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机械化学法处理废旧锂电池,选择性地回收金属锂,同时将钴转化为钴铁氧体(CoFe2O4)功能材料,并重点考察了不同供氯体和操作参数对Li回收率和Co转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价类的供氯体不适于Li的回收和CoFe2O4的制备,离子类的供氯体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不仅可以促进Li的氯化,同时还可以保证Co完整地保留在反应残渣中转化为CoFe2O4。将LiCoO2与Fe粉和NaCl混磨,既可以保证将Li转化为水溶性的盐,又可以在球磨过程中将Co与Fe进行晶格重组,保存在球磨残渣中形成磁性功能材料。确立的最佳操作参数为:m(LiCoO2)∶m(Fe)∶m(NaCl)为1∶2.5∶5,球料比50∶1,球磨转速600r•min-1,时间12h,此时Li回收率达到92%,Co与Fe保留在残渣中转化为CoFe2O4。对产物的晶相组成、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发现,所得CoFe2O4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饱和磁化强度Ms为56.1emu•g-1,剩余磁化强度Mr为25.8emu•g-1,矫顽力Hc为1165.3Oe。本研究为废旧锂电池的资源化回收提供了一条清洁环保的新途径。
关键词:废旧锂电池;机械化学法;钴铁氧体;锂回收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废旧锂电池由北京华星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收到样品后,先将废旧锂电池放入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充分放电,随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烘干。利用手工钳将废旧电池机械拆解,获得电池的金属外壳和内部电芯。通过对内部电芯拆分,得到了包含锂钴酸(LiCoO2)、乙炔黑导电剂、铝箔和有机粘合剂的正极材料。随后采用高温煅烧法除去正极材料中的粘接剂,温度控制在500℃,时间为1h,煅烧后获得LiCoO2粉末。锂钴酸经王水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Prodigy,Leeman,USA)分析测定Co和Li的含量,结果显示,LiCoO2中Co和Li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51.8%和6.5%。铁粉、氯化钠、无水氯化铁和三氧化二铁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北京有限公司。
1.2 钴和锂的回收
在100mL球磨罐中加入一定比例的LiCoO2粉末和相应物料,将球磨罐装入球磨机,调好转速和时间参数后运行,达到规定时间后取出产品。加入100mL去离子水溶解样品,采用真空抽滤分离滤液和残渣。ICP-OES测量滤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滤渣烘干后在马弗炉中800℃煅烧2h,得到的产品即为钴铁氧体磁性材料。
1.3 分析方法
ICP-OES测量滤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XRD,RigakuD/MAX2500,Japan)表征分析球磨产物晶体结构变化;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JSM-7001F,Japan)研究产物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相对含量;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室温下样品磁性能。
2 锂的回收效果与反应机理
2.1 不同添加物的影响
在球磨过程中不同外源性添加物(Fe、NaCl、FeCl3、Fe2O3和Fe+NaCl)对Li回收率的影响。
球磨参数:球磨转速=600r•min-1;球磨时间=12h;球料比=90∶1。结果显示,LiCoO2样品中的Li和Co在与不同的外源性添加物混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性。当反应系统中只加入LiCoO2粉末和铁粉时,球磨后的浸出液中没有检测到水溶性的Co离子,只有不到3%的Li进入溶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首先,LiCoO2晶体结构中的Li、Co和O为稳定的层状结构,结合紧密,球磨系统提供的机械能不足以对锂钴酸的晶格结构造成破坏,Fe为零价金属,没有阴离子的加入,无法产生可溶性的离子化合物。其次,锂的电荷密度很大并且有稳定的氦型双电子层,使得锂容易极化其他的分子或离子,自身却不容易受到极化。因此Li与LiCoO2晶体结构中的O在球磨系统中发生了化合,产生LiO化合物,并在水溶液中形成了可溶性的LiOH,但浓度较低。
当LiCoO2粉末与供氯体NaCl反应时,反应系统中NaCl的部分离子键(键能412kJ•mol-1)在机械力作用下被打开,LiCoO2中Li因原子半径小,极化能力强,优先与Cl发生结合转化为LiCl,系统中的Co没有进入水相,约30%的Li与Cl离子反应转化为水溶性的LiCl,由此可见供氯体的存在非常重要。Fe2O3的加入,将Li的回收率提高到61%,离子化合物Fe2O3中的Fe—O键是离子键(键能816kJ•mol-1),在反应系统中更容易与Li发生结合。当采用FeCl3作为供氯体时,与NaCl相比,Li的回收率有所提高,同时还有不同程度的Co转移到溶液中。这是因为FeCl3是共价化合物,同时是强酸盐,其反应活性高于离子化合物NaCl。这一类强酸盐在球磨反应系统中更易于同降低了表面活化能的LiCoO2晶体反应,不仅可以将Li转化,并且会造成LiCoO2晶体结构中Co的流失。由此可见,共价类的供氯体不适于钴铁氧体前驱体的制备及Li的回收,离子类的供氯体如NaCl优于共价类的供氯体,其反应活性不仅可以保证Li的转化,同时还可以保证Co完整的保留在反应残渣中。
当采用Fe粉与NaCl的组合时,Li的回收率达到了92%,而且没有水溶性Co的出现。LiCoO2与NaCl和Fe粉混磨,既可以保证将Li转化为水溶性的盐,又可以在球磨过程中将Co与Fe进行晶格重组,保存在球磨残渣中。因此,经过球磨处理,废旧的LiCoO2粉末成功转化为包含Co、Fe和O的前驱体,同时Li得到了回收。
2.2 回收条件的优化
根据了解的回收率随物料比的变化趋势,当物料比为2∶1时,Li的回收率较低,只有38%。随着铁粉的增加,Li的回收率也随之上升,当物料比为1∶2.5时,Li的回收率达到了最大的92%。进一步增加铁粉的量造成了Li回收率的大幅度下降,原因在于过多的铁粉,会减弱锂钴酸与NaCl的固相混磨反应,因此,最佳的物料比为1∶2.5,同时数据显示整个反应过程中没有水溶性Co的出现。
当球料比为10∶1时,Li的回收率较低,只有8%;随着球料比的增大,Li回收率急剧增加,在30∶1时,达到了68%,增大到50∶1时,Li的回收率达到92%。随后,进一步增大球料比造成了Li的回收率的下降,原因为磨球数量的增加会占据系统中物料的反应空间,使得物料在预定反应时间内不能充分混磨。因此,最佳的球料比为50∶1。
根据以往Li回收率随球磨时间变化的结果,当球磨6h时,Li的回收率较低,为54%。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Li的回收率在球磨12h时达到了最大的92%。因此,可以认为延长球磨时间会为反应系统提供更多的机械能,使得物料固固反应更加充分。进一步延长球磨时间不仅没有提升Li的回收率,反而降低了Li的回收效率。这说明过长的反应时间使得一部分Li又重新回到了Fe与Co的晶体结构中。同时可以观察到,Co晶体结构稳定,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没有水溶性Co的出现。因此,最佳的球磨时间为12h,Li的回收效率达到92%。
3 结论
经分析球磨残渣经煅烧后得到了钴铁氧体磁性功能材料,经VSM测试,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磁学性能。研究中没有使用腐蚀性化学试剂,无废液产生,将Li进行选择性回收同时将Co转化为功能性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废旧锂电池循环利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曹红葵.对锂电池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综述[J].江西化工,2009(3).
论文作者:刘贺师,冀天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回收率论文; 球磨论文; 离子论文; 残渣论文; 水溶性论文; 物料论文; 锂电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