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900
【摘 要】目的:对比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方案应用于直肠癌患者根治术中的治疗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8年11月中收入的所有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74例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腹腔镜配合手术开展,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直肠癌症状均得到完全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但对比各项手术指标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创口较对照组明显更小,并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数据对比分析可见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腹腔镜配合手术开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开腹手术;价值分析
直肠癌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一种多发性肿瘤和难治性肿瘤。导致这种病症发病的原因,主要以地域环境和饮食因素等因素所造成的,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并且近年来存发病率增长趋势[1]。患者早期往往未见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以轻微恶心呕吐为主,随着患者病情发展,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和体重减轻状况,如果不对患者的病症及时控制,就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所以在临床上通常采用直肠癌根治手术方案来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控制,但传统应用中的开腹手术方案往往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手术,创口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多[3]。所以本次研究中,对比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方案应用于直肠癌患者根治术中的治疗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意义,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8年11月中收入的所有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74例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7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21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6-7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数据为(54.9±6.1)岁。实验组中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20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5-7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数据为(55.2±5.8)岁。
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直肠癌,有手术治疗指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并且经诊断未见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的个体化信息,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后全身麻醉,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在患者的腹部正中区域作一切口并进行探查,采取常规游离和吻合术。
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引导下直肠癌根治术。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后保持平卧,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气腹建立后置入腹腔镜,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穿刺套管后放置操作器械。采用超声刀对患者的直肠癌静脉血液循环进行阻断后,清除患者的相关肿瘤病灶。根据患者的直肠癌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游离、吻合根治方案,随即退出器械完成手术。
1.2.2 观察指标
手术完成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中,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年龄信息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采用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说明本次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直肠癌症状均得到完全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但对比各项手术指标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创口较对照组明显更小,并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个数据对比分析可见明显差异患者手术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对比
3讨论
直肠癌是临床上一种十分严重的恶性肿瘤,当患者的病情无法控制,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时,应用开腹根治术进行治疗,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直肠癌进行彻底根治[4]。但由于这种手术方案对患者需要造成极大的损伤。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采用一种较为新型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5]。
腹腔镜辅助对直肠癌进行治疗,是一种近年来应用极为广泛的新型手术方案。这种手术方案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口较小,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术后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在接受这种手术后短期疗效较好,并且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即可愈合出院。
综上所述,在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腹腔镜配合手术开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沛华,张四华,曾超.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后肛门功能评价[J].吉林医学,2018,39(11):2139-2140.
[2]杨碧霞,覃敏灵.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及恢复期寒颤的舒适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21):146-148.
[3]施毅卿,刘坤,李军,赵任.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排尿和性功能的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21):2314-2317.
[4]刘洪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5):80+83.
[5]梁志宏,刘书强,江雪峰,宋林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J/OL].中国内镜杂志:1-9
论文作者:盛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患者论文; 直肠癌论文; 手术论文; 实验组论文; 腹腔镜论文; 时间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