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与温州模式发展瓶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论文,产业发展论文,瓶颈论文,路径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温州模式发展困境的具体表现
(一)经济增速趋缓,综合经济指标相对滑坡
温州素以快速的经济增长率引人注目,1978年至2000年,温州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5.6%,同期,全国为9.5%,浙江省为13.2%;其中20世纪90年代温州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高达20.5%,同期,全国为9.9%,浙江省为15.0%。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温州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增长趋缓的迹象(见图1),而且相对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而言,已不再具有领先的地位。2003年度温州市经济增幅14.4%,虽然为6年来温州经济运行最佳,但这个增幅在浙江11个地级市中仅排列第9位。除了经济增长率之外,2003年,温州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用电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总额等综合经济指标的增长率也基本上处于浙江省的倒数几位。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温州2004年上半年经济增幅为15.2%,但浙江省经济增幅已经上升至15.5%,表明温州与省内各城市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图1 温州、浙江、全国GDP增长率比较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温州的经济增长特点与全国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景气上升时,温州的增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但1998年以来,温州的经济增幅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而且经济增长的趋势也与全国趋于一致。根据相关分析,1989-1997年,温州GDP增长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7748,但1997-2004年上半年,其相关系数高达0.9868,这表明,温州相对全国的超前增长的趋势已经明显减弱。但同时,浙江省的经济平均增幅已经有明显超前于全国的态势。
(二)企业的外迁和资本外流的加速
近些年来,温州民营企业外迁现象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温州人在外地创办的1.57万家工业企业,其中温州企业外迁形成的接近三分之一。温州民营企业外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外迁。温州民营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在产品开发和销售上能跟得上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要把自己的研发、销售机构或生产基地甚至总部迁往外地。二是整体外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温州民营企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整体外迁,有的甚至整个行业整体外迁。如20世纪90年代初创办国内第一个灯具市场后,整个行业突飞猛进,一度成了全国最大的产销基地、批发中心。但到了90年代中期,由于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原因,温州的灯具行业几乎整体迁往广东省中山市古镇,致使温州灯具行业处于极度低迷的境地。企业外迁带来温州资本大量外流,削弱了本地资本实力,抑制了投资增长率,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
(三)国际市场频繁遭遇贸易壁垒
在我国加入WTO的2年时间里,温州遭遇影响较大的贸易壁垒就有13起,涉案金额达8000多万美元,其中仅2003年,温州遭遇的贸易壁垒就有土耳其对水龙头、玻璃镜片、门锁的立案以及美国无汞碱性电池337调查案等7起案件。温州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战中“二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的重灾区。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土耳其眼镜反倾销案和欧盟打火机CR法案,虽然后者最后以欧盟取消针对中国打火机进口CR法规而告终,但打火机的贸易纠纷是不会终止的。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因牵涉各方利益,近年来,各种名目繁多的反倾销、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温州之所以招致较多的“洋官司”,与其经济结构有较大关系。温州基本上以生产轻工产品为主,有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较大,同时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温州民营企业在经营上还需进一步加强,低价往往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但其中的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如产品价格中未含环保和自然资源的代价、劳工的社会保障、自然环境成本等,这些都极容易招致进口国的诘难。
二、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一种合理的解释
(一)产业结构老化,产业调整缓慢
温州经济起飞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产业结构变动率最大,从1980年至1995年,温州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率为55.6%,平均每年变动3.7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变动趋缓,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率仅为17.4%,平均每年变动降至2.2个百分点。
在温州的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注:按工业分类顺序,食品加工业到家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到金属制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其余的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并没有随工业化进程而降低,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表1 温州制造业结构(%)
年份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1993 28.7 33.2 38.1
1995 28.4 35.2 36.4
2000 30.3 31.6 38.1
2001 32.3 29.7 38.0
2002 32.9 29.5 37.6
注:1993年、1997年为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据,2000-2002年为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年鉴》(1994-2003)整理。
表2 温州工业总产值前五位行业(%)
注:1995-1997年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据,1998年以后为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年鉴》(1996-2003),《温州经济概览》(2004)整理。
从具体的制造业结构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到21世纪,温州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以皮革、电气机械、塑料制品、服装等为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见表2),从工业总产值前五位的行业看,其比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些行业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较低行业,虽然其产品在全国市场上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由于其技术层次低,生产过程简单,低成本是其主要的竞争优势。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价格和土地使用价格等都已开始上升,低成本的优势将逐渐丧失。
中国加入WTO以后,除反倾销、保障措施外,技术壁垒、检验检疫、知识产权等正在成为其他WTO成员制约中国出口的主要手段。这些措施隐蔽性强、牵涉面广,缺乏多边贸易规则的有效制约,使应对工作难度加大。这对于很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以仿制设计为主、技术创新重视不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温州民营企业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产业升级缓慢同样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温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2.0%上升到38.1%,仅变动16个百分点,年均变动0.6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内部,除了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的比重有一定的下降,金融保险业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外,其余各领域的比重变动均很小。其中,常规性的传统商业流通类部门,尤其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比重较高,而代表现代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方向和市场机制发育要求的科研、综合技术服务、金融保险业等部门的发展程度较低,发展缓慢,所占比重较小,反映出温州第三产业尚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二)产业空心化倾向渐显
温州工业化进程已开始出现两个不利的趋势,一是“离制造业”现象。所谓“离制造业”现象,是指在工业结构阶段性演进中,由于各产业间相对工资收入差别、制造业预期利润率偏低、教育市场化及社会舆论和地方政府的无意识边缘化等原因,人力和社会资本流向逐渐远离制造业,趋向服务业化。目前,温州经济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离制造业”现象。温州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3/4配置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则不到1/4,其中制造业仅为1/10。表明温州存在“离制造业”现象的,还有社会资本的流向。一是如前所述的民营企业外迁现象,导致大量民营资本开始外流。二是温州民间资金相当充裕,但受当前民营投资领域的限制,大量的民间资金处于相对闲置的状态,在近几年受国内房地产业出现景气上升的影响,温州民营企业开始大量进入房地产业,而大量民间游资也迅速进入房地产交易市场,并出现了在全国造成很大影响的“温州购房团”。三是受温州城市消费环境的影响,温州出现消费资金外流的现象,如异地择校生、异地购置高档消费品、异地购置轿车(上牌)等。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常年至少有370余亿元资金流向异地。这些外流的资金直接导致了温州投资增长率趋缓,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增长不快,“离制造业”现象已在一定程度出现,产业空心化趋向越来越明显。
(三)受企业集群的局限性,行业竞争力难以继续提升
温州模式的一个重要依托是企业集群。温州在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形成企业集群,当时称为“块状经济”。温州的企业在产业内部分工协作方面,体现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价值链的垂直协作形式。由于温州企业在发展初期的自有资金、人员、技术都较低,只能从事经过充分细分的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的产品制造,促使产业价值链的分工非常细,形成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从而使得温州模式的影响得以持续发展了近20年。然而,以区域经济为特征的企业集群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制约,产品质量难以得到迅速提高,品牌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优势见长的温州产品的竞争力受到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很大抑制。如今,跨国公司通过供应链再造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而温州民营企业由于国际化进程缓慢,国际化层次和程度较低,基本上没有能够有效地进入全球供应链环节,仍然依靠企业集群这种较低层次的产业组织形态,从而无法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竞争态势下,温州模式的竞争力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
三、温州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拓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和促进国际化合作
(一)取消对民营企业的进入壁垒,加快民营企业转型
虽然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民营企业在投资领域上仍然受到许多的限制。温州资本外迁,民间炒房团风靡全国,从根本上还是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有限。从当前温州民营企业可进入的领域看,基本上还都属于竞争性的领域,那些具有投资吸引力的通讯、电力、水力、金融、保险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的许多领域,由于市场准入限制,仍然处于国家垄断状态,这既不利于这些行业发展,又影响了温州民营企业的产业战略调整。
2004年6月,温州两大民间财团——中瑞财团和中驰财团成立,标志着温州民营企业进入新的投资领域。在此之前,浙江新湖控股有限公司等9家民营企业已成为温州市商业银行大股东。这表明了温州金融改革开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温州正在建设的一个大型电力项目——浙能乐清电厂也开始有民营企业介入,虽然所占股份仅为10%。
因此,加快温州民营经济产业升级,促进温州经济发展,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要落实公平待遇、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要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废除或修改所有制差别和不适应民营经济特点的政策与管理规定,构建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与管理平台。要努力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
(二)促进民营企业国际化合作,提升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
1.国际化进程缓慢对温州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由于区位劣势和资源劣势的原因,温州走的是一条内向型的发展道路。无论是进出口总额,还是引进外资额,规模都相当小,远不如与温州并称为浙江省三大城市的杭州和宁波(见表3),甚至还不如处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江苏省的一些县。
表3 浙江省三城市外向型经济的比较(2003年)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温州2004年统计概览》
外资的缺乏成了温州经济发展的软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州经挤的增长。外向性经济的长期落后使得温州民营企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对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很不熟悉。由于温州民营企业习惯于在国内不规范市场机制下用不是很规范的方式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如拖欠贷款、三角债问题比较突出;合同签订和执行的随意性,甚至随意终止合同的事也时常发生;不顾商誉、一锤子买卖等行为还相当普遍等。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严重损坏了企业的形象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温州还存在的大量的“三无”企业,如打火机行业的“三无”企业占了一大半,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本次的欧盟国家对温州打火机的反倾销,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温州的中小打火机企业的恶性价格竞争所致。
因此,如何有效地引进外资,是温州模式走出低谷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温州区位特征来看,大规模引进外资可能性本来就小,而大规模引进外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到底利弊如何还很难说。苏南地区曾以外资外向型经济闻名全国,但相对于本土民营经济及民间资本来说,国际产业资本像候鸟一样,其特性决定了它永远在寻求最佳的性价比地区。一旦因为某种原因撤走,这种外向型经济极易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因此,鉴于温州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发展外向型经济应立足于本土民营企业,走民营企业国际化合作的道路。
2.温州民营经济国际化合作的几点思考
(1)民营企业国际化应该以完善产业链为主要目标。鉴于温州现成的轻工产业的优势,温州民营经济国际化应该以完善产业链为主要目标。一是中小企业要积极利用自己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的比较优势,专注于产业内分工的一两个环节,做精、做专、做强,从而挤进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的价值链。二是对于行业优势企业,如鞋帽服装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可以在纵向上通过与上下游领域的跨国公司合作,取得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如报喜鸟集团与其上游企业国际纺织服装业界领袖、意大利著名面料商玛佐托集团合作的后向一体化战略。奥康集团与世界著名制鞋品牌GEOX在营销网络上合作的前向一体化战略,从而为进入国际营销网络拓展了有利的渠道。
(2)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国际化合作成功的关键所在。温州的轻工产品一直以来以低价优势为竞争手段,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低价往往会走向低质低服务,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低价的竞争力总是难以持久的。因此,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目标不是扩大产品的出口额,而必须是要真正能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上有能力进行全球市场条件下的国际竞争。也就是说,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高。这就需要企业制定正确的国际化战略,寻求合适的国际化合作对象和合作渠道,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特别是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纳入企业战略选择的层面,使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着力培育一只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使得企业能真正做强做大。
(3)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应努力保持自身品牌的延续。利用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在横向上直接与跨国公司进行紧密合作,通过优势互补采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是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的一条途径。但这种合作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合作的背景、目的以及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理念的差异都有可能导致合作的失败。特别是当控制权旁落时,原有的品牌能否得到有效的延续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温州鞋业名企夏蒙与国际名牌杰尼亚的合资,是外方强势品牌与中方弱势品牌的合作,虽然合资双方的股权对等,但经营管理权受外方的控制,这显然不利于夏蒙品牌的延续。因此,对于具有良好成长性的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合作,要根据所处的产业地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合作的前提必须强调品牌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坚持自主品牌,坚持“平等互利,双赢互补”的原则,通过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内部资源的调整,配合有效的市场推广,达到提升品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