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马越越

(东北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要: 本文从管理科学专业特点出发,结合管理科学专业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课时紧张、先修知识薄弱、考核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提出合理布局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模块化、案例式教学以及完善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等教学建议。这不仅体现了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实验室”的功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一、引言

管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能解决管理决策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相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强调系统工程思想和数量化分析的方法论,并以计算机辅助系统为手段。学生毕业后,主要运用合理的数量化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结构,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的数理分析和宏观决策工作。因此,以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计量建模分析与技术类课程,不仅是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管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显然,就教学来说,管理科学专业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不容忽视。

近年来,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和教学,受到国内众多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邱东等(2007)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缺乏课程实践、缺乏案例教学和忽视个性培养等问题[1]。徐盈之(2009)也指出,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三者的相互配合[2]。王少平和司书耀(2012)指出了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并进一步提出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3]。楼永(2015)提出,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尽管已有大量学者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但多是基于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分析,少有针对其他学科背景进行的教学研究[4]。仅有陶黎娟(2014)以财经类大学会计专业为例,指出管理学类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学时紧张、先修知识薄弱等问题,并提出强化应用导向式教学的建议[5]。饶兰兰(2016)针对应用数学与统计学专业特点,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议[6]。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其他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的调研,发现管理科学专业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学科理论基础弱,学科性质模糊,学生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先修知识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根据3年管理科学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经验,剖析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改进对策。

二、管理科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紧张,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系于2014年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根据培养方案要求,该门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被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平均每周3学时,共54学时,其中包括42学时的理论课、12学时的实验课,去掉假期、校运动会及实践周等4—8学时,总可用学时为48学时左右。由于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根据培养方案,学生已经修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尚未学习的管理统计学则安排与计量经济学在同一学期修读。这就使得该课程的安排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时紧张。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分为: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违背基本假设的模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内容,通过课程开设,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的方法,并能够对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模型识别及参数估计与检验。在实践技能方面,根据实际经济问题设定理论计量经济模型,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问题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及检验,并利用确定的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结构分析、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相对这些课程内容体系来说,目前这个课时量并不充足。二是计量经济学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这源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本身的复杂性。计量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交叉学科,它对高校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先修课程中所学的基础内容,才能够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学习得更加扎实。从课程内容体系上说,先修课程不仅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及经济理论知识,还涉及统计学的相关知识。邱东等(2007)指出,没有较好的统计学基础,学好计量经济学是不可能的。现在,计量经济学与管理统计学在同一学期开课,由于先修知识不足,学生很难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由于缺乏相应的先修课程,在计量经济学课堂上,需要补充必要的统计学知识,也限制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展形式。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和管理统计学是对同一专业学生在同一学期开设的两门不同课程,经过笔者的授课发现,期中教学检查时,普遍有学生提出两门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两门课程的内容体系在一元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估计与假设检验内容上存在交叉。

2.教材、案例的安排及构成。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和思想已相对完善,以研究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为主的教材在内容和结构安排上通常相差无几。为了将计量经济学原理阐释清楚,教材通常会含有大量的数理推导和模型运算,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计量经济学晦涩难懂,实用性不大。经过3年的本科教学,笔者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违背经典假设的模型(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异方差)难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丰富和更新相关案例。

在课程学时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教学过程既要将经典的计量经济学理论讲解透彻,又要将计量软件实验操作的要领传授给学生。如果想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上述教学任务,课堂通常采用讲授法为主,辅以必要的软件操作进行演示,并在课后留下一定数量的作业,让学生自行练习。实验课上,学生所进行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类实验的特点是操作方法已知,实验内容和结论预先确定。此时,学生在实验课上更多的是被动重复教材上的案例,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这类验证性实验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发现真正使用计量软件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由于上机实验课时较少,学生掌握内容不多,课下练习也缺乏动力,难以独立完成实验项目。

1.合理布局培养方案。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当考虑计量经济学的开课学期,这需要结合学生的整体培养方案并将计量经济学先导课程的修读情况考虑在内。只有修读完先导课程,再开展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才能确保学生学好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考虑到管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建议在大三上学期即第五学期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相对更为合理。对于普遍存在的计量经济学课时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模块化授课,开始上课前,将课程中可能涉及的与先修课程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课程平台或者微信群共享的方式预先提供给学生,并把本次模块中可能涉及的案例背景发给学生,使学生做到课前心中有数,节约有限课堂时间,让课堂时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3.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目前,管理科学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考核依据包括上课出勤、课堂测验、上机实验报告等,占比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占比70%。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在于,闭卷考试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理论基础的考查,学生依靠考前突击准备,即可轻松过关,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管理科学专业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反思

(五)以银杏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银杏堂始建于唐朝,与梁平双桂堂齐名,有“川东二堂”之美誉,占地8200平方米,有四重大殿和若干间僧舍组成,形成“殿殿相接、道道相通”的建筑格局,寺内各式神像图案精美,神态逼真,各类碑刻林立,书法极佳,宗教文化浓厚。

3.设置合理的学时安排。教学安排上进行合理规划,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建议理论讲授学时与上机实验学时达到1∶2的比例,课堂上同步完成计量软件的操作和练习,也能进一步巩固理论学习效果。课堂最好采用前九周或者后九周上课的模式,每周6学时,其中2学时理论介绍、2学时案例指导、2学时学生上机练习;每周一个模块,解决一类问题,周周有新意,周周有突破。这样在每个模块的理论部分精讲后,安排4学时进行实验教学,针对每个理论模块选取一个经典案例,将模型设定、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模型预测以及相应的计量软件操作内容融入其中。案例指导中,适当引申一些前沿内容。例如,在讲授异方差和自相关时,可以适当延伸到ARCH模型;讲授面板数据模型时,可以延伸到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讲授时间序列模型时,可以扩展到VAR模型以及脉冲相应函数、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适度地引申,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概念,还扩展了学生现有的方法,培养和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2.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模块化、案例式教学。由于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是专为管理科学专业学生所设,学生人数比较固定,每年在20—30人,适宜采用模块化的小班授课。它不仅兼顾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参与到实验课程的学习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计量经济学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可将其内容体系划分为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虚拟变量模型、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二元选择模型、联立方程模型七个模块。每个模块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讲解部分,二是案例化教学。即在每个理论教学部分完成后,引入一个综合性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建模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巩固基础理论。在案例的选取上,采用自建案例库或者与其他财经类院校共享案例库的方式,也可从诸如《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高水平期刊中选取。通过这种方法,将模型设定和数据分析处理以及模型应用引入教学内容,实现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培养目标。当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后,没有指定的教材,为了便于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教师应当在每次课前将本次课程所使用的教学资料,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使用案例以及相关数据等,放到相应的网站或共享给学生供他们学习、阅读、下载,并在课前为每个学生发放一些课堂讲授使用的纸质提纲及参考书目。

4.完善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采用模块化的小班授课后,应当改变目前“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改为“课程论文+案例展示+上机成绩”,三者的考核比例按照60%、20%、20%计入期末总成绩。课程论文设计过程中,首先由任课教师结合当前经济和管理的热点问题,设置若干与授课模块相匹配的研究项目主题,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分成5—6个工作小组,每组3—5人。要求小组成员统一拟定项目计划书,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明确任务分工。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研究论文,制作PPT进行成果展示。任课教师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给予全程指导,随时答疑解惑。为了避免搭便车等现象出现,课程论文提交后,教师可按比例每组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上机演示,当场评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层次分析法是解决多目标、多层次复杂问题的常用方法,通常总目标下设若干子目标,子目标又由多个层次构成,通过专家评分法模糊量化各级指标的排序,以此结果作为决策依据[20]。过程如下:

针对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大三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采用课程论文形式进行考核是可行的。大三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对本专业经济管理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对课程论文的选题,也可自主完成。

采样技术。采样是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前提,只有对采样阶段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样品符合检测标准。一般情况下,食品取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对于小样,是食品检测中的主要样品类型。一般情况下是先取大样,然后分成中样,最后选取小样进行测试。为了保证样品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在取样过程中必须保证环境的无菌,同时采样的物品也需进行杀菌处理,保证样品无菌污染。另外,对于不同的食品,状态不同,在进行取样前需要针对性进行前期处理工作,然后选择最具代表的部分进行取样测试[2]。

四、结语

本文结合管理科学专业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课时紧张、先修知识薄弱、考核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提出合理布局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模块化、案例式教学以及完善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等教学建议。通过采用模块化、案例式教学,以及构建课程论文、案例讨论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式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经济和管理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不仅充分体现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实验室”的功能,通过项目的完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得每位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

产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0月冷柜生产170万台,同比增长6.4%。销售出货166.3万台,同比增长4%。整体来看,10月冷柜市场受出口市场拉动表现良好,国内市场特别是家用冷柜方面表现依旧低迷。

参考文献:

[1]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17-20.

[2]徐盈之.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227-228.

[3]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7):110-114.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Econometrics in Management Science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 Yue-yue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Engineering,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25,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features of management science major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Econometrics including limited class period,insufficient prerequisite course,lacking efficient ways of assessment,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training scheme should be modified reasonably;practice teaching,modularization and case teaching should be emphasized;the methods of assessment should be improved and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ability training.In this way,the function as"economic policy lab"of econometrics can be developed,meanwhile,th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and teamwork spirit can be cultivated.

Key words: econometrics;management science major;teaching mode;re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16-0078-03

收稿日期: 2018-07-26

作者简介: 马越越(1985-),女,辽宁本溪人,管理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计量分析。

标签:;  ;  ;  ;  ;  

高校管理科学专业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