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个体差异研究对人格心理学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人格论文,个体差异论文,贡献论文,动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8
心理学家在研究动物的过程中,对个体差异的关注由来已久。当观察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记录和编码的时候,他们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仅仅是行为的数据,还有动物个体之间清晰的差异[1,2]。但把这些动物个体差异研究纳入到人格心理学领域,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却是近20年的事情[3,4]。
涉及到动物,很多概念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特别谨慎;而要通过恰当的工具客观地研究动物的个体差异,也需要对概念给予界定,以便和人类的人格研究加以对应。因此我们首先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定义,并与相关领域的基础框架衔接,以便清晰的把握动物个体差异研究在人格心理学中的位置和意义。
1 概念辨析与动物个体差异的测量
1.1 动物个性的界定
行为生态学家早已发现了在行为(或是一套特质)上稳定的个体差异,比如说个体会有不同的繁殖和觅食策略。对很多非人物种来说,某一种特质的个体差异往往伴随有其他行为或生理特质的差异。动物个体差异研究相关的文献中,涉及到的描述有很多种[3,5],如人格和个性(personality),气质(temperament),特质(trait),特征(characteristics)、行为风格(behavioral style)[6]、行为特性(behavioral syndromes)[7,8],以及应对风格(coping styles),行为倾向性(predisposition)或是个体性(individualities)[9] 等等。
在所有的对个体差异的描述中,气质和人格是最常用的术语。很多时候,研究者将气质和人格这两类个体差异的变量等同起来,不分彼此地使用。美国英语辞源词典把气质定义为“某一特定个体思考、行为和反应特征的方式”[10],这是一个也许同样能很好地适用于人格特质的界定。最早的比较完整的人格调查之一,测量如支配性、情绪的稳定性和思考性等方面的特质,题目就叫“气质调查”[11]。当然,把二者区分开来也是很有传统的做法。气质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先天倾向,可以在前语言期的婴儿和动物身上观察到,它至少从理论上讲是与基本的心理过程相联系的。相反,人格特质通常被认为是习得的有关思维和行为的模式,或许只能在具有复杂认知系统的有机体身上发现。像专制的、自我监控以及自恋这样的构念似乎并不能直接用于黑猩猩和人类的婴儿身上[12]。在这种区分中,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和专业也会影响术语的选用,如研究人类婴儿和动物的倾向于使用气质,而研究人类个体的则倾向于使用人格。尽管一般认为,气质的遗传成分更多,人格在气质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研究者有时纯粹就是避免使用人格这个词,以摆脱拟人化的嫌疑[4]。
在人类的研究中,还存在一种情况。人格特质一词常常包含气质和人格两个方面的含意。但会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先天的和后天习得的特性。例如,有研究者[13] 把新异寻求(novelty seeking)、伤害回避(harm avoidance)、奖赏依赖(reward dependence)和坚持性(固执,persistent)归为气质,而把自我指向(directedness)、合作性(cooperativeness)和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归为人格的方面。其他持因素说的理论家认为气质是人格发展的起始点,其中一种将人格和气质进行区分的观点是,外向性作为宽泛的因素与基本的气质影响相对应,而社会性或支配性这些特异的因素则被解释为习得的人格特质[12]。
更复杂的一个概念模型是McAdams提出的一个基于3个水平的完整人格系统的描述[14]。其中,第一个水平就是人格特质,而受情境影响的一些心理功能,如应对策略、技能和价值观占据第二个水平。第3个水平包括自我统一性和目标的人生叙述。McCrae和Costa在他们人格的五因素理论中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关的系统[12],强调具有生物基础的基本倾向和受文化制约的特有的适应性(包括自我概念)之间的区别。基本的倾向由抽象的潜能和气质组成(似乎对应McAdams的第一个水平中的特质),而特有的适应性包括习得的技能、习惯、信念、角色和关系(对应McAdams的第二个水平上的构念)。这样看来,大五理论的提出者认为他们测量的是不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气质。
总结起来,气质(temperament),可以看作是天生的、早期出现的,并且能够影响个体一生人格发展的基础。人格这个概念可以被分为多个层次,从最广义的因素(例如:活跃水平)到非常特殊的特征或者“习惯”。它强调的核心是个体特征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表现。在动物个体差异研究中,跨时空稳定性可以通过观测个体对其环境和情境变化的反应行为加以分析。因此,我们尝试对动物的个体差异给一个比较广泛的工作定义,即在不同的情景下都会表现出来的一整套相关行为,它们反映出个体的独特特质,是为动物的个性。
1.2 动物个性的测量
动物个性的研究基本上是参照和借鉴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如评定量表的建构、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信效度指标的报告等等[4]。不太一样的部分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由于动物不能自我报告,评定全是通过他评完成的;二是对不同动物物种的评定远比对不同文化或种族人类的评定差异要大。他评的评定者通常是对动物比较熟悉的养育者或专家,因此熟悉性对评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而关于物种内与物种间的比较。研究者已经提出,物种间的可比较性和物种内的充分性[15] 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为了确保可比较性,研究者应当使用一套转译成物种典型行为的标准化特征。研究者应避免使用特殊的术语使有趣的研究结果无法比较。由于不同物种(如黑猩猩和狐猴)的差别比人类不同群体(如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变异大的多,使用不一致的特质概念在动物个性研究中影响更大。因此,研究者应当努力确保他们的条目与其他研究是可以做比较的。为了确保充分性,某一物种动物的个性特质应当能够充分反映物种自身的行为谱。很多研究中,条目的选定往往是根据一个或者两个对于动物了解的人的直觉产生的,常常忽略使用系统的条目生成程序(systematic item-generation),这使得动物个性的研究可能会面临不全面的危险。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应当试图解释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关范畴(domain)。比如,对于圈养动物来说,动物与人的交互作用对其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个范畴的行为在圈养动物的研究中常常被忽略。因此除了要研究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研究动物和人的交互作用[15]。当然,可比性和充分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选择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是很重要的。其中的准则是:在研究的早期应该包含尽可能多的条目,确保不要遗漏重要的内容。运用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的结果,我们可以证明哪些条目与物种密切相关,而哪些毫无关系[15]。
动物个性的种内比较和种间比较可以完成不同的使命。种内比较是比较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个性维度上水平和程度的差别,而物种间比较是指不同物种作为整体特质之间的比较。物种内的比较研究探讨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塑造个体的个性。而物种间的比较研究则主要探讨物种特异属性在起源和适应上的意义[15]。
2 动物个性研究在理论上的贡献
2.1 个性结构
个性结构与人格维度,就是将个体差异概括成几个方面。关于人类的人格维度,“大五”模型(Five-Factor Model,FFM)相当流行。很多跨文化的研究都报告了相同的五因素结构。个体差异的结构似乎是人类普遍的特征,相对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12]。而在大五模型框架下进行的动物个性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一方面,动物个性维度存在一定的相通性,等级差别很大的物种均表现出类似于人类大五模型中外向性(Extraversion)和神经质(Neuroticism)两种维度;另一方面,维度构成似乎有一个演化的过程,较低等动物似乎只存在“大二”——外向性和神经质,越高等的动物,表现出来的维度越多,而且频繁的表现出愉悦性(Agreeableness)、开放性(Openness)以及公正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等维度。到了黑猩猩,已经和人类的大五模型颇为相似了。除大五外,可能还存在着附加维度,这可能与动物的年龄有关(如活跃),也可能与动物的社会组织结构有关(如支配)[3]。如何解释这些结果呢?即在非人类的物种身上至少也存在着五因素中的一部分。提出“大五”人格结构的研究者认为,这和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可能发现五因素模型的存在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它是个体生物性的产物[12]。
许多心理学家可能发现有理由认为文化的渗透力能够任意地重新设定人格参数。Juni向五因素能够适用于不同文化的观点提出疑义[16]:“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语言应会导致其他不同的模型,它们在数量上很可能不是5个,或不存在任何与中产阶级的美国人相似的因素”(p.864)。一些作者认为存在着另外的人格因素,如中国人的传统(tradition)[17] 和菲律宾人的反复无常(temperamentalness)[18],这些都是特定文化所固有的。而更加系统的研究,如王登峰等从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入手研究人格结构的结果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由7个因素或维度构成,在因素数目和内容上都与西方的“大五”人格模型存在显著的差异[19]。在一系列比较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即由于行为出现的频率受到文化的直接影响,而对行为的描述和评价过程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行为范畴(即某一行为范畴中的行为类别不同,行为范畴本身也不同),并最终形成不同的人格结构。而哪些行为范畴组合成一个稳定的人格维度也受到文化因素的直接影响,即人格结构的跨文化差异不仅表现为人格维度数目的不同,而且维度的内涵也会有所差别。总之,人格结构是在对所有行为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的是个体对行为及其含义的分析、归类和评价的结果;在不同文化中某一行为的含义和出现频率,人们对行为的描述或评价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行为的归类也会不同,因此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人格结构也会存在差异[20]。
不同文化下人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不是在于行为的同与不同,而在于是谁怎么看待这些行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动物个性的研究可以对“行为归类假设”做一个验证。首先,不同的动物物种有着自己的典型行为,如果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对同种动物的描述有着不同的结构,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将同样的行为归入了不同的范畴。而这种差异在与人接触越频繁,和人们越近的动物身上表现得应该更明显,人们更习惯采用自己的描述框架和分类去描述它们。西方关于宠物的研究得到了与大五相似的4或5个维度结构[21~23]。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主人评定的宠物个体差异的结构由7个维度构成,与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有一定对应关系[24]。随后的工作应该选取西方研究者已经报告了的一些物种,作进一步的比较,为人格心理学这些理论假设的验证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2.2 遗传与环境
对于动物个性的研究,有助于从生物学基础、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加深人们对于人类人格的理解。同时还会对那些人类被试无法得到充分数据,甚至是无法涉及的领域进行研究[3]。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者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每个个体都以不同的方式应对环境中的挑战,这与人类中的个性差异类似。这种差异有着重要的遗传基础。有学者利用实验证明了环境因素(食物可得性和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对雀形目鸟儿个性形成的影响[25]。对具有相反个性特征(高的探索速度和高攻击性;低的探索速度和低攻击性)的两个品系鸟儿的早期饲养条件进行了控制,通过食物配给引起了增长速度的降低和子代乞食水平的增高。结果表明,雏鸟期间的食物配给会对许多个性特征产生持久影响,这种影响通过子代间的竞争调节,同时依赖于动物的遗传背景。这些结果证明了一种复杂的遗传—环境交互作用,环境中的关键成分是食物可利用性和早期的社会环境。这种交互作用不仅产生重要、持久的显型变化,并且使得同属一类的行为特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分离开来。提示着行为谱中的每一种行为都需要它自己的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并且依赖于占主导的环境,相似的显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轨迹获得。
虽然人格的遗传学研究非常重要,但是从描述人格的差异到演化学分析的途径却存在着巨大障碍[26]。而动物模型被认为是更好的研究行为特质遗传机制的有效手段[27]。大量研究关注于人格中可以遗传的成分。Bouchard和Loehlin的研究表明,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各个维度的广义遗传力为40%至50%[28]。目前对于动物个性遗传力的遗传学研究,既包括类似于人类的基本的“大五”,也包括其他多种特质取向的研究,例如,攻击行为,探索行为,大胆行为和冒险行为[29]。不同的基因型可能会发展出相似的个性特质,而相同的基因型可能发展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对每一种基因型来说,其适应性结果都受到个体发展过程中所接触的外部因素的调节[9]。
3 动物个性研究在实践上的意义
在野外、实验室以及生物医药实验中,应该充分考虑动物的个性,因为个性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对相同的保护措施和实验处理做出不同的反应[9]。同时,这类研究在我们理解个体差异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匹配等问题上给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提供很多思路和启示。
3.1 动物个性与认知
心理学的研究中,个体差异无处不在。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同样如此。Fouts对4个学习手势语的黑猩猩被试,形象地描述了它们的个体差异表现:Booee对强化物非常感兴趣,为了食物可以做任何事情,学习过程中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相反,找到Bruno感兴趣的点就难多了,强化物换了很多种,他想做的时候会很快学会,否则就会盯着你什么都不干;Cindy几乎和Booee成绩一样好,但她对食物强化的要求是放在面前就行了,但一定要有口头赞扬;Thelma则是很容易分心,飞过一个苍蝇,能让他足足分心5分钟。Fouts总结说,这些黑猩猩就像小孩子,他们的学习受到他们个性以及对教育环境反应方式的强烈影响[30]。
动物(特别是灵长类)认知能力的研究通常要面临样本很小而个体差异很大的情况。一个研究探讨了长尾猕猴焦虑特质的个体差异对它们认知任务成绩的影响,强调了在评价个体认知能力时应考虑其焦虑特质差异的重要性[31]。灵长类动物对引起恐惧或焦虑的情境表现出稳定的个体差异[32],这常常被称为是“特质焦虑”(trait anxiety)[33]。这种特质焦虑或是恐惧感上的个体差异是灵长类动物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3]。已经有研究证明特质焦虑上的个体差异会限制啮齿动物[34] 和人类[35~38] 的认知操作。灵长类动物中也表现出类似的效应[39]。并且,对灵长类动物认知能力的研究可能会需要使用一些给实验动物带来焦虑的程序。例如,不同的动物个体对人类实验者[40] 或是暂时的隔离[41] 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两者都是实验程序中常常包括的部分。因此,实验程序可能会引起被试不同程度的焦虑,这会和被试的认知操作相互作用。焦虑水平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在一群猴子中进行测量。研究结果确证了以前在人类、啮齿类和灵长类幼体中发现的焦虑特质和认知成绩间的关系,高水平的焦虑和低的实验合作性以及低的操作成绩相联系[31]。
3.2 动物个性与健康
要理解个性对健康潜在的影响,可以使用动物模型研究个性或者稳定的个体差异(行为和生理上的)如何影响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力。研究个性、生理和健康间的关系为人类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补充[42]。在人类中,我们常常假设,个性通过不同的保持健康的行为影响到健康(例如,饮食、药物使用、拜访医疗机构、锻炼,等等)。与生理学指标联系,对于人类,研究发现具有特定人格类型的个体更易感染疾病,更难治愈,且更易释放高水平的应激激素。同样的,非人类在个性上的不同,也导致了个体应激的基线水平和对疾病的易感性上的差异,以及对物理或心理刺激的不同反应[6]。特定的动物模型研究通过识别对药物使用的易感性方面的个体差异来检验了这些假设[43~45]。然而,个性或者行为特质可能因为反映了不同的生理结构(profiles),这种不同的生理结构使得个体或多或少对特定的某种疾病易感,从而影响健康。动物研究提供一种独有的分析水平来理解个性和健康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够有一种方式来研究生理特质是如何与行为相关联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疾病发展和健康的。动物中的新异恐怖症可以与儿童中的害羞或者行为抑制进行比较,研究在行为水平识别了这些特质的共性,并且在生理水平识别HPA轴功能的普遍性。通过使用动物模型,可以操作个性变量的基因和环境预测因子来考察行为反应倾向是如何影响健康的,可以操作生理变量来观察其是如何导致行为特质和健康变化的。除了这些实验上的好处外,可以使用生命周期短的动物模型来进行毕生的纵向研究,从而考察个性对健康的积累的、潜在的微妙效应。一般来说,通过使用动物模型,可以对隐藏于个性和健康间关系下的生理过程进行更强的深度分析,并且为研究因果机制提供途径。这个领域的未来研究需要集中于识别在物种中可比较的行为特质,并且去识别可比较的生理关联[42]。
3.3 动物个性与动物福利
不同个性的个体会对应激和人工饲养条件表现出不同的易感性,这会直接导致个体福利的不同[9]。考虑个体行为一致性以及潜在的个性结构对于圈养动物是相当关键的:首先,个体行为上的差异可以反映它们应付饲养条件的能力。第二,个体行为差异会引发日常的问题,例如,我们需要对高度恐惧的动物给予特别的注意。第三,行为差异与免疫学状态的复杂关系,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动物的应激和健康问题[46]。个性特征对于野生种群中的个体适宜性有着可观的影响[47,48]。而对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人工选择的圈养动物,依旧存在影响。比如,在驯养的和人工饲养的奶牛中,个性特征对其社会结构的发展以及种畜的人工选择依然是很重要的[46]。
西方很多的犬类收容所除了抚养这些动物,还需要帮助它们寻找收养家庭。个性评定对于收养工作至关重要,比如,人们想把狗从收容所带回家作宠物,需要考虑动物的个性与收养家庭的匹配和容忍性。过度的攻击性、焦虑、恐惧,或毁坏东西等等,这些行为上的问题在收容所收养的狗儿们身上比较常见,可能使狗儿再次面临被抛弃的危险[49]。研究表明对收容狗进行的行为测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它们被收养后的行为问题[50]。行为(用行为测验获得)、血浆中的可的松水平和被收养后的行为问题之间存在紧密联系[51]。对收容狗个性和生理相关情况的评估也利于收容所自身的管理,它能够帮助预测狗儿在新环境中的反应,同时,也使未来的收养者了解这些狗的特点。这些做法可以降低狗儿再次回到收容所的可能[49]。
恒河猴、棘鱼在内的不同物种在冒险倾向上的差异可在不同的情境下反映出来,包括对不熟悉环境和物体的探索、与潜在捕食者的互动,以及面对同种竞争个体[3,7,47,52]。比较野生的和养殖的鲑鱼的行为,发现养殖的鱼在多样化的环境下更大胆。它们可能是或不是富于进攻性的,这取决于在养殖和行为监测过程中的条件。这些研究有力的表明,普遍存在于养殖场中的高密度条件更偏爱富于冒险性和进攻性的个体。缺乏冒险行为和进攻行为的个体可能会得不到食物,很难正常生长。考虑福利和产量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检测幼年鱼类的大胆性,然后在高密度养殖中只使用那些高冒险性的个体,或者调整养殖系统(尤其是喂食方式)以便让缺乏冒险行为的鱼有机会取食[53]。
上述研究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讲,是个体与环境的匹配问题,人格的研究面临同样的问题,两者可以互相借鉴。此外,动物个性的研究还在野生动物保护[54],宠物饲养[24,55],异常个性的矫正与治疗[15] 等方面也已经开始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但要得到确切的结论并应用于实践,特别是与人格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建立更广泛的理论框架,还需要相当的努力和工作。
4 小结
对动物跨时间和情境一致性的相关特质的探讨是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了各个物种的描述性研究以及实验研究,涉及动物个性的维度,动物个性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如何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动物个性在适应环境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功能,以及在心理学、医学和应用习性学方面的应用。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展开对不同情景下各行为间的联系,特别是对某一个性来说,行为间相联系的基因和生理机制;从个体发展角度对行为可塑性;以及涉及个体生存和繁殖状况的野外研究,以理解不同的个性类型是如何得到保持的(维持机制),以及在何种情境下,稳定的个体差异会得到选择并形成个性(产生机制)。总之,对动物个性内在机制以及个性演化过程中一些因果关系的理解,可以泛化到不同物种中去,并且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类个性的本质和演化历史[9],从而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6—10—25
标签:心理学论文; 人格心理学论文; 人格特质理论论文; 动物论文; 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人格测验论文; 文化维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