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和引导下,古诗词教学在小学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探索出新的、适合当前情况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措并举,丰富教学手段,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合作的主要形式下,让学生成为学习古诗词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语文学习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古诗词 意境 兴趣 诵读
古诗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更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学生学习古诗词,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所以,探究小学古诗文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在小学,古诗词应该运用怎样的策略进行教学,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呢?对此,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还原语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许多古诗词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距离甚远,会让孩子们感觉枯燥深奥。我认为用故事导入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方法,因为没有哪位小学生不喜欢故事。每首诗的背后都蕴含一个生动的故事。如:在教学《赠汪伦》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了李白被汪伦骗了的故事:汪伦仰慕李白的才华,故托人给李白带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此处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被吸引过去,然而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原来汪伦指的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一处桃花林,万家酒店是一户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李白哈哈一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王伦的幽默风趣所吸引。两人一见如故,游遍了名山大川,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本课我用了一个小故事作为导入,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调足了学生的胃口,这样一下子就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2.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途径创设情境,将古诗与孩子们的生活拉近一些。教师可以播放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能让学生更容易进入古诗意境。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叙述的笔调描写了诗人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事情,浓浓的离别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这份情,在诵读时,我以古曲《送别》为背景音乐,在凄婉的乐曲中离别的依依不舍自然地就表达出来了。我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在音乐中闭眼去诵、去听、去悟,沉浸在浓浓的离别之情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让学生比赛、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古诗句接龙、诗句抢答、看图猜诗句等,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知识。
二、以读促思,培养语感,感受古诗词的丰富内涵
1.读通课文,初知大意。古诗之美在于她的音韵。她讲究韵律、平仄,乐感极强。因此,准确、有节奏的诵读就成了学习古诗的首要任务。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如:自读、对读、群读,默读、声读等。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会古诗的韵律和平仄。孩子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读“shuai”,但古读音应该是“cui”,古读音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再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e,就不押韵了。在处理这种情况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己读,多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会选择读古音了。
2.熟读成诵,理解重点。古诗文短小精悍,一字一句都凝聚了诗人的心血,推敲数日只为达到更完美的境界。在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大意,遇到困难时教师再适时引导。过多的教师讲解会让古诗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体味诗情。如:《春日偶成》这首诗,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轻声诵读这首诗。然后根据自己平时出游的生活经验想象诗中的情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这宜人的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如此一来,学生就将自己置于其中,好像与诗人一起出游,更能感受到诗人出游时的愉悦心情。这个环节,看似平淡,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三、巧用媒介,画龙点睛,再现古诗词意境
由于古诗离我们年代久远,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合理地使用影像、动画,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古诗意境比教师的语言描述更加直观。让课堂教学丰富起来,充分地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先为孩子们讲解重阳的由来以及习俗,让孩子们有大致的印象。然后在讲解古诗时在多媒体上播放重阳的相关图片、视频、音乐,让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进入到重阳的节日氛围中,从而体会作者独在异乡思念家乡的心情。
小学生是很单纯简单的,他们对于繁琐的知识不能很快接受,通过多媒体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能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论文作者:王玫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古诗论文; 孩子们论文; 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李白论文; 意境论文; 十里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