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制作及安装工艺研究论文_高本胜

±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制作及安装工艺研究论文_高本胜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205)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高压直流电缆的管理工作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压直流电缆头结构的应用效率,就要积极落实相关管控工作,确保制作流程和安装工艺的完整性,也为后续绝缘管控项目的整合提供保障。本文结合工程案例,集中阐释了±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制作及安装工艺,以供参考。

关键词:±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制作;安装

一、工程概述

福建厦门岛,厦门±320kV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于2015年投运,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真双极接线,电压和容量双双达到国际之最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本工程为厦门柔性直流联网工程,电压等级±320kV,输送容量1000MW,在厦门岛外翔安区新建送端换流站,利用原规划220kV变扩建;在岛内湖里区新建受端换流站,紧邻已扩建的220kV湖边变西侧。新建直流线路路径长度10.7kM,导体采用2根交联聚乙烯单芯铜导体电力电缆,导体截面1800平方,另外根据工程需要须设置第3根电缆作为回流线,额定电压10kV,导体截面1600平方。线路大部门利用在建的厦门进岛第四通道的电缆隧道,隧道段总长约9.6kM,其余分别在翔安送端换流站出线新建0.9kM的顶管隧道,在两端换流站侧各新建0.2kM的隧道[1]。

二、±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制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制作项目的有序开展,相关技术人员要在电缆敷设操作开始前保证电缆本身的绝缘性,由于±320kV高压直流电缆是单芯电缆,要维护安全性和稳定性,就要优化具体工作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工作中,也要对电缆敷设的直流耐压试验进行整合和调整,并在试验操作结束后进行集中的密封操作,避免±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出现受潮问题。只有将中间头电缆预留量和电缆位置进行系统化调整,才能维护整体制作流程的完整性。

(二)具体操作

在实际操作工艺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序推广。

首先,剥离外护套、波纹管,用钢锯将电缆外护套手锯护套的深度的三分之二,再用专用工具将其剥离。用同样的方法剥离电缆的铝波纹管。注意在每剥离一层时都不能伤到电缆的下一层。

其次为去除电缆自身的机械应力,必须采用专业的电缆加热设备,加热的温度应控制在75~80℃,时间应在4至6小时之内比较合适,注意在加热时应专业的人员看守,目的是避免出现加热温度过高(过高导致加热时烧坏电缆本体绝缘)、过低(加热不透,导致电缆本身的机械应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

再次,处理电缆外半导电层、绝缘,处理电缆外半导电层必须用玻璃片进行刮除,切不能使用工具进行剥离,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对电缆绝缘层的伤害,同时也是为了到达半导电层与绝缘层过度达到平滑、圆整。剥离绝缘需借助专用的工具保证剥切的要求,绝缘打磨必须要光滑,不能有任何的凹坑、半导电颗粒、以及砂带痕迹,,确保绝缘表面与电缆附件的有效贴合。

最后组装,组装时应控制温湿度要求、安装人员应着装防尘服,对组装区域进行空气的净化,目的是确保安装环境对电缆附件的影响,保证组装的质量。

三、±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安装工艺

(一)安装环境

施工场地应清理干净,在搭建防雨或防尘工棚内;地面没有积水或淤泥,墙面没有水滴渗漏;空气流通良好、照明充足。现场温度控制在5℃~35℃,相对湿度控制在70%及以下,当环境不符合要求时,我们将采取的措施有:在施工现场搭制工作棚架(防雨、防尘),安装除湿机、净化机或空调(窗机)等设施来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间接头施工现场的隧道两侧用木板或彩条布进行必要的密封隔离处理(设置进出门),限制人员进出,减少现场灰尘的产生。隧道顶部如有渗水或滴水等现象,应用防雨棚布进行隔离处理。同时,请对接头现场旁边正在运行的220kV电缆线路和周边其他设施进行隔离处理,主要应用木板或彩条布,避免人员触碰或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3]。

(二)安装具体操作

在实际安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化整合,确保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贴合实际水平和要求[4]。

一方面,要对电缆户外电缆终端进行分析和整合,维护具体安装操作流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安装技术人员具体的安装工作约在8天完成,每一天都要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相关操作,从而维护整体安装工序的完整性。1)第一天,要对电缆进行集中处理,主要是调整极性电缆,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安装操作要求有效调直汇流电缆,进行集中的加热管理,维护具体操作流程的完整性,也为后续安装操作项目处理效果升级提供保证。2)第二天,要对回流电缆结构进行集中处理,确保相关操作流程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只有积极践行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运行管理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项目整体质量。另外,也要对直调极性电缆进行集中加热,有助于操作工序的全面优化[5]。3)第三天要有效处理并调整极性电缆结构,集中打磨回流电缆,确保其基本质量符合指标要求,从而维护质量管理具体层次。4)第4天到第5天之间要对电缆进行精细化打磨,确保其实际情况能贴合项目需求,维护标准化管理模型,实现管理标准化需求,5)在最后三天进行集中的整合处理,主要的工作流程中,要集中组装并灌注绝缘剂,并且,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对设备的尾部进行系统化处理,确保接地安装操作和整合效果贴合实际需求,维护管理标准。

另一方面,要对电缆中间接头工作进行集中处理和系统化分析,基本的安装时间也集中在8天左右,按照标准化要求践行具体安装操作。1)第一天,要集中加热处理直回流电缆结构,确保电缆调整效果最优化。2)第二天,要加热并校正直调极性电缆结构,维护电缆处理的实际水平,保证具体元件能发挥其实际价值。3)第三天要有效处理并调整极性电缆结构,集中打磨回流电缆,确保其基本质量符合指标要求,从而维护质量管理具体层次。4)第四天到第六天践行精细化打磨工序,确保电缆结构符合质量指标。5)最后三天,要对产品进行集中的组装和处理,保证尾部结构和接地安装操作的有效性,为设备安装管理工序的全面优化提供保障。

最后,通过车辆运输到施工隧道井口,再在井口搭建牢固脚手架,并在脚手架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栏或其他安全标示。由我司人员和协助人员共同协作完成将工具和材料安全放到隧道内,在通过小推车运输到安装地点[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制作和安装操作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管理项目和运行机制进行整合,确保相关操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电缆敷设完成后,必须报经监理会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并且要针对工程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从根本上维护±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

参考文献:

[1]严有祥,方晓临,张伟刚等.厦门±320kV柔性直流电缆工程电缆选型和敷设[C].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1-13.

[2]张洪亮,张建民,马志金等.厦门柔性直流工程±320kV高压直流电缆的开发[C].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78-89.

[3]项彬,张礼才,刘志远等.超导限流式直流开断技术--2:开断模块仿真分析[C].2015输变电年会论文集.2015:90-96.

[4]谢书鸿,傅明利,尹毅等.中国交联聚乙烯绝缘高压直流电缆发展的三级跳:从160kV到200kV再到320kV[J].南方电网技术,2015,9(10):5-12.

[5]谢书鸿,胡明,傅明利等.中国直流电缆的三级跳发展-从160kV,200kV到320kV[C].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66-77.

[6]王明胜.±320kV柔性直流换流变压器主纵绝缘及漏磁场研究[D].山东大学,2017.

论文作者:高本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320kV高压直流电缆头制作及安装工艺研究论文_高本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