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教育的忧思与出路——三位教育名家谈农村教育的现实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教育论文,忧思论文,中国论文,出路论文,名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10)06-0016-04
访谈嘉宾: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杨银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室主任,《规划纲要》素质教育战略组专家)
袁桂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村教育专家)
对于中国农村教育来说,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那年,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自此,“农村教育农民办”逐步走向“农村教育政府办”,“两免一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两基”攻坚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使农村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今天,当我们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时,我们有必要反思,农村教育的价值和使命是什么?它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为此,特邀请三位知名教育专家,从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出发,对农村教育的现实与未来进行理性思考。
《规划纲要》高度关注农村教育问题
记者:敢于直面问题,是《规划纲要》得到广泛肯定的原因之一。在论及农村教育时,针对“农村资源严重不足,城乡条件差距大”、“农村学校基础薄弱,一些地方辍学问题突出”等问题,《规划纲要》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杨银付:《规划纲要》对农村教育是非常关注的,其中涉及“农村”两个字的地方有40处之多。现在,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还是资源不足、质量不高。《规划纲要》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另外,对于各级各类农村教育,《规划纲要》都提出了具体的举措,比如学前教育部分,明确写了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并且提出许多具体举措;在义务教育阶段,强调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在职业教育方面,强调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
农村寄宿制学校急需完善
记者:人们更关注这些政策如何落实。比如:在学校建设方面,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人们对校舍的质量非常关注。《规划纲要》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表述?
杨银付:主要体现在《规划纲要》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部分。比如第一个项目即“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提出做好3件事: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工作,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逐步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寄宿条件,基本满足农村学生的需要。
记者:最近几年,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争论很多。因为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撤点并校”成为农村教育的政策选择。有专家根据1998年~2007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发现,10年间,农村平均每年减少学校31740所,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消失80多所。在此背景下,《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袁桂林:我个人认为这个提法不是很好。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建设标准不达标、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事故频发(连续几年冬天都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卫生隐患较大、小学生必要的亲情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倡导加快建设,而应完善学校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容易被理解为一种量的扩充,而不是质的提升。
记者:您的替代方案是什么?
袁桂林:发展校车。设置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为了解决学生上学远的问题,按照国际惯例,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发展校车,二是建设寄宿制学校。我们也要两条腿走路,不能仅仅关注寄宿制学校建设,校车系统建设也要提上议事日程。
“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的道路建设已相对完善,为开通校车提供了可能性。我们现在已具备相关的专利技术,能够生产出符合儿童身体特征的安全、环保、高科技、标准化、信息化的专用校车。我建议,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现有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生活教师;另一方面,率先在农村地区开通公益性的免费校车。这方面还需要政府出台鼓励政策,调动社会资源支持校车运营,同时强化对违规校车的监督管理。在国际上,很多国家解决上学远问题的一般做法都是优先发展校车,开行政府扶持和监管、公交公司运营的校车系统。
记者:校车的优势是什么?
袁桂林:第一是灵活。人口在流动,生源数量在不断变化,校车显然比建设寄宿制学校更为灵活。房子不能随便扒掉,而没有生源,这条线的校车就可以不开。车型也可以调整,孩子多就安排50座的车,孩子少就安排30座的。这可以有效避免寄宿制学校建成后又出现“空壳学校”的资源浪费。实际上,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闲置的校舍,造成巨大的浪费。第二,校车系统可以缓解目前某些农村比较拥挤的寄宿制学校的压力。第三,减少家庭教育成本,解除家长接送学生的负担。第四,校车是师生共享的,这可以解决农村教师的通勤问题,降低社会成本。
记者:可是有的山区连路都没有,孩子每天上下学还得趟河,怎么通校车?
袁桂林:这种地方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能通车。校车不可及的地方,或保留学校网点,或采取寄宿制方式做补充。能通车的地方就要通车,尽量不再新建寄宿制学校。建学校容易产生诸多问题,成本也很高,盖房子、征地要钱,建成后还要聘请生活教师、炊事员等。而我们现在只是建校,不配编制,导致不少学校用“两免一补”中应该发给学生的生活补助费支付人员开支,这是违规的。
记者:推行校车的难度在哪里?
袁桂林:最大的难点是没有责任主体。很多国家政府的教育网站上都有相应的校车政策、安全条例和招聘校车司机的规则等。2007年,我国相关部门出台过校车标准,2010年年初又做了第二次规定,要求校车安装黑匣子、增加安全带。但是措施如何落实,却没有强调。校车系统的生产、运营、管理与监督等各环节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政府也有必要出台相关制度,以规范校车的良性运营,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监督。现在的情况是,学校负责完成教学任务,把孩子送出校门,至于孩子出校门后上什么车,就不是学校能干预的了。
建立适应性强的农村教师编制机制
记者:农村教育的质量最受人瞩目,而农村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规划纲要》对此有怎样的设想?
杨银付:《规划纲要》强调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具体政策方面,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免费师范生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当教师。这都是为了发展农村教育。
记者:地位、待遇是教师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应该是村子里的‘头面人物’”,我们应该如何提升教师在乡村的地位?
杨银付:《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提高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并要为农村边远艰苦地区的学校建设教师周转宿舍。我们要推行教师交流措施,没有周转房是不现实的。国家还将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记者:除了这些问题,校长们还比较关注教师编制问题。农村学校还是比较缺教师的,特别是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科目的教师。
袁桂林:2001年发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按照生师比来配置教师,如城市、县镇和农村小学的生师比分别是19∶1,21∶1,23∶1。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家标准进行上下调节。实际上,校点分散、班额较小的农村学校普遍感到编制紧缺。许多地方教育局和学校限于编制,不能聘用合格的教师,只能以增加在岗教师课时的方式解决。这样不仅增加了在岗教师的负担,还使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记者:这次《规划纲要》提出的中小学编制标准,与以前的政策有何不同?
杨银付:2001年的《意见》曾提出,山区、湖区、海岛、牧区和教学点较多的地区,可根据特殊需要,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适当增加编制,但当时城乡学校在教师编制标准上尚不统一。这次《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同时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
袁桂林:教师配置只考虑生师比这一个维度是不够的,还要综合考虑年级、课程门类、周课时与教师数的比较等多个维度。
比如:周课时问题,一个教师的周课时是多少,应该有一个科学标准,最好是一周14~15课时,但我在很多农村学校调研时发现,不少教师都是一周30课时左右,太累了。还有课程门类和教师比,有的学校教师少,一个教师不仅要上语文、数学,还要上美术、计算机,这怎么行?上的课程门类多,周课时又多,如何保证教育质量?
但是,如果按照开设课程的门类配置教师,又会使有些教师每周课时数量不足,形成教师资源浪费。这种两难问题长期困扰着一些农村学校的校长。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建议,建立新的灵活的教师编制机制:一方面,要重视班级数量、课程门类和周课时数量等参数,以此来科学配置教师;另一方面,要试行部分教师不完全隶属于某一学校的管理体制,有些担任周课时少的科目的教师,以及某些有特殊专长的教师,可以由县教育局管理,在县域内若干学校流动上课。这样的机制可以减轻学校在编制方面的压力,符合“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5大措施保障教育投入目标的实现
记者: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投入是关键。《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哪些举措?
杨银付:这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并尽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中央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等。在资助政策方面,专门提出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机制。
另外,《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缩小数字鸿沟。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温总理也明确提出,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孩子与城市孩子一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我们上一轮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就投入了111亿元。
记者:向农村教育投入多少,还得看整个教育投入这个大蛋糕有多大。这次《规划纲要》没有提出中长期的投入目标,令人有些遗憾,但明确提出在2012年要实现4%的目标。我们如何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
杨银付:第一,真正转变观念。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第二,各级领导要重视。纵观各个地方,若是常务副市长直接分管教育,那么,当地的教育投入就可能多一些。依法治教当然是根本,但领导率先转变观念也非常重要。第三,以标准促发展。从原来低水平的“普九”转向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坚持的就是以标准促发展的思路。我们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标准提高了,就得增加教育经费。这是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发展的新思路。第四,加强制度建设。比如:《规划纲要》提出,“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从制度上对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作出明确规定,为教育投入的增长提供了保障。另外,要从制度上明晰各级政府在教育上的财政投入责任,以防止随着中央财政教育投入的增加而出现地方财政减少投入的“挤出效应”。第五,加强问责。加强督导、检查、监督、问责。
记者:如何问责?
杨银付:比如说,能不能把是否实现教育投入目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干部考核中?事实上,在《规划纲要》的“加强组织领导”部分,明确提出了“要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记者:有一个全国政协委员算了一下,如果2012年教育投入实现了4%的目标,那么,我国一年的教育经费将达到近17000亿元。增加的钱如何用好,也很重要。
杨银付:对,我们一方面要增加投入,另一方面也要用好。投入产出比要高,这是效益问题。
重定农村教育使命
记者:农村教育承担着保留、传承、发扬地方文化的使命,这一问题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在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严重,教育内容的“离农”特征明显,农村教育在方向上出现偏移。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一问题?
朱永新:在农村,我们常会听到类似“穿草鞋与穿皮鞋”的故事。很多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了不穿草鞋,穿皮鞋”,跳出农门,出人头地。
记者:北大的钱理群先生认为,乡村教育应肩负三重使命:一是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二是向城市建设输送有文化的劳动者,三是理所当然地要担负起培养农村建设人才的重任。我们现在只是强化了农村教育的第一重使命。
朱永新:的确是这样。农村教育不能回避升学,但不应该把“跳出农门”作为农村教育的方向。现在,农村教育城市化的问题确实非常严重,基本上是复制城市的教育内容,最终是为了让农村的孩子通过高考逃离农村。而大多数农村的孩子只是“陪读生”,他们选择的往往是放弃、辍学。一部分农民不愿意让孩子继续读书,有些并不是上不起学,而是觉得孩子读书没用。
记者: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朱永新:改造农村教育!首先,应把握农村教育的方向,尤其应该改造农村教育的内容,让农村的孩子能够认识农村,热爱农村,具有改造农村的理想与能力。在小学教育中,要增加乡土化的内容;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应该举办综合性的初中和高中,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让那些无望升学的学生有一技之长。其次,要切实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让农民能放心地把孩子送进家门口的学校。
记者:农村教育是有其独特价值的。但对什么是好的农村教育,我们尚未形成共识。理想的农村教育图景应该是怎样的?
朱永新:农村教育要注重公平和品质。我认为,好的农村教育,首先要培育更美好的人性。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提高升学率,而是促进人的成长,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其次,要让人有谋生的手段,有发展的可能。最后,要重建乡村文化,保存、延续乡村文化。
袁桂林:农村正规的学校教育的主要类型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数占全国总量的60%左右。因此,农村教育的主要使命是为青少年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学校要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防止“千校一面”。农村学校应该在实现基本办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实际,创办生态环保无污染的特色学校、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特色学校、地方自然资源和优势产业开发的特色学校等。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农村学校会有很多新机遇。
记者:如何让其成为现实?
朱永新:我曾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议案,建议尽快启动对农村教育进行综合改革的研究和规划,并及时召开第二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统筹配置各类教育资源,涉及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多个部门。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由主管副总理牵头的涉及教育、农业、科技、劳动、扶贫等相关部门的部际协调机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在地方,可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协调机制。
我们要统筹城乡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和城乡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农村社区的教育、科技中心,信息资源和文化传播中心,成为建设农村文明的高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标签:农村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校车论文; 朱永新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