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舟曲县人民医院 7463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80 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资料 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 (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 (满意率85%),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3.2±l.3)分,低于对照组( 2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护理过程并发症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94,P<0.05) 。结论: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等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焦虑;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40例,年龄20.4—55.7岁,平均(34.2±0.8) 岁,从发病到人院治疗时间 1~4 年,平均( 2.4±0.6)年;对照组40例,年龄19至60岁,平均(33.7±1.3)岁,从发 病到人院时间1.2至1.5年,平均(2.6±1.0)年。子宫肌瘤20例,盆腔炎13例,妊娠合并症7例,宫颈炎18例,月经失调12例,其他10例。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 施等有知情权,患者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临床资 料 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具有可 比性,两组人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分析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服务和检查,对其临床症状和生命特征等进行观察和处理,如患者是否发生感染,炎症、心跳、血压、排尿等是否正常等。护师配合医师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出院护理工作。
1.2.2干预组
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①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妇产科患者治疗过程更多的集中在病房中病房人员嘈杂。容易影响患者正常休息,甚至造成患者出现烦躁情绪。为此,护师应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能够良好休息。同时,护师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谐的护理环境更加有利于患者恢复。②重视护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发病后部分患者内心急躁,不免产生抱怨等情绪,护师护理过程中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微笑服务,给患者良好的印象,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了解护师而得到家属信任;同时,护师还应该做好“做到位、说到位、 心到位”。③实施人性化操作。护理人员在进行任何护 理操作时均应动作麻利、轻柔。让产妇内心感到温暖从而放松心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治疗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护师 , 护师应该以友好的工作态度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患者更积极地面对疾病,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热情的解答,尽量地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④ 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给予一些正确的建议,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在家中如何进行护理及注意事项等嘲。⑤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如家庭般温馨的住院环境,将病房粉刷成淡粉色,在病房中布置些可爱的卡通小物件或者使用一些卡通窗帘,加设母婴健康教育和育婴知识板块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干预组人性化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 13.2±1.3)分,低于对照组(2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干预组护理过程中3例出现并发症,占7.5%。对照组7例出现并发症,占1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化护理疗效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产科是比较特殊的科室,患者均为女性,其心理承受能力总体相对男性较差,发生疾病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同时妇产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较多且患者病情变化较快。目前临床上对于妇产科疾病更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 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再加上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疗预后较差。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对患者的生理精神进行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同时也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护理服务逐渐转为主动护理服务,从而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近年来,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疾病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人性化护理坚持一切从患者出发,才能激发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让患者在心理 、精神 、生理及社会上处于舒适、满足状态,创造出优质的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模式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该护理模式更多以患者需要为根本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在人性化护理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加入更多人性化的因素在里面,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服务实施的人性化,整个医疗服务机构的人性化管理等。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不断更新自身专业技能,提高护师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护理服务。能够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同时,人性化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在为患者治疗身体痛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种精神 、文化 、情感的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人性化关怀,缓解患者疾病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综上所述,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等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和盛梅.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J.医药卫生:文摘版:00325-00325.
[2]王晓雯.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15,34:310-310.
论文作者:尚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疾病论文; 过程中论文; 焦虑论文; 《医药界》2018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