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论文_宋军贤 丛大龙

(威海海大医院 心内科;山东威海264200)

宋军贤,男,1977-03-20生,山东威海人,职称:主治医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心内科工作。

摘要:目的 探究和讨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及其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份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类型,左心室尺寸及各项指标,脑钠肽浓度,治疗心律失常及心衰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一个月之后患者的情况进行收集并进行分析。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6%。左心室的内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比,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脑钠肽较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显著增高,而左室射血分数则正好相反,显著降低,以上两种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而且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又常常被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是冠心病所引发的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1]。心衰的患者一般有运动耐力下降,体液潴留,心脏扩大和/或心功能不全等症状。而且这种患者常常会出现心律失常,而且病情进展迅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沉重的负担。本次研究对100例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份我院收住院的冠心病心力衰竭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由于心力衰竭住院,随访一个月收集到的资料齐全且真实。以上患者均无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无其他可以引起患者心脏扩大或是心衰的疾病,无其他可引起心律失常的疾病,无其他心脏疾病(例如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等)。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比例3:2。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8岁,最小的患者为45岁,平均年龄为(63±8.3)岁。其中心功能Ⅲ级的患者62例,Ⅳ级患者38例(依据纽约心功能分级)。

1.2入院后检查 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胸片检查、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酶、脑钠肽等)。

1.3研究指标 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类型,左心室尺寸及各项指标,脑钠肽浓度,治疗心律失常及心衰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一个月之后患者的情况

1.4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率失常发生率 以上患者中有4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心率失常,发病率为46%。而且经统计发现,左心室的内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比(左室内径分为四个层次41mm开始,每10mm一个等级,最后一个等级为69mm以上;每个层次心率失常发生率则为18%、42%、66%和100%),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脑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 在本次研究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脑钠肽较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显著增高,而左室射血分数则正好相反,显著降低,以上两种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与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脑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注:*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心律失常患者用药 心律失常患者中,室性早搏患者38例,短阵室速8例。其中,16例室性早搏患者和2例室速患者未给予药物,12例室性早搏患者和4例室速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10例室性早搏患者和2例室速患者给予中药治疗。

2.4出院后胺碘酮使用情况 在出院后一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使用胺碘酮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用量低于未使用胺碘酮的患者,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老年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而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冠心病患者又常会有慢性心力衰竭。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会出现重构以及缺血,这样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就有所增加。本次研究中共对10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有46例患者发生了心律失常,占46%。其中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心脏重构,就会增加心脏的异位起搏点;同时随着时间的增加,患者的左心室会增大,直接结果就是左室的收缩能力也下降,心肌缺血和缺氧又对患者的异位起搏点心肌细胞的正常变化造成了影响,导致细胞的兴奋性增加,而传导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2]。本次研究则发现左心室的内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比,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脑钠肽较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显著增高,而左室射血分数则正好相反,显著降低,以上两种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资料统计显示[3],40%-50%的心力衰竭患者会由于心律失常等原因而失去生命。因此能够对冠心病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及早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的控制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还发现,利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与抗心衰的药物之间相互影响。这与武振林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而且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薛文莉,张承贤.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7):864-865

[2] 柳美玲,边云飞.100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4(5):1117-1118.

[3]Fu LP.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ventricular arrhythmia-effect analysis[M].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2013,21(4):81-82.

[4]武振林,马登峰,王晨, 等.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7):869-870.

论文作者:宋军贤 丛大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论文_宋军贤 丛大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