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与斯托洛维奇的对话*_马克思主义论文

价值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与斯托洛维奇的对话*_马克思主义论文

价值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与斯托洛维奇的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斯托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价值论文,洛维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凌继尧(下文简称凌):价值哲学产生于19世纪,而价值学的术语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1902年法国哲学家P.拉彼、 1908 年德国哲学家E.哈特曼首先使用过这个术语。现在,价值学已经成为各种哲学流派都很关注的一门哲学学科。你多年来从事审美价值的研究,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你这方面的著作《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和《生活·创作·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在20世纪的西方美学中,从美国的桑塔耶纳、杜威到欧洲的茵加尔登、萨特,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理论。请问你的审美价值理论和他们的有什么不同?

斯托洛维奇(下文简称斯):东西方审美价值思想之间无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至于说到我的审美价值学与现代西方美学家不同的地方,那是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价值学和美学中其他方法论流派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既表现为相互吸收,又表现为相互拒斥。

凌: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圈子里曾经流行过反对价值学的成见。例如,原苏联在1960年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第一卷中,价值学被说成是“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领域之一”,虽然苏联哲学界于60年代初期就为“价值”这个哲学范畴恢复了名誉,并在一些全国性的哲学杂志上开始了价值问题的讨论。

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扭曲(把个人看作为社会机器的螺丝钉),有人把价值说当作异己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其中含有新康德主义的原罪。普列汉诺夫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就不同。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价值哲学”产生的背景。所谓“价值哲学”是对19世纪的实证主义——唯科学主义的一种独特的反动。实证主义宣告自然科学知识的无限权威,与此相反,德国哲学家鲁道夫·洛兹(Rudolf Lotze,1817—1881年)和新康德主义者把价值解释为科学认识无法接近的观念世界。被这样理解的价值哲学也反对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被看作为实证主义的变体。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H.Rickert,1863—1936年)就指责马克思主义力图“把历史科学变成普遍化的自然知识”,而把整个历史变成“经济史”,“注意力主要转向经济价值”〔1〕。 普列汉诺夫曾和李凯尔特进行过争论,指出“全部问题在于这种价值的性质是怎样的”〔2〕。 尽管新康德主义对价值范畴作出了自己的解释,然而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拒绝这个范畴,而是看到对它作不同理解的可能性。

凌: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学为基础的美学家们,也会有各不相同的审美价值理论。关键在于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请问你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切入点是什么?

斯:是马克思的“经济价值”、或值的概念。值是价值的一种——经济价值,仔细研究马克思对值的理解,就能从中提取适用于一般价值概念的东西。

凌:这里首先涉及到术语的翻译问题。“值”(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和“价值”在德语中是用同一个词Wert来表示的,俄语中用词义相近的两个词表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一般都把它们译为“价值”。为了表示区别,我在这里分别译为“值”和“价值”。

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主要的注意力确实在经济价值方面,但是并不像李凯尔特所认为的那样,把它们当作唯一存在的、真正的价值。马克思对值的分析是理解价值和价值关系的本质的途径之一。应当指出,马克思在论证值时,并不局限于政治经济学领域。在40—50年代的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对社会关系进行哲学理解的上下文中使用值的范畴。马克思在这里感兴趣的是客观和主观、实践和理论、人和物、质量和数量、本质和表象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学和其他领域的相互关系。因此,在似乎远离美学的著作中,涉及到许多美学问题。1857—1858年马克思研究了费肖尔的《美学》。里夫希茨在评价马克思对该书的摘录时指出:“对费肖尔摘录的很大部分研究对象的自然本质和它们的审美意义之间的关系……引自费肖尔书中的摘录显示出批判粗俗自然主义的明确倾向,粗俗自然主义把人性当成物质性,又把物质性当成人性。马克思对审美价值问题的这种态度,同他对商品拜物教的揭露,以及经济学中主观和客观问题的解决联在一起,这是十分明显的”〔3〕。

凌:不过有人认为,虽然《资本论》和马克思的整个经济学理论阐明了价值问题的许多方面,然而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并非值的理论,而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劳动者被剥削、异化和压迫的学说,以及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想的学说。原苏联著名哲学家纳尔斯基就主张,价值不同于效用,它主要是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的理想。在这方面引用《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值的理论是一种误解,在德语中Wert既表示值,又表示价值,但这绝不意味着这两种概念相等同。马克思就曾经批判过瓦格纳企图通过词的起源把经济学范畴和经济关系价值学化。

斯:马克思确实激烈地反对从表示概念的词语的词源引伸出概念的做法,不过也赋予这种词源学以重要意义。语言学材料表明,“‘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而,这也是‘价值’的种概念”。〔4 〕这是价值关系最一般的公式。为了阐述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他的学说的各个方面,比如对剥削和人的异化本质的揭示,关于社会主义理想的学说等都是重要的,然而不能低估他关于值的理论对价值学的方法论意义。因为我们在这里要解决的是价值和价值关系的本质问题,是价值学的基本问题——价值关系的客体问题、价值存在和价值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

凌:你能否具体谈谈马克思关于值的理论对你的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斯:首先,马克思以分析经济意义上的值为例,出色地论证了社会价值的客观性。马克思指出经济价值作为物的“社会属性”具有客观性〔5〕。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使用了“Wertsein ”(价值存在)的术语,以表示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劳动产品。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无疑是客观的,但是这种客观性不是表现在自然涵义上,而是表现在社会历史涵义上。他对表示价值客观存在的范畴,以及属于意识和表示主观体验的评价范畴作出区分。对他来说,值或经济价值绝对不是评价的产物。他尖锐地批评了阿·瓦格纳从价值评价中推导价值的企图。〔6〕

凌: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你关于审美价值客观性的结论正是以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为基础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都是价值,对于一般价值具有代表性的普遍规律,不能不既在经济价值又在审美价值中表现出来。马克思在研究经济价值理论时,屡屡涉及美学问题,也是由这一点引起的。

斯:确实如此。马克思还把使用价值称作为“物质财富”〔7〕, “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8〕。 对于价值也可以这样说。因此,马克思批判自然主义和拜物教对值的存在的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自然主义者“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9 〕。拜物教徒“即使没有把值看成(被孤立地考察的)个别物的属性,毕竟把值看成物和物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值只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它的物的表现,——人们同他们的相互生产活动的关系”〔10〕。非经济的价值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它的物的表现”,虽然这种社会关系不同于值中所体现的那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揭示,也表现了异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价值关系和价值意识被颠倒的机制。还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揭示出货币对人和人的关系的颠倒作用:“货币就已是个性的普遍颠倒:它把个性变成它们的对立物,赋予个性以与它们的特性相矛盾的特性”〔11〕。这里所说的无疑是这样一些价值特性。如美和丑,智慧和愚昧,坚贞和背叛,勇敢和懦弱等。

凌:你是否想藉此说明,如果没有对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互关系的认识,就不能够揭示无论经济价值还是审美价值的实质。物的经济价值不只是物的自然属性,而且表现了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应地,审美价值既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又含有不取决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关系。

斯:正是这样。马克思关于值的学说对价值理论的方法论意义还在于,马克思依据对价值关系对象的社会分析,进而理解使用价值和整个值的经济学范畴,把它们理解为物对人的存在、社会关系的物的表现的存在。“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这条原理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段话的注解:“……但物本身却是对自身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人的”关系。马克思接着写道:“我们知道,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有可能的”〔12〕。

凌:马克思对经济价值的分析揭示了一切价值(包括审美价值)最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对象和现象的价值属性的社会制约性。你曾经认为,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法也论证了价值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具有社会历史性。马克思写道:“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13〕。

斯:我们强调一遍,不仅仅是主体,而是“活动着的主体”!也就是说,马克思把消费与生产一起,看作为实践过程。“消费行为”绝不等同于“知觉行为”。因此,在消费的客观实践过程中、而不是在主观知觉中产品成为产品,衣服成为衣服,房屋成为房屋的。马克思在表明物质和观念之间的辩证联系的同时,也指出了它们的区别。消费本身是物质过程,但是它通过需要产生观念过程:“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因此,“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14〕。这样,形成了因果联系的锁链:生产—消费—需要—需要意识(动力、目的,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生产。当然,这种决定性不是单向的。发达的生产也能产生需要,需要以消费为中介:生产—对象—对象知觉—需要—消费。

凌:马克思把这条原理直接用于艺术:“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5〕。从而产生了下述联系:艺术生产—艺术作品—艺术知觉—艺术需要。

斯:可以用更一般的形式表述为:生产—为主体的对象—为对象的主体。马克思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生产”和“消费”是广义的,包括创造美的艺术生产)客体和主体相互关系辩证法的这种分析,在表明它们的联系和相互过渡的同时,清晰地区分出物质和观念、客观和主观、实践和理论。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马克思尖锐地批评他把实践关系和理论关系混淆起来:“但是在一个学究教授看来,人对自然的关系首先不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而是理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第一句话中就已经混淆不清了”〔16〕。这种混淆必然导致把价值和评价相等同,或者把价值归结为评价。

凌:你从马克思的经济价值概念入手,以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为指导,分析、比较了其他各种哲学流派中的价值理论,对自己的审美价值理论作了哲学上的论证。我们看到,19世纪平行地形成两种不同的价值概念。在马克思的同龄人洛兹和新康德主义者那里,价值与现实相对立,具有客观—观念意义。马克思则以经济价值为例,表明了它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形成过程和它的意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这两种价值观具有本质差异,它们是否也有共同之处?

斯:共同之处在于,第一,强调价值的结构,这种结构不能归结为存在于“纯”自然中的、“自在的”物质对象。价值在其结构上不是物,而是物的意义,虽然对这种意义马克思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作出不同的解释。第二,无论马克思主义还是新康德主义,都清晰地区分出价值关系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区分出价值和评价,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世界和价值的主观解释,虽然这种批判是从不同的哲学立场出发的。

凌:苏联解体和东欧政局剧变给马克思主义研究带来强烈的冲击,你能否从价值这个视角谈谈马克思主义在苏联东欧的历史命运。

斯:这里涉及到全人类价值和阶级价值的问题。新康德主义者把价值标榜为亘古以来就是全人类的,然而他们中某些人,例如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1848—1915年)的评价判断却带有赤裸裸的阶级性。文德尔班无条件地赞同西方列强凭藉坚艇利炮,对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和疯狂掠夺,从肉体和道德上毁坏一个又一个“野蛮”民族。他把获胜的社会视为最高道德价值的体现者〔17〕。更有甚者,新康德主义者指责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伦理学论证,认为应该由康德特别是康德的伦理学来补充有阶级局限性的马克思主义。从“合法的马克思主义”演变到新康德主义的俄国经济学家图甘—巴拉诺夫斯基(1869—1919年),在给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沃尔伦德尔(1860—1928年)《康德和马克思:伦理学社会主义概论》一书(圣彼得堡,1909年)写的序言中确认,“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的整个体系贯穿着对伦理学的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始终如一地把阶级利益置于道德的地位上。”

凌:评价判断确定具有阶级性。在原苏联和东欧的马克思主义者圈子里,是怎样看待阶级价值和全人类价值的相互关系的呢?

斯: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我不仅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经典作家的著作,而且也指马克思主义为数众多的支持者和宣传者的著作)存在着两种倾向:第一种是人道主义倾向,承认和坚持全人类价值。第二种倾向认为阶级利益高于全人类的利益和价值,全人类的利益和价值完全被说成是虚幻的、“资产阶级的”或“小资产阶级的”欺骗。我本人赞同第一种倾向。

凌:然而,恩格斯确认,“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从而得出结论说:“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他还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18〕。列宁发展了恩格斯的这些原理,他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指出,“我们不相信有永恒的道德,并且要揭穿一切关于道德的骗人的鬼话。”“我们否定从超人类和超阶级的概念中引出的这一切道德”〔20〕。认为全人类价值高于阶级价值,岂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列宁主义的修正?

斯:马克思主义激烈的反对者,如上文中提到的新康德主义者图甘——巴拉诺夫斯基在攻击马克思主义没有真正涵义上的伦理学时写道:“承认超阶级道德是同唯物史观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激烈的支持者,如庸俗社会学艺术观的代表就乐于坚持阶级价值高于全人类价值,他们把艺术的价值意义、艺术的本质看作为某个阶级的心理意识形态的表现。这两种观点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把道德的阶级解释,同道德中全人类价值的揭示、道德中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恩格斯来说,无产阶级道德的真理性也是相对的。“但是,现在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那无产阶级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21〕。而且,甚至如此对立的道德体系——基督教封建道德、现代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所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22〕。例如,“从动产的私有制发展起来的时候起,在一切存在着这种私有制的社会里,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窃”〔23〕。恩格斯并非偶然地认为,“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来是有过进步的”〔24〕,虽然“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25〕。可以说,走向“真正人的道德”就是道德进步的标准。至于列宁,他在肯定道德的阶级性的同时,也指出,“道德是为人类社会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对劳动的剥削服务的”〔26〕。在1899 年讨论俄国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时列宁主张,“根据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社会发展的利益高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7〕

凌:你刚才提到恩格斯说的“真正人的道德”。这种道德是在未来无阶级的社会里起作用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未来社会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以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共产主义……等于人道主义”〔28〕。那么,什么是“真正人的道德”的标准?

斯: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人道主义的共产主义,而不仅仅是共产主义,因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也可能存在“粗陋的”共产主义,即“到处否定人的个性”的共产主义〔29〕,以及“兵营式共产主义”〔30〕。

凌:如果我们承认阶级价值和全人类价值的辩证统一,但是,对这种统一作出如下的解释:从来没有任何阶级能够像工人阶级那样完美地表达全人类的利益。对此你有何评论?

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道主义性质不容怀疑。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力图实现自己的社会思想,认为人和社会的解放应该通过阶级的革命活动来进行,这个阶级除了自己的锁链以外什么也不会失去,它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无产阶级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解为人类的救世主和解放者、人的种类本质的化身、全人类利益最好的表达者,尽管异化过程不能不歪曲和改变这个阶级成员的人的本质。根据这种逻辑,逆向思维也是可能的:如果无产阶级表达全人类的利益,那么,全人类利益也就是无产阶级利益,而无产阶级道德就是全人类道德的基础。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正是沿着这条道路行进的,他们把道德归结为无产阶级利益,否定道德的全人类本质,从而否定道德本身。

凌:马克思主义中这两种对立的倾向,在19世纪末期就表现在各种社会民主派别中。例如,伯恩斯坦或考茨基的理论,布尔什维克或孟什维克的纲领,瑞典社会民主派或欧洲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都充分体现了这两种倾向中的某一种倾向。

斯:这种划分首先带有政治性,而这种政治性远不总是符合某种哲学(包括价值论)原则。在与马克思主义有某种联系的各种派别中,对于上述两种倾向的相互关系作出不同的处理,有时候人道主义倾向占优势,有时候阶级倾向占优势。无疑,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政治体制在观念上依靠阶级因素的绝对化(在工人阶级名义下捍卫的是新权贵的利益)。在解决全人类价值和阶级价值相互关系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历史发展的这个教训应当记取。

凌:马克思强调了审美价值的全人类意义和美的全人类本质。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之所以产生,既因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又因为“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31〕。古希腊艺术具有全人类的意义,所以“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尽管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32〕。不过,马克思并没有像洛兹、尼采和新康德主义者那样,在广泛的哲学意义上使用“价值”这个术语。

斯:这里的一个原因是,使用这个术语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独特的时髦,从而导致它的庸俗化。尽管如此,马克思从自己的方法论立场出发,研究了价值哲学的具体问题。新康德主义者把价值同世界的科学认识相对立。马克思也认为,价值关系确实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不能归结为对世界的科学理论把握:“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33〕。

凌:这样看来,“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就是一种价值关系,它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审美艺术关系,宗教关系和道德关系。最后,请你对这次谈话作一个简单的小结。

斯:马克思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人对世界的价值关系,而在于新康德主义完全看不到价值关系和价值论关系之间的区别。新康德主义完全正确地看到对世界的价值关系和科学理论关系的原则区别,然而却把认识论本身价值学化。马克思指出了对世界的科学理论掌握和精神价值掌握的区别,然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却“以列宁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把价值关系看作为一种认识过程,从而价值关系被不合理地认识论化。我们认为,研究价值和价值关系有效的方法论是,既不把认识论价值学化,又不把价值学认识论化。

注释:

*1993年8月我在莫斯科时曾和斯托洛维奇就审美价值的历史和理论问题作过详细的讨论。回国后我和他通过书信继续进行这种讨论。征得他的同意,我把讨论内容整理成若干篇对话,本文就是其中之一。在写作过程中,斯托洛维奇还给我寄来了一些新作,供我参考和利用。斯托洛维奇为波罗的海地区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美学学会主席,国际美泶学会负责人之一。——作者注

〔1〕李凯尔特:《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圣彼得堡,1911 年,第159、160页。

〔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84页。

〔3〕里夫希茨:《艺术问题和哲学问题》,莫斯科1935年版, 第25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19卷,第406页,下文中凡引自该书的,只标卷数和页码。

〔5〕同上书,第23卷,第89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19卷,第407页。

〔7〕同上书,第23卷,第48页。

〔8〕同上书,第13卷,第16页。

〔9〕同上书,第19卷,第406页。

〔10〕同上书,第26卷第3册,第159页,译文有改动。

〔11〕同上书,第42卷,第155页。

〔12〕同上书,第42卷,第124—125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46卷上册,第28页。

〔14〕同上书,第46卷上册,第29页。

〔15〕同上书,第46卷上册,第29页。

〔16〕同上书,第19卷,第405页。

〔17〕文德尔班:《序言·哲学论文和言论》,圣彼得,1904年。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20卷,第102、103、 101页。

〔19〕即著名的《青年团的任务》,自1933年起,该书在我国的译本达10多种。

〔20〕《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9卷,第306、303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20卷,第102页。

〔22〕同上书,第20卷,第102页。

〔23〕同上书,第20卷,第102—103页。

〔24〕同上书,第20卷,第103页。

〔25〕同上书,第20卷,第103页。

〔26〕《列宁全集》第39卷,第306页。

〔27〕《列宁全集》第4卷,第192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42卷,第120页。

〔29〕同上书,第42卷,第118页。

〔30〕同上书,第18卷,第470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42卷,第97页。

〔32〕同上书,第46卷上册,第49页。

〔33〕同上书,第46卷上册,第39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价值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与斯托洛维奇的对话*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