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重建”_所有制论文

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重建”_所有制论文

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所有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重建个人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阐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科学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①a]对于马克思的上述“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思想,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实质上是指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另一种意见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建立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第三种意见则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既包括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包括建立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二者兼而有之。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困难的出现,很多人又重新认识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有人认为,股份制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想形式,有人则提出了“公民本位论”。我认为,上述各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下面就谈一谈我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

一、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1.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社会所有制与“重建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在《劳动对资本的从属、过渡形式》中讲到:“资本家对这种劳动的异己的所有制,只有通过他的所有制改造为非独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也就是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才能被消灭。”[②a]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概念。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我把生产的历史趋势归结成这样:它‘本身以主宰着自然界变化的必然性产生出它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个体生产者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实际上已经以一种集体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只能转变为社会的所有制。”[③a]这里,马克思又提出了“社会的所有制”概念。主张从所有制角度来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人,都认为马克思上面所讲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社会的所有制”与“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完全一致的。我的看法则不然。首先,马克思上述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和“社会的所有制”,都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而言的,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单重否定。而“重建个人所有制”则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的“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而言的,是对这种以小生产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双重否定。其次,从概念内涵来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和“社会的所有制”都既包括生产资料又包括其他财产。而“重建个人所有制”则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前提。“重建个人所有制”着重指的是生产资料以外的其他财产的个人所有制。

2.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与“重建个人所有制”。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一直流行这样一种看法:“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话:“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态,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这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包括产品即消费品。”[①b]我认为,产品或消费品个人所有制显然是结果。另外,产品或消费品个人所有制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的性质。

3.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把小生产的个人所有制形式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逻辑起点,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普遍存在着以劳动者私人占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在这种小生产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行分散的直接结合,这时劳动和所有权直接同一: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占有这一劳动的全部产品。占有别人产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产品。所谓原始积累,就是用暴力剥夺这些小生产者的过程,也就是消灭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个人分散的小生产逐步转变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的集中的大生产过程。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又必然使小生产的个人所有制条件下的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即劳动和所有权相分离的规律。“现在,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②b]这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一次否定。劳动者一旦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生产资料一旦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生产资料的进一步社会化,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都要采取新的形式,即剥夺剥夺者。这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二次否定。这样,否定之否定规律作用的结果则是:从小生产者的个人所有制,经过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最后到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与小生产者的个人所有制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区别主要是劳动与所有权的分离,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二者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它与小生产者的个人所有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化大生产,而后者则是小生产。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劳动与所有权的同一性。因此,我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重新建立劳动和所有权相同一的个人所有制。这里之所以用“重建”,就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小生产者的以自己劳动取得自己产品并用以个人消费的个人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前曾经存在过。“重建个人所有制”,按照辩证否定观:第一,它不是在原来小生产者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复归;第二,它不是小生产者个人所有制的全部复归,而只是某些特性、特征的复归;第三,它不是小生产者个人所有制本质的复归,而只是某些外表特征的复归。这样,“重建个人所有制”就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重新建立一种以自己劳动取得自己产品或消费品的以劳动个人所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

二、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意义

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为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观念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仿佛公有制建立起来了,人类社会的理想就实现了。这种公有就是一切的观点虽然已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否定,但目前仍有一定市场。通过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使我们认识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就不可能实现“重建个人所有制”。但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不就是“重建个人所有制”。在传统体制下,我们已经建立起来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但这种公有制确实很不尽人意。原因就在于这种公有制中没有真正建立起“个人所有制”。事实上,我们熟知的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条块分割、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等,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没有真正建立起劳动和所有权相统一的个人所有制。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探索“重建个人所有制”。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有些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只能是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并以此为根据认为,当前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把固定资产分解,分配到每个人手中,以实现“重建个人所有制”。通过重新诠释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使我们认识到:生产资料公有制虽然不直接就是“重建个人所有制,但它却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必要前提。离开公有制这个前提,“重建个人所有制”那只能是小生产者个人所有制或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重复建设。因此,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注释:

①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2页。

②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第21页。

③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90页。

①b《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0页。

②b《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0页。

标签:;  ;  ;  ;  ;  

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重建”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