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63600部队医院 732750)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后PEF和FEV1指标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总满意 度为94.0%。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效果,促进其病情的好转。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效果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其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T淋巴细胞参与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胸闷或咳嗽,多数病人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1]。哮喘持续发作,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气道狭窄。哮喘治疗强调早期性和长期性,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阶梯式综合治疗和预防复发,改善生命质量。现对我院 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 最小16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48.5±2.5岁。病程7个月~30年,平均病程 8±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生活护理 查找患者诱发因素,向患者询问导致发作的因素,如果可以检测到和避免诱发因素,则对于帮助患者控制哮喘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空气新鲜。根据需要提供所需要的热量进食有必要时补充营养,对一切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蟹,牛奶和鸡蛋要禁食[2]。
1.2.2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神志、面容、有无发绀、呼吸困难程度,监测呼吸音、哮鸣音的变化。重症病人加强监护,配合医生监测肺功能指标(FEV1或PEF),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防止出现并及时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哮喘发作。及时发现危重症状或并发症,配合做好血气标本的采集。合理氧疗吸氧2~4L/min,伴有高碳酸血症时低流量吸氧。
1.2.3心理护理 由于哮喘会反复发作,可导致患者发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严重也可影响哮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心理问题有助于提高哮喘治疗的成功率。护士应该关心并耐心进行护理工作,通过沟通,说服,解释,培训患者逐渐学会放松技能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3]。
1.2.4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新鲜,温度20~22℃、湿度50%。保持呼吸道通畅,按照医生的建议给药和雾化吸入,加湿气道,稀释痰液,有利于引流。在气雾湿化后,护士应注意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引出痰液。严重哮喘发作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窒息等风险,可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及所需物品及各种抢救物品应与医生合作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补充液体,以利于痰液的稀释,改善通气功能。若无心、肾功能不全,鼓励病人每天饮水约2~3L。重症哮喘,应静脉补液以纠正失水,滴速以50滴/min左右为宜。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手持定量雾化装置。由医护人员示范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指出药液吸入的关键步骤:吸药前必须先摇匀药液,缓慢呼气至不能再呼时;立即将喷口放入口中,并含住喷口,经口缓缓吸气,深吸气过程中按压驱动装置,继续吸气至不能再吸,屏气5~10s,使较小的雾粒在外周气道沉降;然后缓慢呼气。老人和幼儿由于呼吸较难控制,可在吸入器喷口处接一个储雾罐,有利于药液完全吸收。
1.2.5并发症护理 哮喘急性发作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肺源性心脏病。若出现气胸等并发症,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立即排气减压,以利于减轻支气管痉挛和增加有效的肺容积。记录病人24h尿量并定时监测病人血气分析,判断病人的内环境平衡状况,防止水电解质失衡。根据病人情况合理用氧、合理用药,防止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衰竭的发生。
1.2.6用药护理 应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药物。常用支气管舒张药有β2受体兴奋剂、抗胆碱能药、茶碱类药和其他受体拮抗剂如钙通道阻滞剂及H1受体拮抗剂等。此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目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4]。但对哮喘间歇发作的病人,不主张长期使用药物,重点在于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避免接触过敏源。轻度持续状态的病人可选择每天吸入糖皮质激素或缓释茶碱等;中度持续状态的病人建议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激动剂,或联合应用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重度持续状态的病人则建议增加药物的剂量,并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达到迅速控制病情的目的。注意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2 结果
对患者护理前后PEF和FEV1进行比较,护理前PEF(68.82±3.65)ml/s,FEV1(68.55±3.75)L,护理后PEF(93.55±3.85)ml/s,FEV1(94.34±4.05)L。护理后PEF和FEV1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
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26例(52.0%),基本满意21例(42.0%),不满意者3例(6.0%),总满意 度为94.0%。
3 讨论
对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可分为初期教育和长期教育),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应帮助病人及其家属获得哮喘有关的基本知识,使哮喘病人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达到控制哮喘发作,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减少发病和由此引起的误工和误学,防止发展成为不可逆性慢阻肺。通过长期、适当、充分的治疗可有效的控制哮喘发作。与病人共同探讨并识别个体的过敏原和刺激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环境;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理。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掌握正确用药方法(尤其是吸入治疗方法),按照医嘱合理用药,少用或不用短效β2激动剂。自我监测病情,识别哮喘加重的早期情况,做好哮喘日记。会利用峰速仪来监测呼气流量峰值(PEFR),判断气道是否狭窄,争取早期用药(在有症状前)。减少哮喘患者发生猝死的几率,尽量不发生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嘱病人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强调一出现哮喘发作先兆,立即进行简单处理。认识哮喘加重恶化的征象并清楚此时应采取的相应行动如及时就诊。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乐观情绪,特别向病人说明发病与精神因素和生活压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袁凤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2).
[2]黄莉.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17.
[3]朱新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918-1918.
[4]张兴蓉,陈雪玉,陈世兰.针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5(10):144-145.
论文作者:钟雪 汤怡琴 李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哮喘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效果论文; 气道论文; 呼吸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