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多角度历史观点题的命题方式和考查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观论文,命题论文,多角度论文,目标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历史上的人和事的看法即为历史观点;对同一历史现象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实践来看,以多角度历史观点为内容的高考试题有所增多,并呈现出不同的命题方式和考查要求。
一、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解释、说明
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试题通过材料提出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多角度观点,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应该说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说明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试题以《剑桥中国晚清史》提及的辛亥革命性质的说法为材料,要求考生对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观点做出解释、说明。我们知道,人们对辛亥革命以“革命”的名号为标识是没有异议的,各版本教科书也是按照革命的定义来组织内容进行叙述的,如反清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组织的建立、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以及清廷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试题则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角度选材和设问,创设了一种要求考生从新的情境下认识辛亥革命意义的问题。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不同的背景出发,可以对其性质做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将辛亥革命放在“1911年秋至1912年春”的时间段和历史背景下审视,它只是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等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方面。将辛亥革命放在1900-1913年的时间段和更为宽广的背景下审视,可以看成为一种包含了背景、过程和影响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现象;而对中国的影响,除政治变革以外,还包括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的历史概念对辛亥革命的多角度观点作出解释。根据材料和要求,考生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能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判断出辛亥革命属于一场政治革命的观点;二是能从社会革命的定义出发,概括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活习俗出现之间的关系。
【例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38题第(3)问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这段材料说到的两种分期方法是一种历史解释,即对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方法的两种角度的观点。试题要求考生结合相关的史实对这两种角度分期的观点进行说明。显然,第一种分期方法是从社会形态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社会形态。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种分期方法是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论证、阐明
对历史观点的论证,即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历史认识或者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未知和高层次的问题。其联结点就是方法的运用,如判断、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这种试题,一般通过相关内容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其中包含着不明确和未知的历史问题,常以比较题的方式呈现。
【例3】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3)问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萌芽状态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就孕育了。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不可能发展成为成熟的生产方式,雇佣劳动就是一个例证。阅读该题知道,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有雇佣劳动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实,考生需要针对这些史实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自己对恩格斯论述的认识。从这一设问看,要从材料三来分析与思考。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脱离萌芽状态而正式形成,才能从“原初工业化”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论证观点需要论据和方法,就这一观点的论证而言,论据可以来自材料,也可以来自所学知识;论证的方法可以是演绎法,也可以是归纳法。考虑到试题所提出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的要求,本题可以根据材料一、二中的信息,采用归纳法论证恩格斯的这一观点。
由于对“历史前提”的认识是一种开放性的要求,即历史前提可以是一种要素或多种要素。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全面解读三段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并进行分析。这种认识可以针对“历史前提”的内容、要素,也可以针对历史前提转化的条件和原因等等。总之,围绕“历史前提”的方方面面都可入题。在谈自己的认识时需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即紧紧围绕“历史前提”这个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如果以市场这一历史前提的要素为例,可以对本题作出这样的表述:
论点:只有在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正式形成。
论证:英国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海外市场的需求,进而极大地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催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
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导致的低购买力、重农抑商政策对国内市场的限制,以及闭关锁国形成的海外市场萎缩,中国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结论:中英两国的历史证明,只有当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形成。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
按照“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这种三段式的论证方式,可以对恩格斯有关“历史前提”的观点作出上述说明。当然,历史前提也可以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资本”“技术”和“煤铁资源”等要素,只要根据“历史前提”的要素,言之有理,论证充分即可,其表达方式可以仿照上例进行。我们认为,这类试题的考查重点,在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多角度论证历史观点的方法与能力。
【例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1)问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新航路开辟这一内容,大多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是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顺序展开的。在这样的叙述体系中,哥伦布航行美洲与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海一样,只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个事件。试题将这一事件抽象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现象,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哥伦布航抵美洲具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两种新观点,从而创设了不同于教材和教学的问题情境。设问从辨别“偶然”与“必然”这两种不同的解释角度出发,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原因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证明。
从试题的表述和要求看,“谈谈你的观点”与判断有关,“说明理由”与论证有关。对美洲的“发现”是偶然或必然的观点的判断,首先要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定义,将所学的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与其进行对照和论证,看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定义。“说明理由”,应当对相关的观点给出证据支撑予以证明。如果从孤立事件的角度看,哥伦布航抵美洲这件事可以认为是偶然的,因为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印度或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他本人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印度,因此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如果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看,其首航的结果可以看成是必然的,因为当时“发现”美洲的历史时机已经成熟,如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寻金热的出现、传播天主教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条件的具备,加之陆上商路受阻等原因。因此,哥伦布航抵美洲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例5】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第(3)问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一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二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自然经济的解体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陈旭麓先生的观点,就是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双重影响的概括。试题的设问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展开的,主要考查“运用判断、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这一问的要求较高,涉及观点的概括、论证及其表述,类似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想得到好的效果,训练与组织作答非常重要。首先,要根据材料概括出陈旭麓先生的观点,如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积极影响为主。其次,要用生产方式变动作用的内容论证这一观点,如推动经济近代化、瓦解自然经济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积极影响方面的史实,以及“迷惘和阵痛”种种表现等消极影响的史实等。最后,要将论证的过程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表述出来。
三、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评论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是历史高考的一条重要目标。这样的试题,常常引出与所学内容有一定联系但考生不常见的观点,按照材料或试题情境提出评论的要求。其历史观点,可以蕴含在材料中,也可以直接呈现出来。
【例6】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38题第(2)问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例7】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2)问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②材料二 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例8】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以上三题的设计方法基本相同,观点都蕴含在材料中,都要求在理解观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如果要说区别,主要是最后一题即全国卷试题,其观点比较隐秘和多样化,是一种多角度的观点,而且,答题的要求也较为开放。
从浙江卷所提供的这一材料可以看出,顾炎武在指出分封制和郡县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对这一观点的评价,主要应从时代背景的角度着眼。明清时期,“郡县之失”的弊端完全暴露。一方面,君主专制登峰造极,“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另一方面,官僚腐败,“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顾炎武从国家和民众利益出发,提出分权的思想切中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这种主张,无疑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揭露了官僚的腐败,具有进步性。当然,这种主张仍然属于传统思想的范畴,尚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从山东卷所提供的这一材料可以看出,赵轶峰认为对黄宗羲思想的评价应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将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即黄宗羲的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的范畴;二是全面分析的角度,黄宗羲的思想在当时来说确实是比较进步的,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也就是说,要用历史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以此为标准,可以从两方面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作出评价。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三权分立”的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从辩证的方法来看,这种主张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但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从全国文综卷所提供的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以及相关设问来看,实际上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两段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同意这一观点?材料中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作出不同的归纳。从叙述对象的角度看,一种是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一种是反对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从叙述的内容的角度看,一种是西方崛起过程的观点,一种是西方崛起原因的观点。两段材料围绕西方崛起的时间、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史实证据,并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学习要点”的规定,如“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等内容就与其有关联。这些内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分别在政治制度、人文精神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专题中呈现;这些内容,试题中则是作为西方崛起的材料出现的。这就要求考生在熟悉西方崛起的过程、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动和整合相关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相关观点进行评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对西方崛起的多角度观点,可以做出多角度的评论。命题者也作出了这样的提示:“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如单说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就有三种答案:一种是认同的观点,一种是反对的观点,还有一种是部分认同部分反对的观点。要说答题思路,大体上包括“归纳观点”“说明态度”“举出理由”和“作出评说”几个环节。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命题的否定论文; 欧洲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美洲文明论文; 黄宗羲论文; 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