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应用写作教材内容与体例的改革与创新
冯汝常1,刘利凤2
(1.三亚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2.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摘 要] 大学应用写作课程的边缘化与教材的陈陈相因不无关系。剖析旧有教材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为改革与创新找出新路。大学写作教材在专科与本科层次上应有所区分,以体现不同学历层级在知识素养与能力需要的内涵侧重。尤其是在本科应用写作教材的编写思路与理论、内容选取与体例设置等方面,要敢于大胆创新,在理论知识体系学习与写作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将传统条块并排形态的文种编列方式转变为体系化写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构体例,使写作思维、事理剖析与表达能力等内容成为构成教材核心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应用写作;教材;内容;体例;创新
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培养应用写作能力的课程。作为公共基础与基本能力课的应用写作课多为必修课,也有列入选修或附属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从实际情况看,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不少,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却不多。究其原因,除教学方面的内容、方法与课程考试、评价体系等缺乏创新外,教材方面的知识体系与编写体例等相对滞后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接报后,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立即使用广东智慧海事平台搜索附近应急救援力量,调派附近的海事直升机前往核实情况,指令海巡0925立即前往救援并作为现场指挥船,协调湛江海事局、海监、渔政、公安边防等6艘船艇负责现场警戒,随后,一艘消拖两用船及一艘三用工作船分别从遇险船两舷接近遇险船实施消防救助,待火势减弱后,救助直升机抓住时机立即将船上受伤人员转移至陆上,送往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
目前,大学应用写作教材主要分为大专和本科两个层次。如果问大学本科应用写作教材与高职高专所用应用写作教材是否应有所区别,答案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要找出二者的区别标准或界线,就没有那么容易。既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大专与本科层次教材的现状,认知其大致的层次差别,进而对教材的改革创新作出探索。
则由三算子分裂算法定义的序列{yk}和{zk}弱收敛于问题(1.3)的解。进一步,若f是一致凸,则序列{yk}和{zk}强收敛于问题(1.3)的解。
一、高职高专类教材定位与现状
什么内容与体例的应用写作教材适合于专科层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该类教材的介绍中寻找。以下是三本教材的简介。
“本书是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应用写作)通用教材,适合大专生使用。全书分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公务文书、事务文书、经济文书、涉外商务文书、公关文书、法律文书等七章,详细讲解了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和文体规范,具有体例完整、理论精当、例文新颖、时代气息强等优点。”[1]这本教材在常用应用文体知识与各种应用文体写作方面作出了规划,明确了适用对象。可以看出,其侧重点在于各类应用文书的写作,体例为基础理论与文种写作相结合。
将数据从纯文本数据转换成数据库格式数据。通过对文本数据进行识别、读取和存储,实现对纯文本文档的解析和转换。
如此是不是就区分了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教材的差别,或者说大学应用写作教材的本科层次就在于上述三点,实难断定。姑且这么认为,是否有说服力还需要进一步印证。
阿里没有母亲了。这个悲哀的声音,成了他心里的母亲。阿里一天的精神寄托只能依赖于此,他又怎么忍心去剥夺阿里的这一点点念想?阿东想,姆妈,你能不能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
“本教材以高职高专学生为主要对象并兼顾本科学生,立足大学生当下校园生活和未来岗位实践的需要,精选四十余个使用频率较高、较有代表性的应用文种,分别从校园生活涉及的个人生活文书写作、团体生活文书写作、学业与求职文书写作和未来岗位涉及的企业常用公务文书写作、企业内部管理文书写作、企业公关事务文书写作、企业传播事务文书写作、企业商务事务文书写作、企业策划事务文书写作、企业法律事务文书写作等方面设计实践训练任务,训练和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本教材在内容上打破传统行政语系束缚,注重基础性和普适性,适当兼顾专业性和拓展性;在体例上借鉴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动态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当前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相适应。”[3]该教材仍然把各种应用文体写作当作重点,体例上采取模块与任务模式,注重实用性。
这三本教材都采用基础知识与应用文体写作结合的体例,不同之处在于文体类别的划分与实训练习的设计等方面。如果不是介绍了定位,很难看出是否属于高职高专层次。
对于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问题,已有文章进行分析。在《对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思考》一文中,研究者认为该类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复制”,即“专科生教材复制本科生教材”,“抄袭别人的教材”;“粗略”,即“某些教材在涉及到一些文体的写作方法时,只是简单地对国务院关于公文写作中的要求进行复述,而遇到具体的、有争议的问题时却语焉不详”;“举例不妥”,即“教材的例子多数是‘举例说明’式的,即所举的例子仅仅是为了说明编写者论述的正确性”;“练习设计呆板”,编写者“把训练看作书的点缀”,而且“训练题目陈旧”,“程式化、简单化、重复化的现象十分明显。”[4]在《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探析》一文中,作者总结出多数教材的体例,主要是:“理论知识+例文评析+思考练习”,“例文评析+理论知识+写作训练”,“能力要求(学习目标)+例文评析+理论知识+文体实训”,“习题预览+例文评析+理论知识+习题训练。”[5]
以上分析大体中肯,值得编写者反思编写体例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教材修订时努力进行改变,以体现高职高专应用写作教材应有的层次与特点。
有研究者借鉴海外经验讨论应用写作教材的编写问题。如《借鉴台湾教材编写体例 改进大陆〈应用写作〉教学》一文说道:“以台湾版《应用中文》为例,一共十七章,分别是:一、导论,二、自传与履历表,三、书信,四、名片与便条,五、公文,六、会议与会议文书,七、企划书,八、简报设计与成果报告,九、契约书,十、书状与单据,十一、规章,十二、启事,十三、电报、传真与电子邮件,十四、论文,十五、柬帖,十六、庆吊文,十七、题词与对联。台湾《应用中文》的编写体例,首先是撰写自传和履历表,也就是从私人信函和简历写作学起,这就更适合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也就是由易到难。”[8]不难看出,台湾版《应用中文》仍是文体为主的体例,仍沿用传统思路,并没有理论创新。
二、本科应用写作教材该有哪些层次特色
既然是本科层次教材,按理来说,在内容、体例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比专科高一层级,更具有本科层次的针对性。但是,目前很难发现明显的截然分别,单从一般介绍上很难发现差异,如“本书基本包括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各种文体,”内容“分为应用文概述、党政机关公文——上下、事务文书、日常公关礼仪文书、经济文书、诉讼文书、新闻文体、申论写作等8大类。”[6]
大学应用写作教材传统的编写内容与体例既然为众多专家学者采用,必然有其合理性。但是,面对21世纪在新媒体信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学习群体,大学应用写作内容更新是必然的。在教材编写的体例上,我们期望能够在吸纳前人经验以及同时代其他写作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在教材的内容与体例上进行创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通过比较教材的内容与体例,或许能够启发对创新的认知(表2)。
为了探寻本科层次应用写作教材的内容与体例特征,了解其发展现状与定位,以三部本科应用写作教材为例进行分析探讨。详见表1。
如果说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写作教材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而设计的,那么本科层次的教材设计不仅要突出基础知识与写作能力,而且更应该在写作思维、知识视野、案例分析、语言表达、信息应用、创新智慧等方面有所突破,如此才能与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匹配。
一是写作基础知识更加深厚。不仅所占篇幅增多,而且信息量增大,这在吴仁援《大学应用写作》与李兴民《21世纪大学应用写作》两书中尤其明显。
二是应用文体类别与具体种类的数量更多。这不仅体现在文体类别的划分与常用文体数量的选取增多,而且各种文体所占的章节、讲述的内容与提供的练习等方面也更加细分化,理论性有所增强。
三是体现学术性与学科体系。上述三部教材不仅都把基础知识与文种写作进行整体划分,而且在文种写作上注重类别区分,部分类别还出现了相对系统的讲解,表现出一定的学术性与学科体系意识。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程》是为高职高专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编写的教材,内容共有七章:绪论、日常礼仪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毕业论文、财经文书和应聘文书。除了讲明基本的写作方法外,本书选取了结合实际、内容较新的典型例文供学生学习,在典型例文之外,还从历年学生的习作中选取了一些典型病文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体区别、掌握写作要点。本书在每章之后设计了相关练习,内容有讨论、模拟写作等,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提高应用写作的水平。”[2]该教材同样把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当作重点,体例为绪论的理论概述与文种写作讲解。
表 1《大学应用写作》教材内容类别抽样
三、大学应用写作教材应在内容与体例上进行创新
由表1可见,选取的三部本科层次教材与大专教材比较一致的是基础知识+文体写作。作为本科教材,其特色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应用文写作》第四版前言中,徐中玉先生说:“要学好应用文写作,除了要掌握应用文的一些理论知识外,其主要的‘工夫’,还是应该花在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反复练笔上,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熟以生巧。”[7]但多数应用写作教材往往很少提供“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理论认知和问题分析路径,而在“反复练笔”的技能形成方面,多数教材只是以写作练习替代,并没有上升到教材内容与体例的体系构成。因此,大学应用写作仍然需要创新性探索。
(一)思路与理论的转变
应用写作是写作学科下属的一个分支,因此应该采用写作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借鉴写作学科其他教材的编写思路。但正如前文述及的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出现的问题,本科教材编写过程中也存在“把训练看作书的点缀”“训练题目陈旧”“程式化、简单化、重复化现象明显”等问题。
图3所示为液流韦伯数和雷诺数对表面波增长率的影响。其中,实线所示为近反对称波形,虚线所示为近正对称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液流韦伯数Wel和雷诺数 R el的增大,表面波增长率增大,而且支配表面波增长率支配波数都增大,说明液流韦伯数和雷诺数是液体的不稳定因素。比较实线和虚线曲线可以看出,在液流韦伯数和雷诺数一定的情况下,近反对称波形的表面波增长率比近正对称波形的表面波增长率大一倍左右,这表明近反对称波形的表面波比近正对称波形的更不稳定。
在《回归写作本位 注重应用训练》一文中,论者认为现有教材的问题主要是:“体例单一,脱离写作本体和写作学习规律。应用写作教材的体例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先立章节介绍写作基础知识,再分文体讲述文体知识和格式、写法,附以例文,最后设若干练习题。”“例文陈旧,缺乏现实性。例文选编中除了存在相互抄袭、陈旧过时现象外,比较普遍的倾向是重上层、轻基层。”“忽视练习设计。”“缺乏内在逻辑性。一是基础知识和具体文种的写作之间各自为政,相互脱节。如基础知识中讲到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在后面具体文种写作中却并没有结合分析运用。二是文种写作中,基本知识、理论和例文以及训练题之间有时也不注意环环相扣。”[9]所以,必须在思路观念与理论体系上进行转变。
《回归写作本位 注重应用训练》一文认为,应用写作教材要“构建以可操作性训练为核心的教材新体例”,而新体例的基本原则是“回归写作本位,加强应用性和写作训练的可操作性。”“新体例包括注重对具体写作过程的认识,”认识应用写作的“规定性”,强调从“事理”到“文理”,即先搞懂事理,再弄通文理,而不是脱离具体事例和事理泛讲空洞的文理,要“打破表面体例的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和代表性,以及构筑内在的系统性。”由此,新体例下的文种写作部分可以由以下模块构成:1.基本知识模块。2.例文发生和生成模块。3.模拟写作训练模块。”[9]该文对应用写作教材基础知识与文体写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强调“对具体写作过程的认识”,认为“事理”是“文理”的前提,这无疑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把编写思路与理论从传统的路径上转变过来呢?
在《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探析》一文中,论者就“创新型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进行了说明,认为“全新的教材编写理念”的体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写作任务+理论知识+写作提示+任务实施+写作提示+任务评估+例文评析+文体实训;(二)项目情景+任务描述+理论知识+例文评析+问题诊断+温馨提示+任务演练;(三)例文评析+理论知识+拓展阅读。[10]从所列出的体例内容看,其主张的“创新型”教材体例仍然属于比较重视写作实训的类别,着重写作教学与训练的可操作性,没有突出理论体系的转变。
从当前公共实训基地的发展实际看,一方面资源投入不足,办学整体条件较差,公共服务能力不高;另一方面存量资源配置不合理,布局离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因此,必须树立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企业、个人多个积极性,通过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校际联合等途径,采取“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进行资源重组,改变分散办学、重复办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效益低的状况,齐心协力推动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应用写作教材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借此可以先实现“对具体写作过程的认识”,即“搞懂事理,再弄通文理”,然后再安排文体写作及“反复练笔”形成写作本领的内容,由此构成一套完整的编写体系。如此,大学应用写作能力体现为一种综合性素养与技能。因此,教材编写要体现出如何培养这种认知“事理”的综合性素养的思路,如何形成这种“文理”表达的综合性技能的理论。这要求教材有所创新与突破,在内容知识体系与编写体例上把写作思维、知识视野、信息应用、创新智慧、案例分析、语言表达等纳入其中,探寻提升写作综合性的途径与方法。
(二)内容与体例的创新
前天晚上他打麻将被别人合伙整惨了,输了一百多块钱,那可差不多是他一个月的低保费呀。钻心的疼痛折磨得一夜未合眼。一大早牛黄丸就爬起来,啃完剩下的半个面包,拿上钓鱼工具骑单车来池塘。
表 2两种《大学应用写作》教材内容与体例对比
两本同名教材在内容与体例上完全不同,但相同点是都有基础知识与文体写作,只是在编写体例上作了不同分割。其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但学生对此培养的要素理解不够,认同度不够,他们无法理解刚进入大学阶段,本应该好好体验大学安逸休闲的大学生活,却要以准职业人来度过,导致心态失衡,认为此种培养时间过早,所以学生的意识接受与校企合作的要求是有偏差的,他们无法从自身的意识上去正确认识,也无法做好职业定位,对自己的未来所需认识不清晰,导致校企合作的实施不够顺畅,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还无法深入下去,无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一,思路不同。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应用写作》(以下简称高教本)整体上按照板块结构组建三类基础知识与写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大学应用写作》(以下简称交大本)则以基础知识与文体写作两部分划分。高教本的思路是以类区分不同范畴的写作理论与文体,而交大本从属性上对基础知识与文体进行划分。
第二,理论不同。高教本把写作涉及的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等边际学科知识与写作学、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等纳入应用写作理论,以体现“对具体写作过程的认识”,即强调从“事理”认知到“文理”表达的过程,而交大本的基础理论属于相对单一的写作理论。
第三,内容不同。高教本把人际沟通所需的信息写作、管理协调所需的格式文书写作与立论表达的智慧性写作当作核心内容,而交大本将事务类、公文类、信息类、财经类、诉讼类、礼仪类、科技类等作为主要内容。二者类别部分有重复,但在具体文体选取上有所不同,而且概括、描述、侧重点不一。
第四,体例不同。高教本在体例上选取了“‘互文’式理论+文体”的模式,即三个部分的理论基础不仅在各自文体写作部分适用,也在整体文体写作中适用;交大本则是以基础理论指导全部文体写作。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高教本应用写作教材不仅在思路与理论上进行了转变,而且在内容与体例上实现了创新。至于这种改变和创新效果如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以验证。
应用写作课程如此重要,以至于国外大学多将其列入学习内容,如哈佛大学等对此即有规定。但在国内,应用写作似乎没有获得足够重视。早在2006年,《大学应用写作:鸡肋也美味也》一文就对大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深度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写作教学面临边缘化的趋势。第二,应用写作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脱节现象进一步恶化。第三,应用写作文化挖掘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十几年过去了,大学应用写作的“深度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作为课程教师,我们深感愧疚,愿本次在教材编写上的改变能够给教学带来转变。
本文通过引入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校学生数、税收份额、城乡收入差距、医院床位数、总抚养比以及三种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等多种影响因素对我国2005—2016年教育、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领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韩国海.现代应用写作教程(高职高专规划教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姜黎黎.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3]金常德.大学生应用写作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王艳霞.对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0):113-114.
[5]李雯.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探析[J].文学教育,2011(8):86-87.
[6]李秋.新编应用写作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7]徐中玉.应用文写作[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顾春君.借鉴台湾教材编写体例 改进大陆《应用写作》教学[J].应用写作,2013(12):45-48.
[9]沈潜.回归写作本位 注重应用训练——应用写作教材和教学改革刍议[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70-72.
[10]李雯.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探析[J].文学教育,2011(8):86-87.
[收稿日期] 2019-08-12
[基金项目] 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大学应用写作工坊式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QJY13516046)。
[作者简介] 冯汝常,男,教授,博士,从事应用写作、古代文学研究;刘利凤,女,副教授,硕士,从事现代汉语写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02(2019)11-01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