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知行”之“知行”之义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论文

论“陶知行”之“知行”之义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论文

论“陶知行”之“知行”之义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

史余强 蒋福军

摘要: 在研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及其教育思想时,其名字的变化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陶知行”之“知行”之义绽放出自身耀眼的光辉与价值,对师德建设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知行合一;陶行知“知行”之义;师德建设

一、引言

在研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及其教育思想时,其名字的变化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后因深受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等心学思想的影响,改名知行,后再改为行知。“知行”之义在当下凸显出超越时空的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知行合一”。2018年5月,在北大师生座谈上,习总书记要求大家“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如何理解“陶知行”之“知行”之义?其对当下师德建设有何启示?对此,笔者撰文以表一管之见,也以此为师陶研陶尽滴水之力。

二、“陶知行”之“知行”之义

“知”“行”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我国哲学史上历久常新的论题,其中涉及伦理观与认识论等方面,历代哲人对此的诠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伦理观来说,“知”是指天理良知,“行”是指道德践履。从认识论来说,“知”是指理论、知识,“行”是指实践活动。在我国古代,哲人们侧重于从伦理观方面阐释“知”“行”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陶行知先生对自己名字的更改,缘于他对“知”“行”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的变化。1910年,在金陵大学读书期间,因崇拜“立德、立功、立言”之圣王阳明,又深受其“知行合一”等心学思想的影响,陶行知先生的名字由“文浚”改为“知行”,成为王阳明及其心学的追随者与践行者。

探究“陶知行”之“知行”之义还要从王阳明心学说起。王阳明心学主要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构成。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提炼与总结。王阳明的良知之说脉承于孟子。孟子在《公孙丑上》提出了“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等犹如人的四肢,是天生就有的。其在《尽心上》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人性本善,良能、良知不是从外界学来的,而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

王阳明继承与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在王阳明看来,见到父亲自然知道孝顺,见到兄长自然知道敬重,见到幼儿掉进井里自然产生恻隐之心,这就是良知。推而扩之,儒家大力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就是良知,就是《大学》开篇所讲的“明德”。良知人人都有,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罪犯、巢贼等也不例外,都能被教育感化,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只要良知清澈明亮,不受玷污,个体就能按照良知的标准付诸行动,达“知行合一”之境(圣人之境)。但大多数人的良知之镜往往会被私欲之尘遮蔽,导致行为与良知不符,甚至相悖。个体只有时时处处省察克治,勤于拂拭,才能克除“心中之贼”,良知之镜才能明亮无尘,境界才能得以高远,品德才能得以高尚。“陶知行”之“知行”主要属伦理观范畴,“知”为良知,是人天生就有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行”是在良知指引下的道德践履,“致良知”就是“行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知”“行”本为一体,不可分割。知而不行,不是真知,真知就有真行。“知行合一”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三、“知行”之义对当下师德建设的启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职业决定了其需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而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当下,各类有违师德的事件时常见诸媒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出台师德建设的文件,要求加强师德建设,这充分说明了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真正提升教师群体的师德修养?面对这一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陶知行”之“知行”之义对当下师德建设具有穿越时空的启示意义。

(一)信任学生, 以仁爱施教

在估计出门槛值的前提下,我们要对门槛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校验,其目的是检验以门槛值为划分标准的两组样本模型估计参数是否显著。同时,为了确保模型的准确性要对门槛值的个数进行检验。由于门槛值γ是未知的,所以F统计量的分布为非标准的卡方分布,因此本文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进行先验估计,对(1)式分别在不存在门槛值、存在1个门槛值、存在2个门槛值的假设下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2。

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以南宋朱熹为代表的一些理学家认为知先行后。这种认识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导致知、行脱节,很多人热衷于读书穷理,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道德践履。“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赏而内禽兽”[4]。面对当时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以此明圣学,正人心,匡时救世。“知行合一”思想最闪亮之处是对道德践履的重视。“行”是“知”的表达。只有道德实践,才有良知的彰显与人生境界的提升。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道德的实现是由行动,而不是由文字。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道德不仅是美好观念的集合,还必须有现实的行动支撑。

师德建设不能仅仅表露在口头上、文件中,而应落实在教师的行动中,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建构高尚师德。“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学生成长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教不如身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实验证实,在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模仿学习起着强大的影响力。教师的一举一动犹如穿石之滴水,学生会效而行之。教师必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铸造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和学生的每一次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敬业”;真诚地关心、接纳、帮助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关爱也学习关爱他人;自身勤奋努力,在专业上不断成长,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在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的实践中竭力探索,让学生学习责任和担当。

(二)师德践行,以行动立效

当越来越多的外来迁移人口进入到城市空间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时,必然会导致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产生变化,而城市中的原有居民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从而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的前提就是城市居民感受到的与外来迁移人口之间的社会距离。那么这种心理上的距离和哪些因素有关,城市居民能否接受外来迁移人口?我这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居民的特征导致了他们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差异。

本项目机动车道边缘路缘石高程设计路面20cm,在有下沉式绿化带的路段,站石按15~20m间距开口。当降雨量较小时,雨水可直接排入下沉式绿化带,利于绿化带内植被的生长,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可排入雨水管道系统。

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以职业学校学生为例,据调查显示,大多数职校生存在学业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足、学习能力不强等状况,加之不少学生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而成为留守学生,缺少家庭关爱与教育。“入学后,有些学生渐渐显现出习得性无助的行为与心理,缺乏自信,有的甚至存有自卑与逆反,没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没有奋发向上的动力,纪律意识淡薄,自律性差,道德观念模糊,自私冷漠,目无师长,我行我素。有的沉湎于电子游戏,有的陶醉于谈情说爱,有的满足于吃喝打扮。”[2]作为教师,面对这些弱势学生时,不能放任自流,敷衍塞责,更不能为泄一时之气,对他们挖苦讽刺,动辄进行校纪处分。“那样做只能走向教育的反面,给学生心灵烙下伤痕。”[3]一定要充分相信孩子自身成长的力量,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去接纳他们,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满天下”的情怀去感化他们,用陶行知先生“四块糖”般的教育艺术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以此唤醒蛰伏于学生心中向善向上的良知,进而促其发奋努力,砥砺前行。职业学校的学生多半是因为无法考取理想高中而不得已来之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存在不小的困难和挑战。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力行仁爱教育,教师心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之信念,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对弱势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信任与帮助,点燃伏于学生心中的奋发向上之火。

“陶知行”之“知”即为良知。仁爱是人天生固有的善性,是良知范畴的重要因子。人应不断地存养、扩展心中的那份仁爱。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播撒仁爱的种子。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德国大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更需要爱。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用爱与信任去教育与引导学生,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贴心人。

(三)省察克治,不断提升自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不足,也难免会犯错误。因此,应时常反省自身,觉察警醒,及时修正自身的不足或错误,以达自身的不断完善与超越。这种智慧就是省察克治。王阳明先生告诫弟子:“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5]在省察克治的过程中,遮蔽良知的自私贪婪之心、倦怠浮躁之心、傲慢愤怒之心等就会被克除。良知就会因之而得以明亮,符合良知标准的行动就会得以产生,知行合一之境就能得以实现。这个过程是个体道德修养得以提升的过程。许多名人习惯于写反省日记,在反省中“克贼”、诚意、正心,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美国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有习惯每天晚上对自己一天来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通过反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成为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当下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和试探,在这样的境况下,教师更要三省吾身,防恶念于未萌之先,克恶念于方萌之际,立志教育的初心才能得以彰显,立德树人之责才能得以生成。反之,良知就会被玷污而不明,心随物迁,行动就会迷失方向。

师德建设不能 “坐而论道”,不能 “纸上谈兵”,如何知而行,行促知,知行合一,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教师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注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师德践行和省察克治,如此,人生境界自然得以高远,心灵品质自然得以提升,师德修养自然得以建构。

膝盖一软,我倒了下去,脸碰到了地板,感觉凉凉的。有什么东西再次重击了我的体侧,我本能地尖叫起来,这是开场以来我第一次喊叫。一种尖锐刺耳的声音,那是别人的吧,好像不属于我。体侧再次遭到重击,我什么也看不见了,连眼前是什么都不知道,一片漆黑。有人喊:“够了!”脑子里突然闪过很多念头,但我一个都没记住。

参考文献:

[1][4][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3]蒋福军.基于王阳明心学的高职生优秀品德的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2).

On the Meaning of"Knowledge and Action"in the Name"TAO Zhi-xing"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SHI Yu-qiang&JIANG Fu-jun
(Jiangsu Suqian Higher Normal School,Suqian223800,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When studying the people's educator Mr.TAO Xing-zhi and his educational thoughts,the change of his name is an issue worth exploring.The meaning of"knowledge and action"in his former name"TAO Zhi-xing"blossoms its brilliant glory and value,and has grea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Key words: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the meaning of"knowledge and action"in the name TAO Xing-zhi;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中图分类号: G 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9094-(2019)06C-0077-0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王阳明心学视域下的高职德育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235)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 2019-05-05

作者简介: 史余强,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宿迁,223800)党委书记,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中国古典哲学;蒋福军,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宿迁,223800)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及高校德育。

责任编辑:徐丽华

标签:;  ;  ;  ;  

论“陶知行”之“知行”之义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