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生产下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_模块化论文

模块化生产下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_模块化论文

模块化生产下的产业发展内生机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生论文,机理论文,产业发展论文,产下论文,模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6)06-0072-06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一个现象似乎不能得到很好的理论解释:很少有哪个产业能够像个人电脑(PC)以及后来的信息技术(IT)产业,在美国硅谷、在全球其他地区具有难以预料的发展速度,为什么只有为数不多的产业才具有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飞速发展是由于产业特定的原因,还是有其一般的普遍的成因?就产业内部来讲,这些产业是否存在一种自我演进的内部驱动力,才导致其“与众不同”?这种内部机制是否能够从经济理论方面获得普遍性的解释?

围绕这些问题,已经有相当多的学者在试图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许多人将其归结为技术进步的因素,不少人将其归结为金融市场的作用,还有人从社会资本等方面探寻原因。这些探讨都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我们对产业发展的理解,但用于解释特定产业的发展问题,又似乎感到解释能力不足。

产业的发展问题,经济增长理论对此早就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简单地分类,有外生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之别。以内生增长的观点,以演化的观点看,经济系统的形成以及发展状态是系统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个成员既受到其他成员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自己也参与对系统的作用。如果系统内部包含了推进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产业就会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发展下去。

从外部投资、先进技术的引进,来探寻产业发展的动因,把产业发展看作是一种“信号—响应”系统,给定一种投入就会带来一种产出,这种思想显然不得产业演进的要领。

近些年较多的理论解释集中在交易费用领域,将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解释为交易费用影响下的市场与科层的选择。然而它只能解释产业组织选择的原因,却没有解释每一种方式下的演化机理,更没有回答在不同的选择中产业内在的发展动力是强还是弱。

制度演化的研究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领域,它能从制度的演进等多个角度解释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但遗憾的是,由于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技术特征或“业态”,其内部组织的方式以及制度也是千差万别,我们能看到的进入产业内部探讨内部组织制度的研究成果较少。

近几年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国内学者较多的关注。围绕着对集群产业竞争优势的解释,学者关注的目光,逐渐进入到区域分工、产业环境、企业形态特征以及交易费用、产业组织等方面。一些学者将集群产业的发展归结为生产方式的变化,认为模块化生产是集群产业的主要组织方式。

对产业生产方式的关注,有可能是一条有价值的研究路径。因为生产方式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技术、一种组织形式,更主要的是不同的生产方式带来不同的内部发展机理。本文试图透过分工经济理论,分析不同生产方式带来的产业发展驱动作用的差异,重点探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产业发展的内生机理。

二、生产方式、产业发展内生机理的分工经济理论

探索产业的生产方式问题,从理论上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的学说。亚当·斯密关于分工能够带来经济效率的学说一直被经济学家奉为经典。分工由市场规模决定,这一“斯密定理”已经为揭示分工的内生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斯密定理,分工由市场规模驱动,市场需求数量越大,分工就越深入细致。分工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变得不经济,因而有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采用分工的方式,分工的领域越来越大。

杨格(Allyn Young,1928)进一步指出,不但市场规模决定分工,反过来市场是由所有人是否参加分工的决策决定,因而是分工的水平决定分工。一个经济领域的活动一旦采用了分工方式,它就会沿着已有的分工水平,不断发展下去。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在不断地增加分工的深度,而分工的深度在进一步强化分工的效率优势。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出现分工,分工就会沿着其既定的方向一路演化下去。这是对分工自我演化不断推进的内生机理的最好的表述。

然而,分工存在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分工深化道路上的“摩擦阻力”。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不可避免,企业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组织。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降低交易费用。企业的出现,使得产业分工出现了两种基本的形式:企业内部利用科层管理组织的分工与企业之间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分工。两种分工都带来了效率,但其经济效率有无差别?

市场还是科层?在企业经济学看来,这一问题取决于当地产业的交易费用。在科斯,尤其是在张五常看来,效率取决于对交易费用的节约,产业的分工方式是根据当地产业交易费用的特征做选择的结果。交易费用高,就会更多地采用企业内部分工的方式,企业边界扩张,内部一体化程度提高;反之,如果产业在当地的交易费用降低,产业分工就会更多地利用市场在企业之间进行,企业的边界同时也趋向收缩,企业内部一体化程度降低。这里只涉及分工方式的选择,而未涉及分工的效率以及产业的演化机理。

新兴古典经济学提出向古典经济学回归,重新认识分工的价值。杨小凯将科层管理与市场交易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分工做了本质上的区分,并将其看作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自我供给经济体系和分工经济体系。杨小凯将边际报酬递增归结为分工,是分工的网络效果所致。他通过模型解释了一个分工体系网络效果产生的内生机理。①

综合多种观点,我认为,企业内分工与企业间分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率有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从生产成本角度看,一个产业包含生产不同领域产品的企业,企业又包含不同的生产环节,如果再做细分,每个生产环节又是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活动来完成,每个环节的规模经济数量是不同的,企业内部分工的一体化生产,即使能够做到在几个主要环节上达到规模经济数量,却也无法在所有的生产环节同时达到各自的规模经济数量。当企业内分工演变成企业间分工时,原来属于企业内的每个环节变成了一个独立企业,由于每个环节的生产都面对市场上众多的购买者,所以能够更好的实现每个独立环节的最佳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从激励的角度看,由于代理成本存在,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激励一直是大企业治理中的一大难题。一体化企业的车间主任与独立企业的小老板相比,身份不同,激励的效果大不相同。小老板具有剩余索取权,在竞争的市场上争取市场的“货币投票”,而车间主任得到的是薪酬,争取的是上级管理者的重视。在一体化企业内部,上下游生产之间是“垄断性配套,而企业间分工是一种竞争性配套。可见,企业间市场分工的优势在于它使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完全责任——全部的损失风险或全部收益,因而是一个高强度的激励机制。

第三,获得速度经济。除了成本之外,还有对市场反应速度的差异。企业内部分工容易受到一家企业自身生产能力的制约,而在企业间分工中,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组织生产,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获得企业间分工的网络效应。一体化的企业组织束缚着网络规模效应,因为各个工序的生产数量都要受到企业接受订单数量的限制。如果产业沿纵向进行分离,形成企业间的市场分工,就有截然不同的情形。这种分工形式不仅仅增加了市场交易主体数量从而增加网络成员,而且供给方与需求方相互吸引相互依赖形成不断增强的正反馈循环。在竞争的市场上,许多企业发现在一些环节上外购比自制更为划算。外购产生更多的需求,驱动着上游企业的专业化以及成本的降低。这种机理在集群产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吸引,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在当地找到了众多的客户;反过来,企业从当地众多的供应商中享受到了成本降低、产品创新的好处。愿意加入这一分工网络的成员越来越多,新成员的加入都在为其他成员带来好处,正是这一网络规模效应在促进着产业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

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对我们思考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带来这样一些启示:第一,分工本身就具有自我推动的内生力量;第二,产业的演化依赖于体系内部克服交易费用的能力;第三,分工方式不同,表现为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不同,所形成的自我推动的内生力量不同。在一定发展阶段,一体化组织方式构成了分工进一步深化的桎梏。

三、模块化生产方式下的产业发展内生机理

从产业经济层面来看,产业发展是否存在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机理,不断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直接相关于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

(一)不同生产组织方式的比较

单件生产是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它自然形成于家庭及手工作坊,而在应用机器生产之后,这种方式仍然存在,福特制之前的汽车就是按照这种方式在机床厂生产出来的。单件生产的优点在于直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但其弊端有多方面:生产效率低而产品成本高;零部件不能互换;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高度依赖于工匠的个人技艺;一家企业内几乎囊括了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很难将其中一些环节外包出去;进一步看,产品功能难以拓展,很难根据客户的需求在现有产品上拓展功能。当客户需求发生变化时,产品就必须完全更换。单件生产下的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企业数目的扩张,其内生动力机理非常微弱。

大批量生产方式使用标准通用的零部件,经过组装完成产品生产。由于重复生产数量巨大,使用专门设备,这种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方式突出的弊端在于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福特制时代,由于当时外部零部件配套企业还在普遍地采用作坊式单件生产,为了降低成本,福特公司就将零部件的生产尽可能多地拉入到企业内部。大批量生产在当时特定产业环境下是与企业内部高度一体化组织形式相联系的②。虽然说,零部件的标准化和可互换为拓展产品功能和根据用户需要设计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一家企业内部品种的多样性意味着巨大的转换成本以及效率上的损失。此外,福特制下出现了核心企业与外围配套企业的区别。核心企业设计产品,外围企业从核心企业“借图纸”,依照图纸制造零部件,产品的性能水平取决于核心企业的设计能力。

数量规模经济是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主要发展动力。由于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大批量生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替代了单件生产方式。生产出现了不断集中的特征,集中的结果是一个行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一家核心企业的经营能力。

汽车生产到了丰田时代,大批量生产方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核心企业与外围配套企业的关系由“借图纸”变为“确认图纸”。核心企业将“颗粒度”较大的某一功能组件(如制动器、座椅)外包给组件生产企业(第一层供应商),组件企业自行设计产品,然后交由核心企业确认③。组件企业还可以将颗粒度较小的组件和零件再外包给其他企业(第二层供应商、第三层供应商)。丰田制生产中已经出现了模块化生产的雏形。

模块化生产在美国硅谷,尤其在个人电脑产业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一个产品被分解成了不同的功能模块,在通用的架构和接口下,同一功能的模块具有可互换性,不同的模块之间可以组装成不同的产品。各个模块的设计制造只要能满足行业内公认的技术标准(协议、接口等),就可以相互装配,每一模块可以不断地扩展其性能,还可以将实现功能的技术细节“封装”起来④。

模块化生产脱胎于大批量生产,但却具有大批量生产所不具有的多方面的优点。⑤

首先从生产方式上看,模块化方式是一种大批量定制生产。它克服了大批量生产与定制生产之间的冲突,通用模块、标准构件采用大批量生产,在竞争中,模块制造商几乎都是在按最低成本生产产品。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生产是在通用模块、构件的基础上,在末端环节上完成的,或者以模块的组合来实现。它既有大批量生产的成本优点,又保持了定制生产的灵活性。

其次,模块化能够分解复杂系统,化解复杂问题。一个复杂的系统,经过抽象分解,能够分解为多个功能模块。而每一个功能模块内部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更为简单的模块。运用模块开发产品,产品具有了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第三,模块化缩短了产品开发的进程。新产品开发利用已有的模块,而不必从头再来。由于“并行处理”不同问题,因而节约了时间。

第四,便于修改和维护,产品可靠性增强。维修人员能够迅速判断产品的缺陷所在,迅速更换有问题的模块。通用的构件模块一般来说已经有了大量的应用并接受了市场的考验,相对来说质量更为稳定可靠。

最后,模块化生产可以促使各家企业集中力量于自己最具优势的核心业务开发上,获得在这一领域独特的竞争能力。

(二)模块化生产下的产业组织特征

一个产业一旦实现了模块化生产,模块生产企业纷纷从一体化企业中分离出来,以市场分工替代企业内部分工,其生产组织方式就会表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征。

第一,企业关系发生变化,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甚至可以没有核心企业。

零部件、构件企业对总装企业的依附减弱了,企业之间形成了互补的、发散型的网状联系。从个人电脑的“攒装”过程中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出这种企业关系的变化。各个模块上的优势企业都成了各自领域中的“专家”,整个行业的生产分工摆脱了某一家企业的控制,进化到了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在企业之间组织分工。

第二,企业的竞争行为发生变化。

模块化与标准相伴而生,标准是模块化生产的标志。有行业标准的企业竞争行为与没有标准的行业大不相同。首先企业竞争的焦点,从争夺市场统治地位转移到了争夺市场份额;其次,标准增加了产品的同质性,促使企业从功能竞争转向价格竞争。还有,竞争的领域从系统竞争转向模块功能的竞争。在不兼容的条件下,企业的优势体现在开发整个系统的能力方面,而在相互兼容的条件下,企业的优势就将体现在设计开发某一模块的能力方面。最后,从独占性之争转为标准之争。标准不仅巩固了某种技术成果,而且带来了这一技术之上更大的安装基础(更多的网络成员,更大的市场),对标准的争夺也将更为激烈。⑥

第三,模块和系统不断升级。

系统设计按照模块功能作抽象设计,标准默许同一功能模块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每个模块的设计和改进相对于其它模块具有独立性,只要满足性能标准,符合接口条件,模块之间就能顺利组装完成其功能,而不问其实现的方式。在标准的影响下,同一模块生产者之间展开了不断改进模块性能的“创新竞赛”,竞赛的结果是各个模块的性能在不断改进,而模块性能的任何改进都在为“整机”性能的升级做出贡献。

个人电脑产业的发展最能说明这一点。CPU处理能力不断增强、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内存及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应用程序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PC产业的技术进步就是在各个模块性能改进的渐进过程中实现的。

(三)模块化方式下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因素

模块化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技术,而且也是一种独特的产业内生产组织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采用,对产业发展会产生一些重大的内部驱动力。

第一,模块化促使企业内部出现作业链条沿纵向的分解,从自我供给的“雌雄同体”式的一体化企业转向“雌雄异体”的专业化企业,这正是产业组织进步的标志。一个产业从新生走向成熟,几乎都走过了产业内部作业链条不断分解的过程。从最初的一家企业“包打天下”、“从头做到尾”、“自我供给”,演化为各家企业在不同的模块上实行专业化分工生产。这是分工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虽然未实施模块化的产业也会出现产业链纵向的裂解,但相对来说,由于交易费用的原因,分解的速度将会缓慢得多。

模块化生产仍属于分工经济,但它是分工经济的高级形式。因为在模块化生产体系中,标准、连接规则不仅仅界定了模块的功能,而且界定了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按照标准就能够很容易地将模块产品与整机其他部分区别开来。标准事实上降低了模块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的降低同时降低了企业内部一体化的动机。标准化的部件容易外包出去,也容易实现对外供应,到底是自制还是外购?是自我供应还是对外供应?战略选择的结果是企业边界收缩,产业分工进入到企业间分工的高级阶段。

第二,企业自我创造、自我优化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的概念来自于生物学领域,它是指有利于一个产业不断发展的各项外部条件的总和。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就是一个产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良好环境条件。每一个产业都有各不相同的技术特征,表现出不同的“业态”,在供应商、市场需求、上游支持性产业服务性产业、企业协作关系以及竞争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产业不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产业环境就不同。产业环境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但在产业层面上来说,产业环境既可以是“人造”的、外生的,也可以是自然形成的、内生的。

在模块化生产中,模块制造企业自己参与创造产业环境,环境是自生的,而不是外生的。这一形成机理是通过网络规模效应而产生作用的。模块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都是分工网络的成员,相互吸引,互为存在的前提。模块化在自我创造供给与需求。模块的成本降低、功能改善与模块的需求数量之间互为因果。成本降低、性能改善带来了更多的需求,反过来更多的需求又促进成本进一步降低。加入到这一网络的成员越多,网络规模效应越明显。

第三,行业技术标准降低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行业标准克服了兼容性障碍,通过扩大网络规模为用户产生更大的价值。一个模块制造商只要按照标准提供产品,就能顺利地与其他成员的模块产品相连接。其次,标准减少了技术及市场的不确定性,消除了用户对“锁定”的顾虑⑦。面对一个开放的标准,用户不会为技术锁定感到担忧,他将寄希望于未来从多家供货商的竞争中得到稳定的供货和良好的质量。技术不确定性的降低,带来许多用户的支持,用户的支持又巩固了这一技术标准的地位,这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良性循环过程。

标准的作用还表现在标准的推进对企业分工以及竞争的影响。从分工的观点看,标准的制定巩固了当前模块化分工的成果,促使企业竞争从体系之争转向模块性能之争。模块企业在“创新竞赛”中不断开发新技术,又产生了新的兼容性问题,又需要制定新的技术标准。新标准又将引导企业进入到一个更为细分的领域中去。这样,标准与企业创新互动,使得产业内企业间分工水平越来越高,企业创新和竞争不断进入到更为深入的层面。

第四,非中心设计下的技术进步自发演进没有止境。

由于模块之间的连接规则、接口标准是公开透明的,而各自实现的方式等技术细节是密而不见的,每个模块要实现的功能是明确的,但实现功能的方式却取决于各家的创新,各个模块制造者在“创新竞赛”中可以将各自的技术细节封装起来。这就为各家企业技术创新留下了空间。只要符合行业的技术标准,各个模块上的任何改进,系统都能接纳,功能创新者能够从市场上直接获得创新的超额收益。这一特性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具有了特别的意义,系统的改进和技术创新在这种生产体系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理:系统的不断改进是通过各个模块的不断改进来实现的。即使没有中央集权式的、事先的计划和指挥,也可能通过事后建立起来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不断改进和创新的系统。这是一种内生的、自组织的、分散的、渐进的技术进步。

虽然设计规则是在“事先”发生,但正如青木昌彦所言,无论你有多么天才的头脑,对联系规则事先进行中央集权式的设定,都无法完全预测今后某个模块的详细设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及由于模块的联系而产生的种种外部效果等⑧。

模块化标准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一个产业的发展就开始摆脱了受一家企业“中心设计”、“中心控制”的束缚,而进入到“非中心设计”、“非中心控制”的发展阶段。行业技术进步呈现出在接口标准下“各自为阵”、“各个突破”、没有止境的特点,并且由此走上了自发的、永不停息的发展之路,谁也难以为产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描绘蓝图。这在PC行业以及后来的IT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自IBM/360计算机采用新型的模块化设计思想之后,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就不再受到IBM公司设计能力的限制,甚至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为整个PC产业作设计。PC行业以及IT行业今日的发展,是当初任何天才人物所难以预料到的。

注释:

①〔澳〕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美〕詹姆斯·P.沃麦克等:《改变世界的机器》,沈希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③〔美〕詹姆斯·P.沃麦克等:《改变世界的机器》,沈希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④查尔斯·R.默瑞斯、查尔斯·H.佛格森:《体系结构如何赢得技术战争》,见《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高技术产业管理》,吴雯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美〕麦克劳:《软件复用技术: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考虑复用》,廖泰安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⑥〔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张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⑦〔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张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⑧〔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周国荣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标签:;  ;  ;  ;  ;  ;  ;  ;  

模块化生产下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_模块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