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赋予企业社会责任使命_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和谐社会赋予企业社会责任使命_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和谐社会赋予企业 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社会论文,使命论文,社会论文,责任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长期坚持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视经济效益高于一切。这种增长方式一方面推动了我国近20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很多诸如失业、城乡差距、社会不公、环境破坏严重等大量不和谐因素。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命题。这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文拟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企业社会责任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入手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自古中国的先贤们都提出了很多关于社会和谐的主张。例如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协力,就能无往而不胜;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增大力量。在国人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时,“追求和谐”也是基本原则之一,比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都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话语。和谐意味着较好的社会秩序,更低的交易成本,更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此中国历朝历代的开明君主们也都把追求社会的和谐作为治理国家的主张。

如今,在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第27个年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赋予了和谐社会崭新的内涵。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既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要解决好生产力层面的问题,又要解决好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相互紧密联系的两层涵义: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们在由政治、法律、政策、经济等领域组成的社会大系统中,按照民主、法治、互信、互利、公平、公正等各项原则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企业要承担着多元化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群体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经营单位。自工业革命以来,企业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在创造精神文明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企业是除政府之外拥有权力和资源最多的社会部门。特别是现代公司制的出现,企业以有限公司的形式拥有在全社会配置资源的权力。企业对于社会这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的均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发展要求企业承担多元化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经历了由利润唯一论(一元论)到利益相关论(多元论)阶段。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企业作为“经济人”仅仅是股东们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组织,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唯一责任。在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这一直是当时政府和企业界的主流观点,并一直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即使在今天,持这种看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引起的环境危机、社会不平等、劳工保障等问题的出现,特别是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这种无视社会公共利益的“利润唯一论”的观点逐渐受到了质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虽然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原始动力,但企业并不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个体,它们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应该是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企业以追求利润为其唯一的社会责任势必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造成破坏,因而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由此,一种建立在利益相关体理论基础上的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企业界和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同。

基于利益相关体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的社会责任的一种修正,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由一元变为多元。该理论认为,企业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企业的利益与相关利益体的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应该站在全体利益相关体的利益基础之上,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责任,实现社会效益,具体见下表:

利益相关体 企业社会责任

股东权益者 实现企业利润增长,维护股东权益,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进行公平分配

客户

提供适应客户需求,质量优良、

价格合理的产品,不做虚假宣传

员工

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创造就业机会,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职业生涯规划与教育、

培训,医疗、健康保障等

供应商/渠道

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双赢,不搞

商 商业欺诈

竞争对手

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

市场秩序和经营环境

社区

回报当地社会的教育与福利事业

政府

与政府一道承担由企业经营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治理责任,开发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的一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社会更加和谐

1、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的方向具有一致性。企业社会责任解决的是市场经济社会大系统中政府、客户、员工、供应商、竞争对手、社区等的现实利益问题,这与和谐社会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实质是一致的。

2、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原则具有一致性。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建立和谐社会一样要遵循法治、互信、互利、公平、公正等原则。比如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经营层次上来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遵纪守法,按章纳税。管理上要以人为本,收入分配要公平公正,要诚信经营,与供应商、竞争对手等互信互利,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商业欺诈。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影响层次来看,企业要实行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变高耗能、低产出的增长方式,还要用所得的部分收益回报当地社会等。

三、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几项任务

(一)消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错误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还属新生事物,许多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认识不清。最常见的比如把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办社会,因而对企业社会责任持排斥心理。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办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要承担着整个社会的福利责任。但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仅承担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企业办社会的说法明显夸大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同理,把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捐赠等慈善责任、遵纪守法等也是片面的。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错误认识是认为企业承担多元化社会责任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研究表明,从短期效益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确会增加企业成本和负担,从而降低收益。但是从长期来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将企业社会责任置于企业战略高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存在着正相关的联系。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一方面虽然增加了管理成本,但另一方面却赢得了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社区和政府等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利益相关者信任和商业信誉,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这就是目前大为推崇的责任竞争力。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长期以来,我国沿用了一种高消耗、低效率,以大量的资源、劳动力和环境投入,换取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把速度和数量放在第一位,把财富的增长等同于发展,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发展观。我们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与资源代价。据统计,目前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水平平均只相当于美国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与世界水平相比,吨钢综合耗能高出21%、发电厂供电耗煤高出22.5%、水泥综合耗能高出45%。全社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只相当美国的1/46,日本的1/41,法国的1/34。200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仅次于美国;七大水系“劣五类”水质已占30%,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已达1/3。

当前企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须考虑资源代价和环境成本,通过开发环保产品、节能降耗、污染防治、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推进信用建设,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之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经济转型时期,在很多领域都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经营行为。比如虚假广告、出售伪劣产品、非法经营、开展不正当竞争和进行商业欺诈等等。这些行为已经严重的干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为此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要在全社会建立信用体系的决定,并颁布了实施纲要。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本着诚实守信、互利互助的原则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京),2007.6

标签:;  ;  

和谐社会赋予企业社会责任使命_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