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 529200)
摘要:21世纪以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逐渐提升,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随着供电网络覆盖的不断扩大,支点、节点也会使得配电网络的扩大而增多。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网络的基本组成之一,其对供电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10kV的配电线路的运维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供电系统的设备设施带来危害的同时,也给10kV的配电线路的维修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的内容,然后重点阐述了线路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有效的对策进行防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防范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电力用户和用电总量增加,大规模的电力输送以及电力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运营中的供电系统的配电线路网络维护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同时,在电力维修的过程中,每年我国都会发生由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原因导致的人员和财产安全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针对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只有进行科学的控制和防范,其中对于线路的检验和维修的顺利进行,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与高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1.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内容
在对配电线路维护时,为了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在辖区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都设有专门的巡线员和维修电工值班或者工作,及时发现缺陷和沿线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制定日常计划进行巡视与检查,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以及沿线环境变化情况,对黑点隐患记录下来并做好维护工作。在遇到气候恶劣(如:台风、暴雨、复冰等)、河水泛滥、火灾和其它特殊情况下,制定应急管控方案并对线路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特殊巡视或检查。在潮湿阴雾季节,绝缘子表面容易发生污闪,或用电高峰时节,导线接点容易出现发热打火现象,则需要在夜间利用红外测温手段进行夜间巡视。在运维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线路故障性检修,需要巡视员查明线路发生故障的地点和原因。例如一般常见的故障,导线故障(包括架空地线、耦合地线)有无断股、损伤、烧伤痕迹、在化工、沿海等地区要特别注意导线有腐蚀现象,固定导线用绝缘子上的绑线有松弛或开断现象。另外,还有防雷设施故障,避雷器瓷套有无裂纹、损伤、闪络,引线连接不良好。还包括接地装置的引下线有丢失、断股、损伤,线夹螺栓有无松动、锈蚀。接地体有无外露、严重腐蚀。
2.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
2.1管理机制风险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性,需要制定完善的线路运维安全机制,一般会制定相应管理制度。一些供电所的管理者或者工作人员对于配电电线运维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认为作为国企中的一员,端着个“铁饭碗”,一辈子都在体制内工作,无过便是功的心态的存在,使得配电电线运维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的缺陷。若制度缺乏完善,易出现安全事故,同时也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电力系统的组成部门和管理部门多,大家以追求经济发展,可能存在一定工作矛盾,导致各方对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没有建立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热情和投入不足,电力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协调和监督无法有效结合。另外,还有存在管理机制漏洞,导致在运维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检修的时间和成本耗费过大。
2.2 人为风险
人为风险主要包括:配电线路运维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态度问题,还有外部人员的故意破坏等因素。首先是对配电线路工作人员的聘请-监督管理不完善,有时就地招聘的的员工几乎都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就直接工作,从而使得工作队伍的素质不高或者后期的培训工作开展不到位。另外,一些员工没有认真学习配电线路的运营和相关的研究问题,自身专业能力低。在外部因素上,由于架设的10 kV 配电线路一般经过出野外的城镇和乡村,由于架设线路较低,容易遭到人为因素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故障。
2.3气候等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是运维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众所周知,供电系统的设施设备一般都放置在室外环境中,在面临恶劣天气,例如暴风、雨雪、雷电、冰雹以及台风等,导致配电线路的电线和保护装置倒塌或者损毁。如果配电线路的防雷设施抗破坏能力不是很好,遇到雷电天气,配电线路容易发生雷击,造成对配电设施设备的损坏,进而影响整体供电系统以及社会的生产生活,还有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3.配电线路运维风险的防范对策
3.1提高配电线路的运维意识和管理水平
首先,在建立配电线路运维风险制度时,应保证配电线路运维风险制度的完整和全面,以保证配电线路运维风险制度没有漏洞为前提。另外,配电所针对配电线路运维风险中复杂的业务流程,集思广益,听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的意见,吸汲取其他优秀的同行有效的经验,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科学有效的配电线路运维风险协作机制或者建立配电线路运维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做到配电线路运维风险的高效应对机制,成本全面控制以及责、权、力相结合。最后,需要提升配电线路运维风险制度的执行力,为制度实施和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
3.2提高运维人员的水平
要求企业人员在招聘运维人员时,首先需要对其基本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才可以入职。另外,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求专家学者或者优秀的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运维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多样的培训模式,提高员工的运维风险应对水平和意识,建立健全运维使用管理规范。同时,运维工作人员需要深入人民群众中间,从电力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电的危害风险出发,讲解有关配电设备设施保护的意义与措施,做好配电线路的宣传工作,同时监督严格的处罚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警戒心理。
3.3合理运用相关的运维科技设备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力行业也出现了许多高科技手段或者设备的应用,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例如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在配电线路运维中的运用以及潜在风险的应对。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有效鉴别风险发生的征兆与故障排除间的关联,在对配电线路设备运维结果进行有效分析。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大规模的处理能力,并且对于配电线路设备系统的网络结构多样的特点,因而适合应用到配电线路设备系统运维中。其排查配电线路故障风险信息时,可从知识库中获取相类似的特征信息对故障的情况进行排查,在排查完成后获取的新的特征的故障信息可以补充到知识库中的故障信息中,以提高下一次故障风险排查检修效率。
参考文献:
[1]周亮.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8):196.
[2]林志鸿.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电子世界,2017(18):146+148.
[3]张钊瑜,刘庆江.影响配电线路高效运行的因素及强化运维管理的措施[J].科技风,2017(25):184.
论文作者:黄嘉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线路论文; 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备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