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广东省 510075
摘要:厚砂层基坑支护现在在西宁地区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快捷简便而被广泛使用,技术理论也较成熟,但对厚砂层基坑既支护又止水,保证厚砂层基坑侧壁的水被封从而达到止水目的的技术应用还不广泛,也不够成熟。因此有必要对此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更厚砂层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厚砂层基坑;支护施工;旋喷桩帷幕墙
随着城市的发展,楼房都向高楼进军,楼房越高,基坑越厚砂层。而且周围环境较复杂,施工工作面狭小,没有放坡施工的余地,这样就对支护的技术要求就更高,普通的放坡支护已达不到施工安全要求,在这如遇上地下水位较高,如一般支护水无法控制,流失严重,对周围地下水位造成很大影响,进而产生沉降或位移现象,从而对地上周围建筑造成影响,而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我 们不但要支护安全,还要同时进行止水,使水正常流失,确保地下水位不被破坏。厚砂层基坑支护有好几种方法,如地下连续墙,土钉墙支护,旋喷桩帷幕墙支护。地下连续墙和土钉墙支护我们较熟悉,现在我们主要讨论旋喷桩帷幕墙支护。
1、支护桩成孔工艺及技术要求
1)开挖先采用XR220型旋挖钻机泥浆护壁钻孔直至设计厚砂层度。
2)成孔与灌注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0 小时。
3)旋挖钻机进行成孔时,应控制下钻速度及垂直度,防止钻头破坏护壁造成孔口坍塌。
4)桩位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1%,桩底沉渣厚度≤200mm.
5)应隔桩施工,在灌注混凝土24小时后方可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2、厚砂层基坑的土方开挖:
2.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2在厚砂层基坑土方开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装项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检测和保护。
2.3防止厚砂层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施工中减少基坑会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浸水。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均应保证并降水正常进行,并在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必要时,可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
2.4防止桩位移和倾斜。打桩完毕后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装的位移和倾斜。
如果打桩后紧接着开挖基坑,由于开挖时的应力释放,再加上挖土高差形成一侧卸荷的侧向推力,土体易产生一定水平的位移,使先打设的庄易产生水平位移。软土地区施工,这种事故已屡有发生,值得重视。为此,在群桩基础打设后,宜停留一段时间,并用降水设备预抽地下水,待土中由于打桩积聚的应力效应有所释放,空隙水压力有所降低,被扰动的土体重新固结后,并开挖基坑土方。并且土方的开挖宜均匀、分层,尽量减少开挖时的土压力差,以保证桩位正确和边坡稳定。高寒地区要注意冬季开挖土方引起冻胀而产生的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截水
1)截水即利用截水帷幕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的厚度应满足基坑防渗的要求,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
2)落低式竖向截水帷幕,应插入不透水层,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者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
2.6井点回灌技术
1)基坑开挖,为保证挖掘部位地基土稳定,常用井点排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在降水的同时,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位的降低,导致其周围地区地下水水位随之下降,使土层中因失水而产生压密,因经常会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通常采用设置井点回灌的方法。
2)井点回灌是在井点降水的同时,将抽出的地下水(或工业水),通过回灌井点持续地再灌入地基土层内,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这样,回灌井点就以一道隔水帷幕,阻止回灌井点外侧的建筑物下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从而可有效防止降水井点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
3、厚砂层基坑降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3.1厚砂层厚砂层基坑在动工挖土时要求土壤保持干燥状态,至少不那么泥泞,保持施工顺利进行。基坑降水可以使基坑处的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层以下,这样就可以是基坑内部以及周边边坡的土壤保持干燥状态,而且可以防止基坑底部及基坑周边边坡出现渗水现象,效果显著。
3.2.基坑降水后可以加强基坑坑底以及基坑周边边坡的稳固性,以保证不会出现泥土流失或者坍塌事件。降低厚砂层基坑处的地下水位后,可以保持和土壤的干燥,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基坑周边及基坑底部出现渗水现象,降低了土壤的渗透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边坡基底部土壤。
3.3.降低了厚砂层基坑处的地下水位后,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从而进一步增强物理方面的土壤应力,降低厚砂层基坑中支护体系的变形可能性,大大地增加了厚砂层基坑中土壤的固结强度。无论是对于选择支护体系进行施工的厚砂层基坑,还是选择放坡开挖的厚砂层基坑,均在不同水平上加强了支护体系的物理强度,防止支护体系出现变形,从整体水平上降低了厚砂层基坑施工的难度。
3.4厚砂层基坑处的地下水位降低后,土壤强度得以加强,降低了土壤坍塌的可能性,降低了厚砂层基坑施工时对周围建筑物和周围地下空间设施的影响。
施工前准备工作单纯从厚砂层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来看,虽然当前的设计已经优化的方面很多,施工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厚砂层基坑的支护、降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做好厚砂层基坑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正确编制支护结构和降水工程的施工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4、厚砂层基坑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4.1为保证现场施工有序进行,首先施工支护桩,施工时分段同时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为了后续的坑周及坑内的明水排放,以及坑周边地面防水保护措施,厚砂层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对基坑周边的地表水以及场地的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采用堵、截、排等法防止地面雨水、生活用水、上下水管渗漏等有可能排入或渗入基坑内。除此之外,结合路面硬化情况,特别在老粘土分布区,做好排水工作,严防各种地表水渗入边坡土体基坑内。
4.2新建筑的基坑施工对原有建筑物的场地及周边环境的使用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前应了解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基础型式与埋置厚砂层度,建筑上部结构情况,基坑周围地下市政管网的位置与走向,市政道路等周边环境,明确需要保护的坑内基础工程。
5、结语
在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不仅要确保厚砂层基坑支护结构和降水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还应该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稳定性。厚砂层基坑的支护结构和降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施工技术要求,相关专业的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基础的工程质量乃至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钱文忠.建筑建筑大型厚砂层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J]建筑科学,2008(20)
[2]王业忠.建筑建筑厚砂层基坑土方开挖浅探[J]建筑与工程,2008(21)
[3]马志全.浅谈建筑厚砂层基坑土方工程施工[J]山西建筑,2008(20)
[4]王亚君,周钰龙.厚砂层基坑工程施工中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10)
论文作者:崔兆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基坑论文; 土方论文; 土壤论文; 帷幕论文; 建筑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地下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