目标。②乡村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设定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应特别需要在坚持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探索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方向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避免陷入变相的土地私有化或消极的“时间解决问题”等怪圈。③乡村规划建设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均等化布设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等值化的现代生活作为重点与难点,针对农村居民点分散的特点,探索与其相适应的低成本、生态化、小型化的设施配建模式。④探索改革乡村规划建设与管理体制、涉农资金整合与强化部门协同等的具体方式、流程与机制,形成促进乡村发展的合力。

3.7强化一体化管理力度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需通过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即由专人专项负责与建设管理条例,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人员施工管理行为的规范。这样一来,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就能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在建筑形式上,通过综合考虑多种方式,来满足所处环境对其建设使用的实际需求。这里的建筑形式是指,采用开发商统一建设的形式,建成后,再出售给用户;政府投资,通过保障房的建设形式,以成本价出售给用户;以住户集资的形式进行联合建设;政府派出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按照规划设计图纸,来进行房屋自建。但对于公共建筑设施,如外网、道路、各种管线以及绿化带等,应由政府部分负责投资建设。这种最大限度的减少开发商建设可能出现的不合理以及不稳定性问题,提高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效率与耐久性。

总之,城乡统筹建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以及社会经济的逐渐开展是一项长时间有意义的使命,以城乡结合周边农村地区进行城乡一体化建造,在城乡统筹方面具有可持续性开展,但却面临的问题却比较多,怎么与现代化的城乡开展要求能够相互联接,城乡规划的城镇化建造的进一步改革或深化立异,城乡统筹将是一个不断完善健全、长时间的一个过程,在城镇化开展中城乡规划任道重远。

参考文献:

[1]曾万明.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刘嘉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3]田光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4]孙久文,叶振宇.我国城乡规划面临的问题与城乡统筹的方向[J].学习与实践,2008,(07):19-23.[2017-08-25].

论文作者:翟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当前城乡规划面临的问题与城乡统筹的思路论文_翟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