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彦松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彦松

驻马店市公路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 463000

摘要:沥青路面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技术指标需要达到,因此这就要求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达到精益求精,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本文对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其本身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和工程的具体要求,科学编制施工方案,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做好各道工序质量检查,确保各项因素符合施工要求,力求施工过程始终处于技术标准范围之内。

一、沥青路面的性能特点

1、高温稳定性

沥青路面的抗形变强度由于温度的升高会快速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集料的粘结力和沥青的粘滞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弱。在停车站和公路交叉口的路面一旦高温稳定性下降,极易由于推移和车辙出现剪切和变形塑形。可以采用在混合料中添加粗集料的方法,以提高内摩擦力,形成空间的骨架结构,来提高沥青路面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还可以提高沥青原料的粘稠度。

2、低温稳定性

影响沥青路面的低温稳定性,造成路面低温缩裂的主要因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温度下降,使沥青混合料低温收缩,造成路面开裂;另一类是由于路面基层的冰冻作用,造成了路基收缩而产生裂缝。第一类裂缝由基层开裂,逐渐延伸到公路表面;而第二类缩裂则从表面发生,逐渐使整个路面开裂。

3、水稳定性

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较差具体表现为水分对沥青的乳化,容易导致水损害,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下降,在集料面使水分进一步的浸入,导致集料丧失粘结力,最终导致路面破坏。

二、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施工材料的筛选

对材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应用也是一项技术,沥青混凝土的制作中沥青的材料有很多样,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对沥青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要根据地形、道路要求等级等考虑,例如煤沥青就不能作为公路面层的材料使用,对于一些材料的选择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另外在选择填嵌料时还应注意材料的粗细,保证材料中间没有其他的杂质。在沥青路面抗滑层的施工时不能选择一些坚硬棱角分明的石头,应该选择一些无风化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都是在材料的选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沥青公路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2、合理配比设计沥青

沥青作为沥青路面的主要施工材料,其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其配比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混合物的粘合性,进而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首先应结合公路工程的具体特点以及相关规范标准等,合理配比沥青混合料,同时进行试拌试铺,严格把控拌合时间以及拌合温度;其次,需严格控制混合料中沥青的使用数量,以实现最佳的油石比;再次,由于公路工程施工也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定期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质量达标后方可投入施工现场。

3、混合料拌合技术

有路拌法和厂拌法两种沥青混合料拌合方法,但是因为路拌法是在施工的路段进行的,常选用稠度小的沥青,而且矿料是冷料,所以混合料的强度小,并不是很适合公路沥青路面的铺设,因此,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时,特别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应该选取热疗拌合的厂拌法。在拌合过程中要根据公路的等级,天气状况,以及路面施工技术的要求控制混合料原材料的选取,混合料的配比、数量、温度和混合时间等,而且在将混合料正式投入到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之前要进行抽样实验,保证混合料的质量。

同时,用于混合料拌合的设备有两种:间歇式和连续式。通常采用的是间歇式的拌合设备,在拌合之前认真标定拌和机的所有计量设备,以保证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和配比的准确可靠性。因为不同的拌合设备的性能的差异性以及拌合时天气,温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不能给出混合料拌合时间具体明确的定值,因此,只能根据观察,当沥青材料能够把所有的材料颗粒完全均匀地包裹起来,没有产生离析,没有结块,没有花白料时就可以停止拌合。

4、做好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品质对于路面施工至关重要,而沥青混合料又不稳定,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沥青混合料的理化性质会逐渐发生变化,为保证沥青混合料在使用时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必须严格控制各项运输条件,避免运输环节中沥青混合料质量发生大幅变化。

首先,要对运输车辆的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其次,要清理干净车厢,并在车厢内壁涂上专业防粘薄膜剂,防止车厢内表面与沥青混合料粘连,最后,要做好运输过程中的沥青混合料保温措施,为防止雨雪淋湿物料,车厢上要装设防水篷布。

5、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

首先,针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或者SMA来讲,采用履带式摊铺机实施铺筑更为适合;将防黏结剂或隔离剂涂刷在摊铺机的受料斗上。其次,如果是一级公路及高速公路,采用一台摊铺机实施铺筑操作,其在铺设宽度上,双车道≤6m最合适,三车道≤7.5m最合适。通常情况下,应运用相同序号的摊铺机,在前后距离上错开10~20m,促使两台摊铺机所铺筑的混合料在具体的温度上更为相近,不至于对热接缝的碾压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当开展成梯队铺设操作时,在相邻两幅之间,采取3~5cm宽度搭接准备,在具体位置上应避开车道的轮迹带,针对上下两层的搭接位置来讲,应将其实施错开≥20cm最为合宜。再次,在使用铺路机铺筑之前,应在1~4h内进行预热操作,根据实际气温状况对加热温度进行确定,当施工环境气温较低时,应提升加热温度。通常情况下,将温度加热至100℃以上。当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及SMA进行铺筑时,应适当提高预热温度。在开始施工阶段,所采用的混合料温度要适当较高,促使摊铺机温度能够尽快地升至正常使用状态。最后,如果所使用的摊铺机采用相应的自动找平时,应在基层或者下面层的一侧位置,运用钢丝绳对高程控制方式进行引导,当对上面层实施摊铺操作时,在其前后平衡梁应始终保持相同的高差,根据实际情况对中面层采用找平方式;当直接运用接触式平衡梁时,不能在轮子上黏附沥青,根据实际需要,可在轮子上涂刷一些油水混合物。当对SMA或改性沥青进行铺筑操作时,运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最为合宜。

6、公路沥青路面的碾压

碾压工作需在摊铺工作完成之后立即进行,采用二轮压路机初压两次,压路方向必须保持一致,这些都是在施工中具体的要求。对于碾压中发现不合格的路段要立刻进行维修处理,技术人员要时刻的跟随在压路机附近进行观察、指导。初压之后开始进行复压,先使用振动压路机,后使用轮胎压路机,前后进行多次的碾压。在终压得时候使用双轮钢筒压路机,这种压路机会使路面变得更加的平整。技术人员在压路的过程中要时刻的注意着路面出现的情况和每次的碾压质量,保证每次的碾压都是有效的和高质量的。也许有的作业人员会省时省力减少碾压的次数,这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性能,所以技术人员要严格的控制好这方面出现的缺失,保证碾压的次数和质量,并且在碾压的过程中给予全程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使沥青公路的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

综上所述,做好沥青混凝土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技术与质量控制是保障路面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因此要对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文兰.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2] 刘佳.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的运用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

[3] 李静.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裂缝防控技术探讨[J].建筑知识.2016(02)

论文作者:李彦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彦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