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最近的研究中,人们通过IAT范式来测量对实验参与者的内隐态度,内隐态度能够通过反应时的量化的对比来清晰、客观的反映个体的认知倾向,对探究个体的跨文化差异、跨地域差异等不同群体差异有着显著的作用。然而在体育领域没有得到太大的应用,基于此,选择一定数量的不同体育专项的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应用E-Prime程序通过IAT范式对三种不同人群的内隐合作态度进行测量,探究不同体育专项是否在相关反应时即其对应 的内隐态度上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内隐合作态度;体育专项;IAT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177-01
近年来,人们热衷于使用内隐联想范式来获得个体的真实的客观的认知倾向。同时,有一些专家学者也将其应用到体育方面,通过获得运动员的真实态度,来对于不同类型的运动员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使得运动员能尽其所能。本文也是基于这些 ,对不同体育专项的运动员大学生的内隐合作态度进行量化测量。
1文献综述
伊奇(Deutsch,1968)指出合作由三个不同的层次组成,首先是彼此互助。其他人是可以代替合作成员中每个人的行为。其次是鼓励彼此。每一个人对身边的人给予肯定或者赞许,在激励了身边伙伴的同时,也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是彼此依靠。群体中的成员会对于那些可以促进群体目标达成的任务或个人给予关注和肯定。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在无意间拉近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与人合作可以更加理解对方,相互欣赏 ,学习别人的优点摆脱他们的缺点。合作对于个体,首先可以在工作效率上极大地帮助到个人 ,使得个人工作质量效率提高,其次,当个人因为挫败而失去信心时,合作可以给予人以强大的信心,来坚持奋斗。但是合作也不都是优点,如果个体长时间只是合作,而没有独立的思考或者是工作,个体会过分依靠团队,产生依赖心理 ,本身上也会不再积极进取,变得浑浑噩噩。合作并不难降低一个人的责任感,使得相互推卸责任问题,这阻碍了更高层次的互相协助。
内隐理论是指对于某个事物或理念,个人是否能够改变的信念,也正是这一种信念,个体构成了感受、认知、以不同态度 面对他人行为的方式方法(陈友庆,2010)。双层态度模型理论以为,两种差异评价一起包含于个人对相同事物中:首先 是众所周知的,人与人交流中都能观察到的态度;另外一个为无法直接观察到、没有意识的不需要外界刺激来进行激活的内隐 态度。双重态度产生的心理机制是:内隐态度不需要认知资源的参与来进行激活,不是被被动激活;但是外显态度需要意识 ,同时无法自动化激活(吴灵欣,2014)。
由于内隐合作态度不需要认知资源的加入一起进行和没有意识的,所以无法采用外显任务来测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测量量化的内隐合作态度采用以下集中间接的方法:投射测验、任务分离范式、偏好判断、加工分离范式、内隐联想测验(IAT)、启动技术、眼动 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Go/No-Go联结任务和Extrinsic Affective Simon Task(EAST)等,最后两种方法则是内隐联想测验变化后而得到实验。本研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来测量实验参与者的内隐合作态度,依据唐德斯减法反应时的原理:每一个反应阶段相对着每一个加工过程,而这些加工过程中的反应时也不尽相同,加工进程中所用更多认知资源,所需的反应时越长,因此当实验参与者判断的词汇与其自身联系越紧密时,反应时就会越短,反之,反应时则更长,所以,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和相容任务的反应时的差值能够用来反映所需要内隐合作态度程度大小效应,即IAT效应值。内隐合作的相关探究在竞技性体育方面也有所涉及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示,体育项目之间运动员的内隐竞争性有显著性 差异,区别于不同的体育项目,一对一项目或者团队项目。而对与内隐竞争态度相对的内隐合作态度的相关研究相对来说要少一些,更多的是针对某一种项目的研究。所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探究团队与个人体育项目内隐合作态度之间的差异。众多研究表明,个体在协助方面存在外显合作态度的同时也存在内隐合作态度,而之前许多探究结果只研究外显的态度,而忽视内隐态度,造成获得数据有着较大误差。同时,对于合作方面的研究的实验参与者大多选取普通大学生。
研究过程:本实验选取不同体育项目的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通过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非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普通大学生三个水平,通过内隐联想 测验来探究不同体育类型大学生对于合作的内隐社会认知的差异与联系,进而得出团队运动项目对于个体内隐合作态度的增加作用。而近些年来内隐研究出现许多领域上,便有相关学者提出把内隐态度的测量运用到体育领域上。内隐合作态度的研究之前一直集中于青少年或是普通人群,后来逐渐被引入到体育运动领域,朱琳琳等人(2012)考查了 普通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内隐合作态度和外显合作态度之间关系,王雨霏(2008)研究了艺术体操队员的内隐合作态度与内隐竞争态度,研究得出内隐合作态度在团队项目上有着明显的更高的倾向,但是彭杜宏等人(2007)得出与此不一样的结论,即普通大学生和运动员大学生的内隐合作态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因为不一样的体育类型都存在着不一样的特征,一直进 行一种运动的运动员的内隐合作态度可能也会因为不同类型运动的差异而受到影响,因此使得不同体育类型大学生的内隐合作 态度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本研究通过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来探究不同体育专项,即团队体育项目、非团队体育项目和普通大学生三 个不同群体 在内隐竞争态度上的差异,实验假设如下:
(1)体育专项大学生内隐合作态度显著高于非体育专项大学生。
(2)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内隐合作态度高于非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
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个体的影响是深远的,运动员往往会对团队精神有着远超过普通人甚至非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关于之前的实验假设,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的内隐合作态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而与假设不同的是,非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内隐合作态度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中,取胜是第一位的,虽然在场下依然有着团队的存在,但是当比赛时,需要单独应对,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对于合作的内隐认知。
2研究结论
(1)运动员大学生的内隐合作态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合作态度。
(2)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内隐合作态度高于非团队体育项目大学生,故参与团体运动有助于提高合作态度。
论文作者:牛国衡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态度论文; 大学生论文; 体育项目论文; 团队论文; 体育论文; 差异论文; 运动员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