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其安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直接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为了提升电力网络系统的运作安全性,在实际工作管理过程中,进行等级管理制度的落实是必要的,降低系统的运作故障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网络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到了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当中,并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由此催生的数据丢失、数据灾害等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视。据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们有必要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进行讨论分析。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作用
1.1 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起到监控作用
通过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能有效实现对电网内电压、电力输送频率、线路负荷量级等数据信息的有效监控。同时,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还能对电力调度、供应中出现的热能、水能波动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并将数据整合到系统界面及数据库中,从而避免用电用户偷电、截电等负面行为发生。
1.2 对电网的运行安全性起到分析作用
在过去,电力企业人员只能对已经出现或发生的电网故障行为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得其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也不利于电网的运行安全。在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之后,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分析,对电网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因素以及潜在故障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及时预测,从而防患于未然,同时还有必要制定出一定的补救和应急手段。这样一来,将大大降低电网运行中故障出现的概率,继而强化电力企业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用电用户享受到高质量的电力服务。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实现原则
2.1 一致性原则
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实现最终将服务于电力网络,所以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在运行周期、系统架构、功能方向等系统元素上也应与电网运行相一致。如果条件允许,在电力网络搭建初期进行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同步设计,将会大大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适应性。
2.2 木桶原则
木桶原则也可以叫做短板原则,即木桶的存水能力并不取决于长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在这一原则支持下,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系统设计者应重视均衡性与全面性的功能要求,致力于完善任何可能成为安全薄弱点的环节,从而实现数据均衡、涉及全面的电网防护。
2.3 等级性原则
防护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同时针对企业端、用户端以及电力线路等多个对象,所以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层次也不尽相同。据此,一个完备的安全防护系统必须具备等级分层能力,从而实施出高作用效果、高契合性的安全防护。
2.4 易用性原则
易用性是当前大多数系统架构的核心属性,要求系统在实现高质量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操作环节,提高操作者的使用便利性,以避免因噎废食,使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成为中用不能用的失败工具。
2.5 变化性原则
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背景之下,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必须保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灵活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电力需求和电力产业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系统的升级、补充奠定下技术基础。
3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实现方法
3.1 建立完整的安全架构体系
第一,物理安全架构。首先,从环境上讲,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安全防护系统终端计算机所处环境应严格遵循我国《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保证室内温度处在15℃到30℃以内、空气压强维持在80千帕至108千帕以内,并铺装静电拮抗能力强的特殊地板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从设施上讲,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应保证计算机相关线路具有高质的绝缘保护,尽可能保持服务器、屏蔽机等设备间存在一定距离,以降低磁场对通信的干扰。同时,还应在机房内不同位置安装监视器,以防止人为因素对机房设备或系统安全造成破坏。第二,系统安全架构。系统安全主要取决于系统程序的可靠水平,在当前业内多选用Unix和Windows两种程序进行网络安全安全防护系统的搭建。其中,Unix程序采用树状目录结构,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可维护性,故此种程序的应用更加广泛。
3.2 应用科学的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具有高安全、高过滤能力的特点,是现阶段计算机系统抵御外来攻击、屏蔽病毒数据的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防火墙技术是硬件防火墙,即将防火墙植入到芯片、磁盘等硬件当中。这种防火墙技术具有应用快、便捷性强的特点,但成本较高,且缺乏较好的实时升级能力;第二种防火墙技术是外挂式防火墙,即独立安装与操作系统之外的防火墙软件。这种防火墙技术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但与系统协调性较差,实用性较差;第三种防火墙技术是内嵌式防火墙,即与系统合为一体的防火墙软件。其成本适中,在灵活性、升级能力、可操作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故可选用此类软件实现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3.3 采取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应加强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监管力度,将系统网络内各节点的数据信息全部纳入到管理视野之内,从而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要加快系统维护人员、系统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引导工作人员树立起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操作严谨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因人员擅离职守、越权操作等人为因素引发的数据外泄、系统安全缺陷等事故问题;最后,单位管理者应定期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的软硬件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并评估出当前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迅速对设备当前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计划整改,保证系统安全的无遗漏、无错误。
4 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结构
调动操作人员还应利用先进的技术,结合具体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结构,以此加强电力调动系统的运行安全。在建立网络结构过程中,各项因素应充分考虑,包括干扰因素以及不可抗拒因素,对此应制定合理的措施加以应对,减少外界因素对网络结构的不利影响。
4.2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电力调动自动化运行,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设备和技术是影响电力调动系统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应加强对设备的有效管理。对于运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并适当进行维护与保养,使得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避免对电力调度系统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应加强对技术的有效管理,及时更新技术,并加强对技术的分析和研究,积极引进先进的操作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4.3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电力调度网络系统的安全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采取合理的方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以此保证电力调度网络系统的安全。首先,应强化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应注重对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应加强对电力调度网络系统的了解,包括网络结构以及细节,以此为电力调度网络安全管理提供重要基础,并提升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再次,工作人员应通过教育培训方式,不断丰富有关电力调度工作的相关知识,并提高电力调度的操作水平,同时还应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每个电力调度系统的有效控制,以此保证电力调度运行安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出科学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是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乃至整个电网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从本文上文中的分析可知,通过研究安全防护系统的作用、明确安全防护系统实现的几大原则,构建出完整的物力安全和系统安全体系,能有效地设计出实现经济可行、作用效果良好的安全防护系统,继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实现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纳鸿锦(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计量中心).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运行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8,(25):241.
[2]宗浩然(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207.
[3]周锦进,汪文丽(国网广水市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运行探究[J].电子测试,2017,(24):64-65.
论文作者:宋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网络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电网论文; 防火墙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