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乡镇民间体育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以G镇为个案的实证考察
李慧萌,汪 波
(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摘 要: 采用个案分析、实地调查、口述史记录等研究方法,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G镇民间体育组织演变的历史脉络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乡镇体育组织变迁进行了理论探索。研究认为改革开放40年G镇民间体育组织经历了恢复初建期(1978-1991年)、快速成长期(1992-2001年)和蓬勃发展期(2002-2018年)三个阶段的流变过程。G镇民间体育组织变迁对我国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启示是:传统与现代融合是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文化诉求;国家与社会互构是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主体关系;走向“善治”是未来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治理理念。
关键词: 乡镇体育;民间体育组织;改革开放;变迁;启示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波澜壮阔的40年,也是我国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201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面开启了我国由“金牌体育”向“全民体育”目标迈进的新篇章。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1]。可见,全民健康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当前已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然而,与城市体育相比,乡镇居民体育参与严重不足,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乡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物质文化需求与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乡镇体育“非组织化”与乡镇居民体育健身“原子化”现象并存,我国乡镇体育组织发育不足和体育组织管理缺陷严重影响了乡镇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鉴于此,探讨改革开放40年来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乡镇民间体育组织产生、形成、演变与发展问题,对未来乡镇体育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工作面布置长度为2N的探测测线,其中U′(ri,tj)为合成孔径处理后i测点探测的合成信号值,M为起始探测点,M+2N为终止探测测点,ri为i点到M+N测点的距离,l为单一测点重复探测次数,Wi,k为相关系数,U(ri,tj)为ri探测测点第j次测量时的波场值,τij为权系数Wi,k取极值时的时移量。
县级以下水利普查工作机构形成的需归档文件材料,应在完成收集、整理工作后,及时向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归档。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将应归档文件材料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省六安市G镇民间体育组织演变为个案研究对象。G镇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距六安主城区约43公里,地处江淮,大别山北麓,面积88.4平方公里;全镇4.3万人口,13 412户,辖14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2013年获“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乡镇”称号。G镇自古商贸繁荣,商船经淮通江达海,其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文化习俗、人口分布方面在我国乡镇社会中具有典型性。
1.2 研究方法
1.2.1 个案研究法
选取G镇未必具有代表性,但笔者力求将改革开放以来该镇的民间体育组织置于国家与地方、历史与现代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深度描写,旨在寻找一些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进而为解释我国乡镇民间体育组织演变逻辑,重构乡镇民间体育组织运行秩序,促进新时代乡镇体育组织发展提供参考。
1.2.2 田野调察法
采用观察、参与、访谈、实物考证等方式收集一手资料;与之相应的有备忘录、录音、录像等采集方法。笔者分别于2015年9-10月,2015年12月-2016年1月,2016年6-7月入住田野考察所在地,累计时间达三个月以上。
1.2.3 口述史与深度访谈
研究借鉴了陆学艺主编的《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对新中国农村改革的阶段划分,以及《中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978-2010)》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研究的阶段划分,结合G镇实际,将改革开放40年G镇民间体育组织演变的历程总体上化分为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92-2001)、小康社会建设时期(2002-2018年)三个阶段。
1.3 操作性定义
1.3.1 乡镇
《辞海》对乡、镇的解释为:“乡为县或区以下的农村基层行政单位,镇为县(区)所辖的行政区划单位。”我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其中镇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国务院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规定:“镇是聚居人口在2 000以上,有相当数量的工商业居民,并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镇的建制,镇以下不再设乡。”可见,乡和镇均属于县、自治县领导的行政单位。
1.3.2 民间体育组织
众所周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自觉担负起了思想启蒙的社会责任。然而,许多人以往总是将眼光专注于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等先驱者身上。其实,在“五四”激潮中走出的魏金枝,虽然还是一个学生,但也自觉投入到了思想启蒙的热潮中。经过“一师风潮”的洗礼,魏金枝开始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从一定意义上说,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行社会革命的启蒙,是“五四”时期的魏金枝自觉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他从无政府主义思想立场出发,批判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家族制度,提倡婚姻自主,主张民主自由,显示了一个“五四”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2.1 组织形态
2 改革开放40年G镇民间体育组织演变的历史脉络
采用了“推荐”和“抽样”两种方式进行访谈咨询,通过关键咨讯人,对不同阶段镇政府领导、分管工作负责人、体育组织成员、普通群众进行口述史记录,了解G镇“1978-1991年”、“1992-2001年”、“2002-2018年”三个阶段民间体育组织的形态与运行机制,为分析组织变迁规律寻求史料支撑。
2.1 恢复初建:改革开放初期的G镇民间体育组织(1978-1991年)
2.1.1 组织形态
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人以上有意识的协调力量和活动的合作系统[4],组织形态是指为了实现组织行为而实现的社会组织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权力空间的让渡,公民自我权力空间得以释放,社会组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而那些以游戏为特征的、以身体锻炼为目的的民间体育组织也相继呈现出来。这些组织虽然没有像正式社会团体一样履行审批登记手续,但却在乡镇社会广泛存在。
改革开放初期G镇民间体育组织总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主导型的体育组织,主要有舞龙队、龙灯队、花鼓灯队、篮球队和乒乓球队。该类组织具有相对明确的目标和正式的管理结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形成的,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乡镇政府参加体育竞赛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政府负责活动期间的组织管理和经费支出,其成员主要由街道社会青年、集体单位职工和学校教师组成。另一种是自主松散型的体育组织,主要有伙伴式、家庭式、邻里式、族群式、乡约式等组织形式。该类体育组织形式多样,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管理要求,组织成员主要由血缘、地缘关系的乡民构成,活动的开展是根据不同类型群体的体育兴趣和爱好随机进行。
其二,作品中两种完全相悖的审美质素,均势并置而能相成,如黄宾虹论笔墨即要求“润含春雨,干裂秋风”,春雨与秋风,显然是截然相悖的品质,而在大家手里能自由拿捏,浑然相成。吴德旋亦论到书法用笔的微妙分寸,在于“秀处如铁,嫩处如金”,他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云:“书家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靡之病也。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臻斯境者,董思翁尚须暮年,而可易言之耶?”⑤以董其昌晚年书画笔墨证之,可知“人书俱老”的境界,在中国艺术中很重要的体现,就在于对笔墨微妙分寸,尤其是对相悖而相成的分寸的自由拿捏。
2.1.2.4 自发形成的松散体育组织
徐艺别无选择。五十比一,他不相信他的运气会那么差。他咬咬牙,从五十万里拿出一万,放在地上,直瞪着左达,道:“这可是你说的,来吧。”
支气管堵塞主要发生在管理条件差的鸡场,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春秋冬季节高发,近年来季节性趋于不明显,呈增长性发病趋势。
早在1954年G镇就有一支篮球队,当时代表G镇参加六安县组织的篮球比赛。这支队伍持续到1966年“四清运动”,文革十年(1966-1976)因为要“抓革命、促生产”,只允许唱“样板戏”,加上大集体的生产方式,农民为了挣工分没有业余时间,所以篮球活动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来,直到80年代初期,G镇的篮球爱好者又重新组建了篮球队,后逐渐成立了G镇街道篮球队、G镇中学篮球队和G镇小学篮球队。该时期G镇篮球队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老一辈篮球爱好者的参与和带动,另一方面得益于当时“下放知青”对篮球运动的宣传和引导。这一时期G镇民间篮球队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篮球队的活动是以“玩”为主要目标,下放知青对篮球队的形成与发展影响较大。第二,篮球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中小学体育场地和师资资源,政府在竞赛活动上给与较多的物力、财力支持。
解放初期G镇就有“玩龙、耍龙灯”的地方文化习俗,舞龙队和龙灯队也是G镇早期成立的民间体育社团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舞龙舞狮活动一度被禁止。直到1982年,随着G镇农村“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民有了生活的自主权,对精神文化需求开始增加,乡土体育项目也逐渐得以恢复。G镇当时有两支“舞龙队和龙灯队”,其中街道和村落各有一支队伍,主要是在每年正月期间出现,走家串户玩耍,以娱乐节庆、祈福谋生为主要目的。也有政府安排“花鼓灯”给乡镇烈军属拜年类型的,该活动由大队和生产队负责组织安排,并给表演者记上一定的工分。1983年、1984年、1985年连续三年,由G镇文化站牵头,帮助成立了G镇舞龙、龙灯队,后因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解体,单位(搬运站)职工(队员)老化分散,政府不再支持而解体。
2.1.2.2 “知青”带动下的民间篮球队
五年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密集颁布实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有十几部之多,其中有六部是新制定和修改幅度较大的;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社会公布。为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时,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放到了同一小组。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密集推出,就是要彻底改变发展观念,坚决摒弃错误的发展观,不再以GDP论英雄。由此可见,中国关注经济增长质量,绝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而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
2.1.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民间舞龙队
2.1.2.3 “单位制下”的乒乓球队
计划经济时期“单位体制”是以实现社会整合和扩充社会资源为目的的制度化组织形式,单位承担实现个人利益需求的全部职能。体育也不例外,单位职工的体育利益需求是通过单位来实现的,单位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是对政府群众体育治理方式的回应[5]。对于G镇而言,除了政府组织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以外,集体单位开展的系统内竞赛活动也是乡镇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乒乓球作为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一方面受当时“乒乓外交”政治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项目本身容易开展的特点所致。该时期G镇中小学、粮站、食品站、供销社等规模较大的集体单位都有自己的乒乓球台,尽管条件简陋,却是职工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G镇乒乓球队主要是粮站职工自发组织的团队,80年代在六安县粮食系统比赛中取得过较好成绩。
2.1.2 组织运行
该阶段,除了行政主导型的体育组织之外,因兴趣、爱好、传统、习俗等因素随机组合而成的自主松散型的体育组织,也是乡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代表性的有伙伴式、家庭式、邻里式、族群式、乡约式等。自主松散型体育组织一般由居民自发建立,不以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是居民自下而上自愿、自发结合而形成,并自行运作的体育组织。该类组织无正式的规章制度,组织形式主要是基于族群、邻里、血缘为纽带,参加锻炼的人群完全以自愿为原则,其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由组织者决定,具有鲜明的草根性、地域性、松散性、易变性和广泛的参与性等特征[6]。
2.2 快速成长: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G镇民间体育组织(1992-2001年)
冯晓丽认为民间体育组织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含体育社团、体育民办非企业与体育基金会,又包括未经登记的公益性、互益性体育组织[2]。郑国华认为民间体育组织一般也称非营利性组织或非政府体育组织[3]。鉴于此,本研究将乡镇民间体育组织界定为以服务乡镇居民体育健身、运动竞赛、休闲娱乐等需求活动为宗旨,由乡镇居民自愿组成,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公益性、互益性体育组织。
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化改革以及由此带动的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化,使得一些原来国家控制的社会空间归还社会,社会逐渐成为一个与国家相并列的资源配置者,可以独立地向社会主体提供资源和机会[7]。也因此民间积累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体育资源,原来由政府体育组织及其事业单位治理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政府与民间体育组织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与计划经济时期G镇民间体育组织的形式和内容不同,该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深入推行,原本在单位体制下形成的G镇民间舞龙队、花鼓灯队相继解体,G镇粮站、食品站、供销社等集体单位下成立的乒乓球队也日渐式微,政府主导下的民间体育组织处于萧条发展的窘境,而自主松散的民间性体育组织却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通过对建筑、结构、MEP等各专业模型的管线综合深化设计后,对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碰、缺”等问题进行了处理。但要完成符合现场安装需求的预制加工图纸,对模型的细化修正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模型及图纸层面上,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施工工艺以及经济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对于纯理想主义的深化设计图纸,未考虑现场实际偏差等,工厂化预制很容易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预制完成后,在安装时才发现预制的半成品与实际情况不符,那工程化预制就毫无意义可言。管线综合优化、合理化及现场核对工作对于工厂化预制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是一项能源消耗量很大的技术,虽然人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但是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能耗还是有增无减。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污水以及污泥的运输,处理阶段的供氧和最后的污泥处理等环节。目前,大多污水处理厂都使用改良后的AAO和氧化沟工艺,两者都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处理,而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电耗占总用电量的70%以上,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例如,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3~2017年期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如图1所示。
2.2.2 组织运行
2.2.2.1 政府主导下的“G镇农民体育运动协会”
1995年《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加速了农村体育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同年G镇也出台了《关于成立“G镇农民体育运动协会”的通知》[G镇办字(95)08号]的文件。该协会是在G镇政府主导下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的第一个正式的体育社会组织,也是当时成立较早的农村民间体育组织之一。G镇农民体育运动协会的成立,解决了当时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没有抓手的困境,对后期组织开展乡镇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G镇农民体育运动协会”的成立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体育政策因素。该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政策,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强调了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农村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领导重视因素。乡镇体育工作的开展与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有较大的关联。
2.2.2.2 市场支持下的“G镇篮球队”
90年代,在地方政府的重视、民间篮球文化的传承和当地群众的支持下,G镇篮球队获得了六安市“小康杯”农民篮球赛三连冠,也因此“G镇篮球”成了六安地区农村体育的名片。作为该时期G镇民间体育组织的主要依存形式,表现出了时代性的特征:第一,组织成员身体条件更加优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一时期篮球队员在形态和机能方面比以往更加优越,社会青年、大学生、回乡创业者成了该时期民间体育组织的主要成员;第二,自发组织的竞赛活动更加频繁。思想领域的解放,不仅拓宽生产方式的视野,而且改变了农民的体育生活方式。篮球队自发组织的竞赛活动频率越来越高、方式也越来越灵活。第三,组织发展得到乡镇社会精英的帮助。9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G镇年收入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私营企业主越来越多,一些爱好篮球运动的企业主慷慨解囊,支持民间篮球队的发展。
2.2.2.3 社会驱动下的“G镇象棋队”
90年代录像、电视的普及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乡镇居民的业余生活方式,绝大部分居民在劳动之余习惯沉溺于看电视、玩纸牌、打麻将当中,而有组织的身体锻炼活动仍然算件新鲜事。因此,这一时期G镇除了篮球这个传统项目以外,“象棋”作为一种融规则、竞技、体能、智能于一体的“益智性”游戏也是民间文体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1992年G镇政府组织开展了规模较大的“象棋”比赛,这次比赛吸引了村落、学校、街道和企事业单位代表队约200多人参加,较好地促进了民间象棋活动的开展。由于象棋比赛具有投入少、易组织、参与面广的特点,具有突出的文化、娱乐和教育价值,成了该时期政府和民间组织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形式之一。
2.3.2.2 走向秩序:成员的发展与培养
2.2.2.4 兴趣使然下的民间体育组织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外界大量的新鲜事物进入乡镇,乡镇居民自发形成的、松散的体育组织越来越多。以往具有地方性、民俗性的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被现代体育项目取代,体育组织活动的形式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集体形式向家庭式、邻里式、伙伴式、兴趣小组等小群体形式转化,活动空间由田间地头、庄前屋后等单一的室外空间向台球、旱冰、交谊舞等室内活动空间转化,活动的时间选择也由随农作物生长的“节气”规律转向工时制度的节假日规律。呈现出活动内容由“传统项目”向“现代项目”转化,活动形式由“大集体”向“小群体”转化,活动空间由“开放式”向“封闭式”转化,活动时间由“季节性”向“假日性”转化的阶段性特征。
唐玄奘,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受大唐皇帝之托组建取经四人组,从东土大唐出发,到西天拜佛求取真经。唐僧作为整个取经团队的领袖,负责整个团队的经营和管理,和车间主任的岗位较为相似。每天要掌控车辆的维修进度,协调车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对那些不听话的人员不时还要念念“紧箍咒”。当然除了管理之外还要配合其他部门完成相应工作,关心自己团队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困难,遇到问题时还要帮忙解决。总的来说唐僧的工作比较繁琐,需要由胆大心细、有责任心的人来做。
2.3 蓬勃发展:小康社会建设时期的G镇民间体育组织(2002-2018年)
2.3.1 组织形态
该时期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加大了由“政府推进型模式”向“社会自我生长型模式”演化的现代化进程,“大社会,小政府”的关系格局进一步确立[8]。这种变化也使得处于社会变革中的原有体育体制造就的组织形态已不能适应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我国城乡基层体育组织逐渐丰富起来。从G镇民间体育组织形态来看,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组织类型更加丰富。既有政府主导的农民体协,乡镇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项目的运动队,也有广场舞、柔力球、跆拳道、健步走、棋牌等松散的民间体育兴趣小组。第二,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街村两级平均成立非正式民间体育组织6-8个,其中20人以上的民间体育组织约占总数的80%。第三,组织活动的场所可选择性增加。乡镇专门建立的文化乐园,综合文体活动广场,镇直单位、学校、企业的体育健身场地,街道、村落社区的公共空间,以及家庭住所、楼宇间隙,到处可见锻炼者的身影。第四,组织活动的频率不断增大。尤其是篮球、广场舞、健步走等项目,已逐渐走进乡镇居民的日常生活。
2.3.2 组织运行
2.3.2.1 多元主体:经费的募集与管理
尽管民间体育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组织,但组织为了增能赋权,提升自我发展和资源整合能力,需要募集经费资源以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9]。比如乡镇广场舞活动所需的音箱、存储设备以及供电、照明设施,外请指导员指导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该阶段G镇民间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于会员会费、个人捐助、社会赞助三个渠道,其中企业赞助是主要来源。组织募集的经费主要由负责人管理,用于组织自身的发展需要。从组织实际开展的活动来看,一般性的公益和互益活动不需要经费支出,经费支出主要用于参加比赛和外出交流,且多数为乡镇企业和个体赞助,从管理方式上来看更加强调组织自治。
横向垄断协议一贯是各国竞争法规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其会深度扰乱价格信号、扭曲市场规律并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较之纵向垄断协议有着更为突出的危害性。药品行业价格垄断协议大致涉及如下几种类型。
G镇民间体育组织在吸纳会员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但长期以来不同体育组织因活动内容和项目本身的特点,组织成员呈现出同质性的趋向,而这种倾向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对项目的选择。比如篮球项目,由于竞技性、对抗性较强,参与者以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男性为主,在职业表现上主要是街道社会青年、单位青年职工、中小学刚入职的大学生。而广场舞项目,因具有节奏性、娱乐性和观赏性,参与人群大都是思想开放、性格开朗,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乡镇中年女性。当然,一旦队员被选中到组织中来,就会受到相应的纪律、规矩等“软法”约束。G镇篮球队队长FM这样说到:“一旦选到镇代表队里面,我们就要求每天下午5:00来操场训练,如果无故缺席三场,自动退出!”
2.3.2.3 相互在场:活动的运行与管理
首先,从活动运行的性质来看,该阶段民间体育组织开展的活动既有政府主导的“他组织”性质,也有社会为主体的“自组织”性质。政府主导的的活动一般仅限于上级布置的比赛任务或组织的各级各类的比赛,属于“精英体育”范畴。而民间“自组织”的体育活动,活动的组织与运行较少受政府支配,属于“大众体育”范畴,是全民健身的真实主体。该阶段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乡镇兴起的“广场舞”现象,从产生、运行到发展都表现出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其次,从活动运行的过程来看,不同组织在活动开展中大都经历了“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安排场所——实施行为——反馈效果——修正目标”的组织管理过程,其中组织者的品行、技能和人格特质是影响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从活动的管理上来看,呈现出以社会管理为主,政府管理为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组织决策更加强调民主,组织沟通更加便捷,组织公信力不断提升,尤其当组织面临冲突时,经常会出现政府、社会和组织相互在场的局面,便于组织纠纷的解决。
电压控制策略目的是即时调节区域电网中低压侧电压以及控制区域整体电压水平,使得电压稳定在一定的区间内[6]。低压侧电压低,高压侧电压高时,首先上调主变档位,其次投入电容器;低压侧电压低,高压侧电压正常,首先投入电容器,其次上调主变档位;低压侧电压高,高压侧电压高,首先切除电容器,其次下调主变档位;低压侧电压高,电网负荷下降时,首先切除电容器,其次下调主变档位;低压侧电压高,且高压侧电压正常、电网负荷稳定,首先下调主变档位,其次切除电容器[7]。
3 G镇民间体育组织变迁对未来我国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40年来,G镇民间体育组织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期间始终贯穿和渗透着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国家与社会的互构。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复杂互动,建构并型塑着乡镇体育组织的形式和内容,也必然促推乡镇体育组织的发展。
3.1 传统与现代融合: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文化诉求
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完全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和建构;由传统到现代是一个复杂、渐进的演变过程,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不断“去传统化”,传统与现代的反复博弈,是推进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规律。传统与现代在时序上的延续,不仅意味着传统在某种程度上的保留,也意味着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被替代。但传统与现代之间并非只是一种替代或冲突的关系,两者不仅在时序上存在着延续或继承的关系,而且在空间上具有并存和互补的关系。
改革开放40年来,G镇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的历程表明,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淀是乡镇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的重要根脉,当下乡镇民间体育组织的活动内容、管理方式、文化特质无不体现着历史积淀的影响,乡镇民间体育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也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传统体育组织的元素。改革开放初期,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成的民间体育组织如舞龙舞狮队、高跷队、花鼓灯队,虽然在后期由于制度和观念的原因逐渐式微,但是这些组织所呈现的体育器物、体育制度和体育观念等文化特质对后期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依然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文化根脉呈现出的强烈的文化感染力。二是管理和运行方式对其它组织产生的型塑力。其实,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持续不可分割的,传统观念、习俗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国家严格限制的情况下,传统的民间习俗、信仰等也顽强的存在着。正如访谈对象WXH老人所说的那样:“我们85年玩过一次花鼓灯,那时候因为政府不给玩,还跟政府闹翻了,当时小车灯是我亲自扎的,现在还在我家楼上蓬着来,如果政府允许,我还是可以把花鼓灯玩起来的。”
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国家控制放松,被压到场面下的传统信仰、习俗逐渐回归,G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象棋、垂钓、自行车、台球、旱冰、麻将、棋牌、呼啦圈、健步走、广场舞、柔力球等传统与现代体育活动项目开始复归与兴起,并形成相应的体育兴趣小组、体育运动队等自发性的群众体育组织。当然,传统的复归不是简单的、纯粹的“复原”,而是过滤掉某些落后的、不合适宜的环节,是包含了现代元素的、蜕化后的更高层次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文化变迁中的一种“反应运动”[10]。以G镇篮球队为例,80年代的篮球队员主要以街道社会青年为主,绝大多数为教师、干部和退伍军人,篮球队伍结构混乱,管理松散,较少与外界交流。90年代篮球队的整体实力有所提高,在老一辈队员的传帮带下,扩大了队员的选拔范围,街道、村落、学校等单位的优秀青年开始加入队伍,管理上逐渐规范起来,并注意走出去加强与外界的交流。2000年以来,G镇篮球队员逐步年轻化,选拔队员的身体条件、技术、经验等较前期队伍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注重吸引省内外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来镇指导交流,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实战技能有了质的飞跃,整体经验丰富、组织信念坚定、集体荣誉感强烈。由此可以看出,G镇篮球队的发展是在沿袭传统篮球文化、技术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篮球文化、技术和符号,使得传统与现代并置交叉、博弈、融渗和转换,不断推动了G镇篮球运动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乡镇民间体育组织发展中,传统因素的不断消减,“去传统化”的不断增强,现代元素的不断融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2 国家与社会互构: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主体关系
社会互构是近年来我国本土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成果,其核心理念是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社会与国家、市场与国家等不同主体之间既存在差异、对立和冲突,又彼此适应、协调和整合。社会互构论研究不同行为主体间的互构共变关系,认为社会主体的互动终将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形式即秩序结构。杨敏把社会秩序结构分为“压制模式”和“协议模式”[11]:所谓压制模式是指社会权力的拥有者、支配者和统治者作为行动主体,对其它社会成员行动意志和能动性实行压制的社会秩序模式;而协议模式是指社会成员普遍作为主体,在行动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之间的意义效应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模式。
从改革开放40年G镇民间体育组织变迁的历史脉络来看,也是在国家与社会的互构中不断发展演进的。改革开放初期,因国家与社会关系总体上呈现出的压制模式,G镇群众性体育活动具有浓厚的国家意志色彩,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和乡镇社会环境影响,政府控制有组织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和内容,民间体育组织主体地位缺失。从精神层面来看,在国家的压力模式下,民间传统习俗、社会信仰、文体娱乐都贴上了政府标签,G镇花鼓灯、舞龙舞狮等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政府的限制,民间体育组织处于“失语”的境地。可以说,该阶段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属于非良性的单项输入和嵌入,但是民间体育组织对政府的抵制和型塑并没有完全停止,比如G镇花鼓灯的文化根脉并没有完全消失,G镇舞龙舞狮活动的文化样态仍然描慕呈现在民间艺人口中,G镇篮球文化生态依然不同形式的在民间承继延续,民间体育组织仍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运用相应的策略和举措,侵蚀、削弱国家意志,表达和实践体育社会组织的利益诉求。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随着国家对民间控制的弱化,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由“压制”变为了“协议”,民间体育组织与政府实现了由“同向谐变”到“逆向冲突”的演进,社会不再是简单的受制于国家,而是对国家进行融渗与建构,与此同时民间体育组织得以复归。从G镇篮球队的变化可以看出,该时期G镇篮球队不仅代表政府参加上级安排的比赛,而且还主动参与民间体育组织间开展的活动,并在组织自身利益和政府利益的双向互构中,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征得政府的支持,以谋求组织自身的发展环境。小康社会建设以来,国家加大对民间“解压”、“松绑”的力度,民间体育组织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确立,在“协议模式”下,国家与社会趋于平等,两者良性互动,相互建构和型塑:一是民间体育组织开展活动政府积极支持。比如,G镇民间开展广场舞活动的时候政府帮助提供场地设施和技术指导,当因居住权与健身权问题发生纠纷时,政府及时帮助协调处理;二是政府开展体育活动时民间体育组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比如,2011年G镇独立承办安徽省第三届农民篮球赛期间,G镇民间体育组织积极参与啦啦操、广场舞表演和安全保卫、场地维护等志愿活动,既烘托了比赛的氛围,又形成了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在场的互动局面。
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说,未来我国乡镇民间体育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就是不断寻求国家、社会、市场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正向谐变”之道。尤其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随着公共权力部门、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三大部门的日趋分化,乡镇体育组织也会逐渐形成相互对应的三大关系主体。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三者之间不仅仅是差异、对立和冲突,同时也是相互建构、彼此型塑。有鉴于此,实现“功能协调、彼此互补”[12]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应该是未来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理性选择。
3.3 走向“善治”:未来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治理理念
“善治”是西方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善治理论因强调“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而成为一些国家和政府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口号。俞可平认为,“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之间的最佳组合状态[13]。从现代意义上说,政府管制的危机和公民社会的勃兴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产生了怀疑甚至不满和失望,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两难困境下,善治理念应运而生。
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案例来引入知识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比如,以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引导学生探讨所熟知的几种发电方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补充讲解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差异性.
乡镇民间体育组织作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才能有效发挥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乡镇经济基础薄弱、公民社会建设还处于较低层次,乡镇民间体育组织治理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在政府主体的治理中,政府的“强管理者”身份依然很彰显,缺乏相应的民主程序和监督机制;政府管理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权利制衡和控制制度;乡镇体育事业发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问责制度;乡镇体育活动的开展随意性大,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和使用不够透明等。在社会主体的治理中,民间自我治理能力还很有限,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少,组织的公信力薄弱;民间非正式体育组织和草根体育组织缺乏登记管理制度,组织的社会合法性有余而法律合法性不足;民间体育组织资源获取渠道单一,在资源汲取上与政府和市场之间未能形成合力;民间体育组织内部制度化程度低、民主决策程序泛化,尚未形成有效的组织秩序和权力结构。在市场主体的治理中,乡镇体育企业在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和促进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强;乡镇其它辅导、培训等营利性体育组织面临合法经营资质与政府制度管控之间的困境。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应对,都需要转变乡镇体育组织治理方式,将“善治”理念融入到民间体育组织的治理行动中来,才能优化民间体育组织资源配置,缓解乡镇民间体育组织发展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为政府职能转变和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新的目标和整体性愿景。也意味着,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要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出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主体和治理体系以实现善治。由此可见,治理与善治理应是当前我国乡镇政府体育事业发展的题中之意。乡镇民间体育组织治理因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通力合作,但鉴于我国特殊国情,政府必须在乡镇民间体育组织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正如俞可平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人类不断从统治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在人类政治发展的今天和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国家及其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主体。”[14]因此,在所有的权利主体中,政府无疑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任何其它权利主体均不足以与政府相提并论,在国内外的众多行为主体中,国家及其政府仍然处于独占鳌头的地位。
“善之所至则无善,善之未达则寻善”,乡镇体育组织善治的目标是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的体育健身服务需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应该建立“强政府、大社会”的共治格局,为开启美好的治理空间而努力行进。因此,如果说体育组织治理是具体的“善”,那么体育组织善治则是抽象的“善”,体育组织善治提供了一种普遍原则、价值标准和意义旨归,引导着乡镇体育组织管理事务向善、从善和寻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
[2] 冯晓丽.民间体育组织:中国经验与本土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 郑国华.模型、保障和困境: 民间体育组织治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2):11-17.
[4] Temchenko V.A,SIrenko R.R.Section form of organization of student,s physical traning employ-ment[M].kharkov National Pedagogical University,2010:99-101.
[5] 仇军.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科学,2016,36(7):3-9.
[6] 郑柏武,林丽芳,钟兆祥.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草根体育组织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4):21-28.
[7] 何金晖.社区民间组织兴起缘由及发展策略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10:96-101.
[8] 庞正.法治的社会之维——社会组织的法治功能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9] 汪文奇,金涛,冯岩.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治理的机遇、困境与策略行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1):12-17.
[10] 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8(1):4-7.
[11] 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7-238.
[12] 郑杭生.社会三大部门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27-29.
[13] 丁宇.走向善治的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5-6.
[14] 俞可平.公正与善政[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8(4):1-3.
Historical Changes and Enlightenment of Township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case study of G Town
LI Huimeng,WANG Bo
(College of P.E.,West Anhui Univ. Lu’an 237012, China)
Absrtact : By means of case analysi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ral history recording, this paper studied the historical chang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rk sports organization evolution in Guzhen town of Anhui province during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Guzhen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 underwent three stages: the initial reconstruction period (1978-1991), the rapid growth period (1992-2001)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period (2002-present).The enlightenment wa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was the cultural appeal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township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was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townships, and moving towards “good governance” was the governance concept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townships.
Key words : township sports;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ange; enlightenment
收稿日期: 2019-09-07;修回日期: 2019-10-17
基金项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农村体育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创新实证研究”(AHSKYG2017D180)。
第一作者简介: 李慧萌(1977-),女,安徽淮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通讯作者简介: 汪波(1974-),男,安徽六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0X(2019)11-00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