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 113006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的目的和任务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扪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以,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与祖国的建设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长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励他们去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及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在家中家长往往迁就,参加劳动锻炼较少,存在着“骄”、“娇”二气,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例如在800米达标测验中,有些同学由于缺乏拼劲,最后以几秒之差而达不到标准;在练习跳远时,怕弄脏鞋子,不认真练习。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即时纠正,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就应及时抓紧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付诸行动。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虽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体育教学不能替代德育教学,所以我们在这里讲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寓德于体中,从而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目的。
1.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觉得:“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精力最充沛,也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以往光抓体育、忽视德育的旧观念。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创新进取、顽强拼搏的良好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等,而这些也正是学校德育课教学最常提及的一些理论和观点,体育教师要做到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德”。
2.重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常规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教育的过程,良好的课堂常规教育不仅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誊感。在我的课上,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装整齐,在常规部分一切行动听指挥,老师或别的同学在上边讲话时要认真听讲,不许“开小会”。在这样的要求下,无形间让学生养成了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等文明习惯。而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也要互相帮助、集体协作(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无配合得分无效),使学生有自己的个性,更要有集体主义观念。体育运动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完成各种练习,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既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行为和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保障,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精神,消除对运动的恐惧心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起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意识。所以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导向学习目标。例如我们在教篮球技术时,要经常结合比赛来巩固技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合作互助精神和拚搏精神、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的过程。
3.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抓住时机,合理运用生动的教育性语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美好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与优良的品质传授给学生。要选择适合课堂的内容,用文明的言谈、高尚的品德来感染身边的学生。
4.合理运用竞赛教学手段。竞争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提高学习热情,还是营造快乐氛围,竞赛方式总是最有效的。而竞争与合作贯穿于竞赛始终,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发挥德育功能最富个性的基础。竞争会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活动,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理论。而此时正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有竞争与合作,才有交流,才有提高,缺了这个支点,体育教学便失去了力量与活力,也无法转化为集体生活,更谈不上进行德育。在课堂上运用比赛,并在比赛中做出具体昀要求(如要求配合、要求严格遵守规则),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充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这一过程中是最好的培养遵守纪律、团结互助、集体主义观念、合作意识、竞争观念的过程。对于比赛的结果,教师要做出适当的评价,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论文作者:金越霄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目的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