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物联网 智慧农业 作用 现状
智慧农业将农业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农业生产中能科学、全面、综合地使用信息技术。农业生产活动中采用感知技术、互联互通技术、智能化技术使农业生产活动更加高效,能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的发展,使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
1.物联网与智慧农业概述
1.1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是借助智能传感器、激光扫描仪 、遥感等一些信息传感器与其他通信模式( M2M)短距无线自组织的网络,参照约定协议,将产品与互联网连接,实施信息交换、通信,以到达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的巨大智能网络[1]。
1.2智慧农业概述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到特点阶段的产物,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的一种现代的农业形态,智慧农业、电脑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都归属于农业信息化的范围。电脑农业是科技部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的一个项目。“电脑农业”是将一些农业技术专家掌握的知识输进电脑,使电脑去模仿人类进行推理、决策,然后构建出一套科学的程序,归纳出操作简单、科学的答案,并运用于农业生产[2]。
2.农业物联网结构体系
农业物联网由3个层面组成: 即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三个层面。信息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节点构成,借助传感器技术,相关的一些精细化管理参数可以由物联网获得,例如,土壤肥力情况、动物个体产能的情况等。信息传输层中,传感器得到相关信息、数据,再借助多种通信协议,将信息散布于局域网、广域网。信息应用层的工作是整合各种信息数据,依据整合后的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我国智慧农业物联网应用
3.1智慧农业物联网在温室中的应用
为保障农作物的产量、质量,需将农作物品种进行优化,尽可能让农作物的生长不受或少受季节的影响,这些能促使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起来,温室大棚是其主要的发展形势,温室栽培技术也因现代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得以广泛使用。温室栽培技术是有效掌控温度、湿度、光照、喷灌量、通风等因素,达到精准掌控作物生长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测定采集各种参数。使用温度、湿度、光照、CO2、土壤湿度参数以达到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的目的,确保农作物有良好、适宜的生长环境。
3.2智慧农业物联网在自动化农业中的应用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快速的发展,对农业机械精度的要求也明显增高,对于机械各部分强度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如,应用传感器技术主要监测农机的性能指标、零部件结构的强度。应变式传感器主要监测犁体的阻力,为犁体曲面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播种机使用光电传感器能监测机器是否堵塞,以提高农作物的出苗率。自动灌溉装置中使用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能确保农作物灌溉合理使用水。
3.3 智慧农业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测量技术,能监测农作物品种分布的区域、植物品种的分类、土地肥沃程度、植物生长的情况、植物受灾的情况等,借助遥感技术获取相关的信息,再依据相关的信息确定栽培什么农作物以及施肥的相关情况,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农业相关信息,再依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关的农业种植政策,能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最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3.4信息感知技术
农业信息感知技术作为智慧农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业传感器技术、RFID、GPS、RS等技术。农业传感器能应用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主要采集光、温、水、肥、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气溶胶浓度、酸碱度、氨氮、电导率、浊度等参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称射频识别,即电子标签。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而得到相关的信息、数据[3]。
4.结束语
在我国,智慧农业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也会得以快速发展起来。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给智慧农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各种问题、各种竞争也随着而来。为此,我们要不断提升农业物联网自主创新的能力,延长传感器使用的期限,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深入研究新型无线传输技术,使其尽快运用于农业生产。努力提升专家系统、智能决策系统使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联网广泛的运用到智慧农业中,反过来又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相信,智慧农业将会有个崭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物联网与传感器的关系——访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中心总经理刘伯林先生[J].于小玉,卢祁.中国仪器仪表.2010(12)
[2]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杨大蓉.江苏农业科学.2014(04)
[3]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J].施连敏,陈志峰,盖之华.农机化研究.2013(06)
论文作者:金晓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农业论文; 智慧论文; 技术论文; 传感器论文; 农作物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信息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