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众多的变化,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理念,不仅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人们水平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就从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展开分析。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引言:人类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给人们创造了巨大的采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人类在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时,也耗费了巨大的资源和能源,其中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发展与能源耗费的矛盾之中,要想维持两者的平衡,就必须进行生态建设,从而确保其中的生态系统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生态建筑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无废无污、节能、低耗,是未来建筑也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完善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就显得尤其重要。
1、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1.1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建设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对环境污染有着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加上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对环保问题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所以也就造成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不但如此,在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这和我国建设生态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生态措施的应用,这样会给生态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从而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1.2可以大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推动城市经济的高效发展,这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中心环节,在生态建筑的建设中要想不断推进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增长,就一定要合理运用生态措施,促进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和统一发展,所以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就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也为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1.3可以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中体现的一个最为核心的理念就是环保节能理念,如果将这种理念大范围的应用在建筑设计和建设中就会给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若要能够更好的实现生态建筑设计就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全局为重,对建筑进行系统化的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生态建筑设计一定能够推进市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要在建筑设计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2、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的分析
2.1建筑设计生态化要回归原生态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生存的居所。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生活的居所,而是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随着生态理念注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这种生态精神被注入到人与场所之间,促进了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筑的生态精神得以形成。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就是要使建筑原生态方向发展,促进建筑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双方建立直接的关联。建筑师人们定居的场所,这就要求环境要符合人类生存需要,即具有可获取的物资材料和水源。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的结构设计要以自然采光为主,确保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建筑的原生态回归,就是从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出发,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以了解,在建筑设计中将这些因素考虑其中。在现代的生态建筑设计中,基于回归原生态的需要,建筑师要从生态循环的角度对建筑以设计,注重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尽量汲取原初建筑的设计风格,从中挖掘出合理元素,运用于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形成生态化的建筑风格。
2.2采用生态技术使建筑环境得以优化
建筑施工中,由于工期长、自然消耗量大,必然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将生态理念注入其中,就是要引入生态技术,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价值系统进行设计,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注重建筑能源的循环和自我控制,实现环境资源和能源的优化,并以循环方式逐渐展开。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中,要提高各项资源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做到能源有效节约。在所选择的建筑自然能源上,除了依赖于自然环境条件,诸如通过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做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外,还要使用功能性较强的建筑材料,对建筑进行遮阳、保温、隔热处理,尽量选择永恒性能源,因地制宜地选择太阳能、地热能等等,以确保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率低,实现建筑资源的高效循环再利用。
2.3建筑设计要注重建筑生态节能措施
建筑设计中,要做好节水、节热,并设计好照明设计。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设计相应的供水方式,避免供水中存在二次污染。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对于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分开,设计雨水收集系统,以用于环境绿化以及环卫浇筑使用。此外,生态建筑还要使用节水器和节水水龙头。建筑供热面积相对较大,要获得节热效果,就要对废热合理利用。建筑房屋的采暖对于外部的环境温度极为敏感。根据房屋区划的不同进行供暖设计,可以使废热反复利用。建筑的空调系统根据不同的功能区间进行合理安置,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
3、某生态小区建筑设计的实例分析
3.1工程概述
以某生态小区为例,小区内多为高层住宅建筑与项目公建,总建筑面积为15万㎡,小区占地面积为7.5公顷。小区面向城市景观展开面,规划建筑与城市相互衔接,并且小区东南位置临近山体结构,加上内部冲沟改造形成的浅丘地,景观环境逐渐转变为更为生动的自然景观。
3.2生态设计
3.2.1围护结构
项目建筑选择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组成复合墙体结构,与单一材料墙体相比保温性能更高,主要分为外保温复合墙体、内保温复合墙体以及夹心保温复合墙体三种。第一,外保温墙。选择用XPS挤塑聚苯板,其导热系数与吸水率均比较小,并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第二,屋顶窗户保温。选择用导热系数比较低的将塑钢湖综合铝合金断热型材,其中应将铝合金断热桥长度控制在15mm以上,确保其具有足够大的热绝缘系数。并且对于成品门窗必须要做到真正的断热,平开窗、五金配件以及铝合金断热型材要保证配套,并做好其气密性与隔热性控制。
3.2.2中水回收
面对水资源紧缺情况,在生态住宅设计时,还需要做好对中水的回收利用。保证中水回收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并合理控制小区中水系统初始投资与运行成本。中水系统利用优质杂排水为基础,对其进行一定处理,来实现中水的回收利用。其中中水处理主要包括物化处理、生物物化综合处理以及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设计时应结合小区实际需求来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
3.3.3暖通系统
对热原水泵以及换热机组配置进行优化,避免其低负载运行,提高暖通系统运行的实际能效比。另外,加强自然通风的设计,合理组织建筑物室内气流流经,而对于热源系统与通风系统则需要采用数字控制系统来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一旦设备运行出现故障,可以及时发出报警。
结束语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而发起的低碳生活理念,使建筑设计中融入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生态建筑不仅实现了设计技术上创新,而且还实现了意识形态与时代的同步。生态建筑在设计中不仅对于建筑的实用性能极为注重,更是从环境保护意识出发,注重建筑的功能性设计。从环保意识的角度出发,提高建筑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建筑设计生态化成为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春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3.
[2]李轶.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J].门窗,2015.
论文作者:周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资源论文; 能源论文; 中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